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网新闻】趙氏家规族训永流传

    中华赵氏网 2018/4/17 23:24:50 福建趙委会


趙氏家规族训永流传

  趙氏家族中的一个分支——宋代皇族,历经一千多年的繁衍生息,宋太祖当年立下的祖训家风在族间代代相传,惠泽后世,成为维系家族团结、社会和谐、乡风文明的重要精神支柱。

宋太祖遗训:

人本乎祖,水本乎源,水流長而河異,人分遠而派疏,理固然也。
夫朕之祖宗,積德數百年,爰及僖祖,聿修厥德,寬裕含宏;傳至四世,延及朕躬;應天順人,恭受周禪,而有天下。追思上世祖宗,族屬蕃多:或遊宦異邑,或散居他邦,各隶籍焉!今已疏遠,故無統叙,昭穆難分,縱然相遇,亦若途人,心有憾焉。今朕祖宗視之,本同一氣,若子孫聰明,頗能讀書者,許其科第入官,共享祿位,庶乎能體悉祖宗之心也。
  朕觀祖宗,如周之文、武,為歷代聖德之明君。彼時奄有天下,開心見诚,大封同姓宗室,或为藩镇,或为王侯,此固不负祖宗之初心也,惜乎无字派以別世之昭穆。歷至春秋戰國,子孫相攻,甚如仇敵,良可痛哉!朕恐後世子孫亦猶是也。
  朕兄弟有五:兄曹王匡濟,歧王匡贊,俱早世無嗣,惟朕與晉王光義,秦王光美,鼎分三派,各立玉牒十四字,以別源流,以序昭穆;使後世辙歷疏遠,不失次序。以一人之身,傳至千萬人之遠,務同朕心:以一世之近,傳千萬世之遠,如同一世。故曰:朕族無親疏,世世為緦麻。朕族之子孫,俱各遵守,奉行無替。
  然自古國家興衰,何代無之。倘天命無常,後世變易朕之天下。朕族之源流,雖疏遠,各以玉牒自重;或遊宦,或遊商;各以在處相會合符,當以昭穆分別;勿以富而輕貧,勿恃貴而驕賤,以至輕慢而無禮,以縱恣而矜奢。若有家貧無倚,當富盛者,量力撫恤,勿使流離而玷辱祖宗也。各宜念乎,祖宗敬之哉,無負朕囑。
  大宋乾德二年八月甲子朔旦命書記趙普書以頒子孫

  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华夏民族有着诸多传统美德,大到家国,小到个人。传统美德深入骨髓,生生不息地在华夏儿女身上传承、发扬和光大。

良好的家规族训,就像春风夏雨般滋润着家族中的每一位成员。华夏民族历经劫难却总能生生不息的站起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靠的就是民族精神的传承,特别是以家族血缘为纽带的代表中华优秀传统和美德的家规族训。这也是华夏民族特有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大的姓氏和家族往往通过家规族训的方式将良好的做人准则从小就潜移默化地根植于后人的心中。所谓“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没有一个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知耻、存义、明礼、重节的家,没有好的家规族训就没有社会的和谐安定,更何谈国家之风清气正!特别是古代君王家天下时代必然会引导整个社会风尚。所以北宋有了“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有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张载。

  如今是信息广泛传播的时代,是跳跃式发展的时代,我们面临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思想碰撞,正是一个中华民族重塑自我、回归自信,承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对于趙氏子孙,究竟要如何对待、理解家规族训?家规族训不仅仅是一些列在家族牌匾和族谱上的条条框框,也不仅仅是约束我们子孙后代为人处事的准则,更是一种根植于我们族人血脉中的精神力量。

