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名人——王莽
- 中华王氏网 2012年5月17日 王氏家族
西汉王朝最后一任皇帝刘婴即位时只有两岁,当他5岁时(1世纪09年),西汉实际掌权者宰相级的王莽布置成熟,发动宫廷政变,命其下诏禅位,西汉王朝灭亡。王莽把他的政权命名为“新”,并以儒家思想为指导,开始一系列的政治、经济、社会变革,史称王莽新政。
一、王莽新政的历史背景
1、王莽夺取政权是西汉外戚政治的产物
西汉政府存续的二百一十五年中,很多时候都由皇帝和外戚共同执政,开国皇帝刘邦的成功,皇后吕雉在巩固政权方面功不可没。刘邦去世后,吕后及吕姓戚族在第二、三、四任皇帝在位期间总揽大权。吕雉死后,皇族重新夺回政权,并将吕姓戚族全部屠杀。可外戚在那个时代是个解不开的死结,只要皇帝年幼即位,已成年的皇太后就会依赖其同姓戚族,使皇权旁落。当外戚完全控制了政府的时候,夺取皇权便成为可能。王莽是西汉第十四任皇帝的岳父,成为西汉王朝的终结者。
2、王莽新政是“独尊儒术”的结果
王莽不但是个野心家,同时是一个儒学巨子。在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后,儒家学者正式从学术领域上升到政治领域。王莽夺权不但为了皇帝的荣耀,同时也有他自己的远大政治抱负,他需要更大的权力来改革当时社会的弊病。可以说,王莽新政是儒学思想在政治领域的一个实践。
3、王莽新政代表着社会资源的再分配
经历楚汉战争后建立的西汉王朝,人口稀少,生产凋敝。从惠帝刘盈即位后,宰相曹参把道家清静无为的学说运用到政治领域,即对人民的生产不加干涉,还多次减免赋税,以求增加人口,发展生产。历史上称其为“黄老政治”。黄老政治使汉王朝社会逐渐繁荣,财富大量增加,但其弊端就是贵族和地主在政府不干涉的情况下,大量兼并土地,使占全国绝大多数农民失去生存的依托,沦为佃农或奴隶。黄老政治虽然到汉武帝时彻底结束,但其弊端却一直延续下来。王莽的改革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展开的。
二、王莽新政的具体措施
王莽建立新王朝后,立刻着手改革,制定一系列新的社会政策。
1、实行土地国有。
国家禁止私人买卖土地,并对拥有土地的数量严格控制,八口以下的家庭,耕地不得超过九百亩,超过的一律没收。恢复古代的井田制度。
2、耕地重新分配。
对失去土地的农民,由政府分给土地。以一对夫妇一百亩为原则,不满一百亩的,由政府补足。
3、冻结奴隶制度。
对现有的奴隶数量冻结,禁止继续买卖和产生新的奴隶、婢女。使其自然消灭。
4、强迫劳动
凡是无业游民,政府制定惩罚措施,每人每年缴纳布帛一匹,无力缴纳的,政府强迫其服劳役,并在劳役期间供给饮食。
5、专买专卖和货币、自然资源归中央
实行酒、盐、铁器政府专卖,禁止私人贩售。剥夺富豪铸币的权力,货币由中央政府统一发行。山上水中的自然资源全部国有,由政府开采。
6、建立贷款制度
人民因丧葬或祭祀需要,可以向政府贷款,只需归还本金,不收利息。如果因从事农业、商业生产向政府贷款的,政府收取纯利润的十分之一做利息。
7、政府干预经济
由政府控制物价,防止商人操纵市场。日用品在供过于求时由政府照成本购买,反之则有政府卖出,防止物价上涨。
8、征收所得税
政府对一切工商业都征收纯收入的十分之一的所得税,政府用这项收入作为贷款或者平抑物价的资金。
三、王莽新政失败的原因
王莽新政彻底以失败告终,他的新王朝连同他本人的生命也在被他的变革所激起的民变中毁灭。改朝换代都没有发生的混战在他的变革下被激起,其失败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儒家学者本身的局限性
