【赵氏古代名人】赵本夫:赵集古寨
- 中华赵氏网 2013/7/1 8:55:57 新华日报
南京 赵本夫
赵集是我故乡的村子,有四五千人口,是丰县出名的同姓古村,也是一座有五百年历史的古寨。我们这支赵姓是北宋赵抃的后裔。 赵抃是浙江衢州人,字阅道,景佑进士,为殿中传御史,弹劾不避权贵,京师号称“铁面御史”,当时和包公齐名。赵抃曾历任成都及虔、杭、越知州,生活简朴,为官清廉,赴任常只身前往,上堂问官司,下堂访贫苦,闲时喜抚琴养鹤,故而我们这支赵姓的堂号是“琴鹤堂”。堂号是辨识家族渊源的主要依据。到南宋末年时,赵抃的后人们有何作为,不得而知,但经过了一段艰险的岁月是肯定的。其时元军南下,势如破竹,一路打得南宋军队节节败退,小皇帝赵昺仓皇离开杭州,一路南逃,元兵一路追杀,赵昺走投无路,终于投海。当时赵姓是皇姓,都在元兵追杀之列。赵抃的后人没有跟随皇帝选择南逃,因为往南逃跑,后头永远有追兵,我的祖先选择了一条最危险也是最安全的逃生之路,他们逆向而行,迎着元军穿插过来,一路往北。这是一着险棋,也是一着高棋。从缝隙里穿过虎狼之师,却得了永久安宁。故家谱记载:“元之初携族避乱于直隶之长清。”一百多年后,到明代永乐年间,又逐渐南迁,想来家族很大,意见不一,于是分手。家谱说:“有往山东者,有往江西者,有往福建者,定居丰县,其一支也。”丰县城西赵集,自此有了一支赵抃的后人。但从此无人做官,只做耕读人家,并很快建了一座寨堡。这座寨堡高数丈,下有二三丈宽,上可跑马,外有寨河,四门关闭,就是一座坚固的土城。大寨里还有二重小寨,寨主住在里头,大户人家还有三重寨,有炮楼土枪土炮,夜间巡逻,防匪防盗,戒备森严。这座古寨起码存在了三四百年,晚清以后才渐渐破败。上世纪五十年代,村子周围还有一截截残存的高大寨墙,我小时常和伙伴们爬上爬下,在寨墙上比射箭,放风筝,做攻战游戏,成为我童年和少年时代最快乐的记忆。在几百年的时间里,寨堡外的世界几度江山易手,赵姓一族都安然繁衍生息,终成当地最大的同姓古寨。后因人口太多,不断有人迁出谋生,乃至独立建村。丰县城东关赵楼,西关赵姓都是从赵集迁出的。丰县城内还曾有赵家大片宅基地产,故家谱有“舍城宅三百余亩”的记载。 赵集南边、西边,紧靠老寨各有一个卫星村,一个叫小赵庄,一个叫小西庄。也有到稍远处建村或和别姓杂居的,但大体在周围几十公里内。这些早年迁走的赵姓人,平日和老寨多有来往。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赵集还有一个有几百年历史的古庙会,一年七次,麦收前四次,腊月里三次,苏鲁豫皖交界处的十几个县都有人来赶庙会,每次庙会有几万人,除进行骡马牲畜农具粮食交易,还有各种娱乐活动,说书唱戏练武斗羊魔术杂技,一切乡村的民间文化活动,庙会上都会有。那是真正盛大的节日。寨子里所有主要街路空地上,都是人山人海。每逢庙会,孩子们头一天就会从家里搬出小床,或拿些苫席在路边前门占些地盘,次日庙会时供人租用,拿到几毛钱足可以在庙会上大吃大喝一通。这个钱,大人是不会没收的。这种庙会,以及过年、续谱等重大活动时,也是迁走的赵姓人回老寨团聚的时刻。 赵集有一座祠堂,祠堂两进大院,后有三间大殿,前有十二间配房,中间有腰门相隔,门下青石铺地,门旁有两座大石雕。这原是一座明代建筑,解放初还十分完整,曾做过小学校,我一、二年级就是在祠堂上学的。至今记得上一年级时的几篇课文,第一课是三个字:“开学了。”第二课是五个字:“我们去上学。”第三课七个字:“学校里同学很多。”三间大殿平时是关着的,里头供奉着赵家祖先的灵位。那时幼小,只觉大殿雄伟而阴森。大殿下是高高厚厚的基座,上殿要走台阶。上了台阶是走廊,我们最多只能在走廊爬上跳下。大殿有烟熏火燎的痕迹,原来,抗战时期,寨里有几十条枪,赵家血性子弟常外出伏击日本人,祠堂因此被日本人烧过两次。但大殿墙基依然完整,墙体用大青砖砌成,砖层间用米浆灌过缝,而且房间嵌有黄铜片,十分牢固。我上小学时,大殿已重修过,但砖墙有些斑驳,缝里会露出黄铜片,孩子们趁老师不注意,会抠出一块铜,向货郎换糖稀棒吃。这事我也干过,被老师抓住,打过屁股。 丰县地处黄泛区,历史上多战乱,地面上的古代建筑大多都毁于兵燹水火。赵集的祠堂能幸存下来,已显得十分珍贵。 戊子年已入腊月,眼看春节又要到了,千里之外的故乡应当有零星的鞭炮声了,那座已经历经五百年沧桑的古寨又会增加一个年轮,我想借这篇小文,遥寄一个游子深深的祝福!
中华姓氏网--弘扬姓氏文化,传承先祖精神;寻根联谊互助,激励子孙奋发!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