从史料中所记载的宋太祖族训看,内涵深刻,对家族、国家乃至社会的影响极为深远。

一、安邦治国

  宋太祖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立下祖训,凝心聚力,造就了三百年的盛世。

遗训开篇,太祖以水为喻,说道:“人之于祖先,就像水之于源头。水流远而有支脉,人渐疏而分宗枝。这是固定的自然法则。”接下来,他描述了自己的高祖子孙的离散,指出由于缺乏公认的谱系排行,神主的昭穆次序已经变得混乱。普通家族告慰祖先的最好办法,是让族中才俊去读书、应举、做官。那么,帝王家又当如何?《大训》转向周朝,谈到,在周朝开创者的睿智与开明指导下,晚出的王族被分封为公侯,分派到领地上去。这并不违背祖先的意志。但不幸的是,他们没有设定排行字(用在名字中),以便为子孙后代区别昭穆。以至到春秋战国之时,同族相争,甚而视同仇雠。这是多么不幸啊! 太祖接着说,而这种不幸正是他对自家子孙的担心。为此,他开出了如下药方:我和晋王匡义、秦王匡美为三支,《玉牒》将为每支设立十四字(作为排行字),以彰显源流,排立昭穆。这样,我们的子孙永远也不会迷失行辈次序,纵使时间悠长、血缘日渐疏远。最后,太祖重申,不管后代子孙的血缘关系变得多么疏远,维护宗族的一统都是非常重要的。未来宗族的社会成分可能会变得相当复杂,因此他要求未来的族人:不管水流得多远,你们都要尊奉《玉牒》。不管做官,还是行商,不管在何处,只要彼此相遇,你们都应当互相承认,照行辈论交。不要嫌贫爱富,不要扬贵抑贱。倘若有贫穷之人或无以自存之家遭遇横祸,富裕的族人理当施以援手,免其流离失所,辱没祖先。每一个人都应当牢记我的话。不要违背我的训言!

  宋太祖恭受周禅而有天下,相传于建隆三年秘密刻了一块石碑:碑止高七八尺,阔四尺余,誓词三行。一云:“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一云:“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一云:“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后建炎中,曹勋自虏中回,太上寄语云:祖宗誓碑在太庙,恐今天子不及知云云。虽然学术界对是否有此誓碑尚存争议,但是有宋一朝的确善待柴氏子孙、历代君王鲜有杀士大夫与言事者却也是事实。在家天下的趙宋王朝,其实这誓碑也可视为我们趙家的祖宗家法了。

  太祖在开国之初就以文治天下,不嗜杀,善待士大夫和旧朝功臣,使得政权平稳过渡,并以著名的“陈桥兵变”和“杯酒释兵权”的方式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的天下纷争,开创了宋朝辉煌的300多年的历史!如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所说:“华夏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趙宋之世。”作为趙氏族人我们自豪于伟大而辉煌的宋朝!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政治昌明、经济强大、文化繁荣、科技发达的鼎盛时期,并在这些领域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最高成就。宋代科学技术发达,四大发明中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都是在宋朝发明的。南宋的海洋贸易成就巨大,当时的泉州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城市。南宋有“涨海声中万国商”的诗句来形容当时的泉州港。现在各地海洋打捞起的中国古瓷绝大部分都是宋朝的。宋朝的文学发展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极高峰。唐宋八大家,六人出自北宋。绘画、书法等艺术成就更是璀璨星空!宋朝的政治制度开明,开科取士文官吏治大放光彩。太祖在宗庙立下誓约,告诫子孙不得诛杀上书言事者,是历代王朝中没有抑商的,出现了自由职业者和平民阶层,有了市场、纸币(交子)、雇佣关系,法律上民众没有贵贱之分,民众可以自由迁徙享有自由结社的权利。“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普通民众可以通过个人的努力实现人生的梦想,可以“奉旨填词”尽展个性才华,那是怎样一个流光溢彩的宋朝!

  作为天潢贵胄的后人,我们家族的谱牒从来没有断过,我们一代代都谨记太祖遗训:“或游宦,或散居,在处相会符合,当以昭穆分别,勿恃富而轻贫,勿恃贵而轻贱,以至怠慢无礼,若有分薄家贫无依,富盛者宜加意助力,勿使流离,有玷辱于祖宗也。”世事变迁,沧海桑田,我们趙族族人也是历经劫难,孤儿泪、长平血、靖康耻、德佑恨、景炎残局、独木难支,但是我们初心不改,敦亲睦族,传承孝道、尊师重教、互相提携,守节操,存大义。每每在民族存亡的危难时刻都可以挺身而出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最著名的就是崖山海战陆秀夫背负末帝投海,“从者众”最终有10万官民宁为投海而不降!这在整个人类历史上都是空前绝后可歌可泣的壮举。崖山海战无疑是中国历史的重大拐点,那个繁华璀璨、婉约精致、原创性的文明程度至高的宋朝,被疆域空前、血腥的蒙人取代。中国这艘大船没有沿着“近代拂晓”的方向航行下去,而是转向了另一个等级森严、野蛮倒退的铁血帝国。以至于被历史的车轮抛弃,埋下了近代史落后挨打的结局。在随后的朝代更迭中,趙氏后代子孙不乏跋山涉水远渡重洋播迁海外,但是我们趙家族人从未忘记趙家血脉,中华魂!