王莽是个儒家学派的巨子,这也就决定了他改革的基本指导精神是崇古。社会制度的改革必须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或者说必须与社会基本情况相适应,而不能生搬硬套。比如王莽坚持恢复一千二百多年前的井田制度,就根本不可能做到,以国家行政命令强行推行的结果就是激起民变,导致身死国灭。
2、技术能力的限制
王莽的很多改革措施,都需要复杂的计算和高超的技术手段,比如生产贷款利息和工商业所得税的缴纳,都是纯利润的十分之一。这需要复杂的成本会计学,在当时的科学发展程度,没有人能够胜任。而且王莽所依仗的不是专业的技术人员,而是行政官员。这超出他们的能力范围,失败是必然。
3、丧失既得利益者的反击
王莽的变革涉及到很多社会的弊病,革除这些弊病就必然要侵害到一部分利益集团,引起他们的强烈怨恨,对新政疯狂反击。比如土地国有使地主怨恨,禁止私钱使富豪怨恨,禁止买卖奴隶使奴隶贩子怨恨等,他们的反击成为王莽失败的重要原因。这也是每个改革者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一个有民权思想,虚心学习、节俭勤奋、恭敬孝顺、谦虚谨慎、彬彬有礼,常将家财分发救济贫寒。他的母亲生病,大臣们纷纷让自己的夫人来府上探视,王莽的夫人也到门外迎接,但众夫人却将她当作王府家的仆人了,因为王夫人的穿着太普通太节俭了。儿子杀死了一个奴隶,这在当时本来不是大事,因为法律有规定,主人对奴隶有生杀之权,即使是冤杀,受点处罚便可以了事,但他让儿子自杀偿命。他当政后颁布实施了“五均”、“赊贷”、“六筦”。所谓的“五均”,就是由国家来管理工商业和物价。而“赊贷”就是由官府向百姓发放贷款,但利息较少,而丧葬和祭祀贷款则不收利息。国家将盐、铁、酒收回专卖,国家垄断铸钱,国家管理山林水泽,统称“六筦”。 他向周围四夷开战以炫耀武力,朝令夕改、不算经济帐,终使天下大乱。最终开国之君也成了亡国之君而死于乱民之手。
王莽,字巨君,生于公元前45年,公元8年改国号为“新”,死于公元23年,即王莽称帝时的地皇四年。王莽的显赫和他的家族有着直接的关系,他的姑姑是汉元帝的王皇后。
他从小就谦逊有礼,而且节俭勤奋,拜名士为师,虚心学习,苦读经书。回到家里,也是很恭敬地孝顺母亲和寡居的嫂子,负责教育已亡兄长的孩子。他还广交朋友,对待掌握朝政大权的叔叔伯伯们,他更是恭敬有加。 王莽的伯父、独掌朝政的王凤生病休养在家,王莽侍奉左右,基本上没有离开,还自己亲口尝药,以免烫着伯父,前后几个月没有解开衣带好好休息,其孝道超过了伯父的儿子们,这使王凤极其感动,王莽的辛苦没有白白付出,王凤的临死时请求皇太后和成帝委任王莽官职,太后和成帝都答应了。王莽就做上了黄门郎,虽然官品很低,但这是皇帝身边的官职,升迁的机会很多也很快。没多少时间成帝便升王莽做了射声校尉,品秩二千石,相当于地方的郡守,官职已经很高了。这时的王莽仅仅24岁,可谓前途无量。
在公元前16年,王莽的叔父成都侯王商请求成帝将自己的户邑分封给王莽。同时,很多的名士也联名上书,赞誉王莽的人品和才德。汉成帝便顺水推舟,封王莽为新都侯,食邑1500户,晋升为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其中的骑都尉表示武官,而加上光禄大夫便可以参与朝政大事了,至于侍中更加重了他的权势,因为侍中可以侍奉皇帝身边。
三十来岁的王莽已是掌握大权的重臣了,但王莽并没有显露出一点骄横之气,相反,他更加谦恭了。不仅广交名士,和众大臣友好往来,还经常将家财分发救济贫寒的宾客。
王莽当时之所以不敢太放肆,是因为他还有一个强大的对手,这就是淳于长。这也是王氏的外戚之一,并且其官位和声势在王莽之上。当初,为了能日后高升,他极力说服了太后,将成帝宠爱的妃子赵飞燕立为皇后,这使汉称帝对淳于长感激不尽。很快便封他做了关内侯,然后又封定陵侯。