二、读书治学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先。宋代开国之君太祖深知“马上得之不可以马上治之”的道理,特别提倡读书和重用读书人,他不仅自己勤勤奋好学,还招命武臣多读书,“贵知为治之道”;勉励皇子多读书,“知治乱之大体”。他曾问左右侍臣说:“朕欲武臣尽读书以通治道,何如?”宋朝的官吏任用也一改之前王朝多以举荐世家子弟的制度转向通过科举考试来选拔。即使是武举考试也是侧重以武艺理论为主。太祖本人也是爱读书之人,故而不仅在治国理念上要求有更多的读书人能够成为治国人才,并且对自己的子孙也要求很高。由于宋太祖在开国之初就要求以文治国,历代皇帝显然恪守遗训,大力办学开科取士,到了太宗朝达到了巅峰。通过“文治”也收到了帝王们想要达到的暂时稳定国家状态的效果,故而对于皇族的教育更是重视,读书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将来的子孙能继续保持王朝的永久地位。

由于皇帝的高度重视,在西、南外宗正司设立“宗学”以课宗室子弟,使得宗室在文化教育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趙族后裔人才辈出。仅以南宋福建宗室参加科举考试为例,因南宋福建宗室是外居宗室,他们与皇帝的关系较为疏远,故欲想获取官职,谋求社会地位,实现自身价值,大多数宗室得通过参加科举考试而获取。宗室参加科举考试,在史书上有“宗子取应”、“宗子正奏”等不同的记录。仅从绍熙元年(1190年) 至宝祐元年(1253年)的64年,福州的的宗子正奏(宗室进士)就达333人。太祖派宗子进士“伯”字辈1人、“师”字辈6人、 “希”字辈30人、“与”字辈35人、“孟”字辈 3人,共计75人;太宗派宗子进士“善”字辈6人、“汝” 字辈43人、“崇”字辈65人、“必”字辈27 人、“良”字辈3人,共计144人;魏王派宗子进士 “彦”字辈24人、“夫”字辈53人、“时”字辈 29人、“若”字辈8人,共计114人。堂兄弟先后登科者6组、叔侄先后登科者16组、父子先后 登科者达22组、兄弟先后登科者更高达46组;其中堂兄弟同榜中举者2组、叔侄同榜中举者8组、父子同榜中举者达6组、兄弟同榜者高达25组。其中仅彦夔就有8个儿子中进士,至于同族先后登科就更不必说了。我们知道,在一般百姓中,父子进士、兄弟进士、一门三四人进士都是罕见的,必将成为某一地方、某一宗族的荣耀,甚至传为千秋佳话,相比之下,福州西外宗子取得的科举成就,更为典型、更为辉煌。南外的泉州宗室、晋江人趙善新派下,取得了“一门三世九进士”的可喜成绩,其中趙善新、趙汝俣和趙汝做父子三人于绍熙元年 (1190 年)同年考上进士,被时人誉为“三秀”,他们居住的地方因此被泉州知州颜师鲁命名为“三秀坊”,世代传为佳话。泉州宗室、晋江人趙善谧、善谥兄弟,“俱省试第一”,南外宗正司长官非常高兴,把他们的住所命名为“袭魁”。

在此风气影响下,趙氏族人代有人才出。如元代趙孟頫,杰出书画家,其书法圆转遒丽,人称“趙体”。颜柳欧趙的楷书对后世影响甚深;明代趙世显风度秀整,自负才名,杜门却轨,以文、酒娱日,达官罕识其面也。与曹学佺、徐(火勃)结社唱和,创立闽剧社“儒林班”,著有《芝园稿》;清代宿儒趙在田被称为“一肩家国事双眼古今人”,是凤池书院第一任山长,也是“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等著多名人的老师,主持福州凤池书院14年。教诸生以“持躬立品为先,道艺文章为次”;趙之谦,清末三大画家之一,其书、画、篆刻创立了新的流派对后世都影响甚深;近世如趙元任,当代语言学家,通晓中、英、德、法等多种语言,诸多领域,颇有建树,在学术界享有盛誉;佛学大师趙朴初等。。。。。。