淳于长没有长久的大谋略,在得志之后便忘乎所以,不知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那个王莽正在盯着找他的短处。大权在握的淳于长骄横过度,还和被废的许皇后的寡居姐姐许嬷私通,后来又纳为妾。淳于长为了讨被废许后的欢心,向成帝说情,使成帝又将许后升为婕妤,但淳于长胆大包天,对许后也敢调戏。这事被王莽举报,使淳于长丧失了所有的要职,回到了自己的封地,最后,成帝将他定为大逆之罪,淳于长死于狱中。
不久,任大司马大将军的叔叔王根推荐王莽代替自己摄政。在公元前8年,成帝升王莽为大司马。这时的王莽不足四十岁。 高升后的王莽依然是那么谦逊有礼,他找来贤德的人做官,皇帝赏赐给自己的钱都拿来分给大家,而他自己却极其节俭。有一次,他的母亲生病,大臣们纷纷让自己的夫人来府上探视,王莽的夫人也到门外迎接,但众夫人却将她当作王府家的仆人了,因为王夫人的穿着太普通太节俭了。
回乡后的王莽没有消沉,他对名士更加礼遇。儿子杀死了一个奴隶,这在当时本来不是大事,因为法律有规定,主人对奴隶有生杀之权,即使是冤杀,受点处罚便可以了事,但他让儿子自杀偿命。
王莽的行为起了作用,众多大臣纷纷为他求情,要求恢复他的官职。恰好这年又发生了日食,这在封建社会是一种惩罚的征兆,说明皇帝政事有错误的地方。这又成了为王莽说情的大臣们借题发挥的好借口。汉哀帝只好下诏将王莽召回京城。
王莽回京一年之后,汉哀帝死去,他也没有儿子,结果王莽在姑姑太皇太后的支持下做了新帝汉平帝的辅政大臣。接着,王莽将傅姓外戚赶出了京城,而他自己却当上了“安汉公”。
王莽又命手下人上书太皇太后,表面说她应该保重贵体,不该太劳累,不必亲自处理小事。实际上是为了给王莽专权争取机会。太皇太后果然答应了,将大权基本上给了王莽这个侄子。
这时的王莽开始显露他残暴的一面了。他的长子王宇看不惯父亲的跋扈专权,便密谋劝谏。王莽得知后把王宇投入监狱,王宇最后服毒自尽。但王莽并没有就此罢休,他通过制裁王宇的妻弟吕宽,将中央到地方的大小官员及其亲属牵连处死的达几万人之多。
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王莽又设法让女儿做了平帝的皇后。然后,王莽得到了“宰衡”的称号,位居上公。平帝逐渐对王莽不满,但未等平帝采取措施,便被王莽毒死了。王莽又将刚两岁的刘婴扶上帝位,儿子则当起了 “摄皇帝”。这时的王莽已经有了篡位之心。
在公元8年,王莽终于宣布取代汉,改国号为“新”。王莽改革了官制,参照上古官制与汉朝官制,制定了新朝的官制。中央设置了四辅、四将、三公、九卿和六监。地方上则将全国分为九州,一百二十五郡。州设州牧,郡的长官按照爵位的不同分为卒正、连率和大尹。县则设县宰。
土地改革,王莽参照了夏商周的井田制,颁布“王田令”,即将天下土地改称为“王田”,同时禁止土地的买卖。如果一家人中男丁不满8人,但土地超过了900亩,就要将多余的土地交给国家,再分给本族人耕种。以前没有土地的家庭则依照一夫一妻一百亩的标准分配。违背法令的人将被流放。流放在封建社会是仅次于死刑的一种刑罚,流放后还要服劳役,以后也不准再返回家乡。
王莽为了防止奴婢的增多,影响国家劳动力的减少,还颁布了“私属令”,将奴婢改称为“私属”,禁止买卖,违令者也是流放。
王莽颁布了“五均”、“赊贷”以及“六管”。所谓的“五均”,就是由国家来管理工商业和物价。而“赊贷”就是由官府在百姓遇到诸如丧事、祭祀和经营工商业无钱时,向百姓发放贷款,但利息相对要少一些,工商贷款利息每年百分之十,而丧葬和祭祀贷款则不收利息。国家还将盐、铁、酒收回专卖,国家垄断铸钱,国家管理山林水泽,并收山泽税。这一共是五项,加上国家负责的“五均”、“赊贷”,就称为“六管”。
分享按钮>>战国时期秦国将军
>>东汉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王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