三、崇尚节俭

  纵观中国历史,很多帝王生活奢侈腐化,挥金如土,妃殡如云;但也有不少杰出的帝王,大行王道,勤于政事,励精图治,节俭治国。而太祖则生活俭朴,反对奢靡,对亲族要求甚严。特别是在当皇帝已久的情况下仍能坚持初衷,恪守信奈,不肆铺张,崇尚廉洁节俭。这在君主社会最高统治集团中不可多见。从《宋史》中对太祖的记载,最为典型的一则案例是教训女儿去掉鸟羽点缀。宋太祖的女儿永庆公主入宫晋见太祖,公主穿着一件新外衣,那上面用金线缝缀盖一片片的孔雀羽毛,蓝的像湛蓝的湖水,绿的像碧绿的翡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十分华丽。谁知太祖一见她就说:“你把这件华服脱下,以后别再穿了。” 听到太祖的话,公主很不理解。噘着嘴巴说:“宫里翠羽很多,我是公主,一件衣服只用一点点,有什么要紧?”宋太祖严厉地说:“正因为你是公主,所以不能享用。你想想,你身为公主,穿了这么华丽的衣服到处炫耀,别人就会效仿。过去,战国时齐桓公喜欢穿紫色衣服。结果全国上下都跟着学,搞得紫布都贵了好几倍。今天,你的这件衣服上面有金丝线、孔雀羽,价格都很高,你知道制作一件要花多少钱吗?如果别人再效仿你,全国要浪费多少钱?按说你现在的地位和生活已经很优越了,你不要生在福中不知福。要十分珍惜才是。你怎么可以带头铺张浪费呢?”听了父亲的批评,公主无话可说,慌忙叩头谢罪,诚心诚意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并表示今后不再奢侈。另外一则是说太祖在汴梁城的皇宫里住了十七八年,生活一直很朴素,他睡的宫殿里只挂青布和苇帘,用的丝织品都没有绣上图案,穿的衣服也只有登殿上朝时的赭服是用绫锦做的,其他大多是绢布,有的和一般小官吏的布质是一样的,而且总是洗了再穿,穿了再洗,很少换新的。有一次,太祖把一件用麻做的衣服展示给身边的人看,说:“这是我以前穿过的衣服。”其俭朴程度由此可见一斑。太祖所乘的御轿已经修理过好几次了,而且没有任何装饰。皇后便问他:“陛下既做天子,怎么不坐一副好的轿子,并用金银装饰一下呢?陛下难道不怕大臣和百姓笑你吗?”太祖听后,严肃地说:“我如果想以四海之富而富我,别说轿子,我府库的金银就是装饰宫殿也用不完。国家之财,是天下百姓之财,我不能随便用。古人说‘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如果只顾自己挥霍享用,就会让天下百姓寒心。”以后,太祖还照样乘坐那顶修补过的轿子。又有一次,宋太祖半夜起来,非常想吃羊肝,可是犹豫了半天不肯下令。左右问他:“皇上有什么事就尽管吩咐吧,我们一定照办!”太祖回答说:“我若说了,每日必有一只羊被杀!

  成了大宋开国皇帝的太祖,他富贵后不忘本色,照样简朴律己,日常生活很朴素,衣服、饮食都很简单。这些事例说明了太祖在开国之初就要求自己和上下都尽可能地做到生活俭朴,反对奢靡,包括自己的皇子皇孙们。宋太祖随时利用一切机会进行谆谆教诲。故《宋史》中也说,“帝性孝友节俭,质任自然,不事矫饰。”清明君主的提倡,对形成淳朴的家规族训以及社会风气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宋人把俭朴当做优良传统使之代代相传,成为了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品格。

宋朝历时三百多年,得益于祖传的家训,得益于良好的家风家教。

回归初心,秉承祖训,行善积德,以德为根,以诚为本。做好自我,传承优良家规族训。携手海内外趙氏族人,以天下为己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我们相信趙家族人可以再一次迎来光耀门楣的辉煌!

                        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趙氏委员会

                       2018年4月15日星期日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