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古迹------------杨辉公祠

    中华杨氏网 2009年11月20日 杨轩


杨辉公祠是芷溪杨背杨氏裔孙为纪念九世祖辉公而建,座落在芷溪热闹繁华的拱桥店古街南端,是连城县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杨辉公祠大约于清雍乾年间始建,清末扩建,总占地面积800平方米左右。祠堂坐东向西,为梯状布局的后围居室半包围结构,以厅堂为中轴线排连,整座祠堂均匀对称,由上厅、下厅、大屋间、回廊、天井和两侧耳房等组成。上厅略高,左右大屋间略低,左右回廊各有一扇门,回廊低下一阶连接下厅。上厅正堂设神龛,正中悬挂芷溪杨背杨氏九世祖辉公和十世祖延贵公考妣画像,像后为辉公牌位,神龛上方悬挂一块木质匾额,题书“恒德堂”,书体取正楷,笔酣墨饱,冠冕浑成。左右各有一小神龛,原是左昭右穆的先祖牌位。上厅左右两壁白底黑字题写“忠孝廉节”四个大字,为模仿南宋理学名家朱熹书法风格。上厅前为拱型卷棚顶,卷棚每隔约一尺用雕成竹节状的拱形木条镶嵌固定,美观实用。整座祠堂的地板都用三合土夯打而成,坚固耐磨,光滑如镜。所有屋梁两端都有精美雕刻,上、下两厅主要以“四点金”支撑,中心为大天井,因此祠内光线充足、空气畅通。



祠堂建成时,门前有一个360平方米左右的鹅卵石砌图案的雨坪,大门两侧立石鼓一对、石狮一对、石旗杆二对,左侧挖有一口水井,井边立有一座贞节石牌坊。雨坪前为一月池,植有荷花,月池后建有台面4.5米宽的戏台。过去,喜庆吉日常有戏曲演出,土地革命时期的万人大会和镇反时期的宣判大会也都在此戏台举行。苏维埃时期,芷溪成立娱乐文化俱乐部,芷溪汉剧团在此戏台演出过《赤叶河》、《白毛女》等大型歌剧,并且一直兴盛到全国解放。因文革毁坏和建供销社,现仅剩石鼓和石狮,门前雨坪则改建成农贸市场。杨辉公祠历来是芷溪的娱乐文化中心,文革后设为文化室,祠内报刊杂志齐全,每逢春节期间常有举办猜灯谜、象棋比赛、古乐演奏等文娱活动,2004年辟为芷溪文化中心民间乐队活动室。



祠堂大门原有一座二层的斗拱木牌楼,斗拱下方悬挂“杨氏家庙”牌匾。一般来讲,只有当地的开基祖或者是上代祖宗的祠堂才可以称家庙,而辉公位列杨背杨氏九世祖,其祠堂称家庙,足见辉公在杨背杨氏家族中的地位。辉公生于明成化二年(1466年),卒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其伟大功绩在于带领子孙艰苦创业,把原是一片沼泽的湖洋塘开发成为宜耕宜居的美丽家园。辉公一脉现已传至二十九代,芷溪杨姓多数为其后裔。祠堂现存四块子孙的功德牌匾,分别为杨显桂、升秀、杨锋、成章、成高五代裔孙仝立的“州司马”、杨彪、杨斌兄弟的“兄弟登科”、杨建的“经魁”和杨焕藜的“孝廉方正”。其中,杨显桂是将古苏州花灯传入芷溪之人,杨彪、杨斌兄弟则是乾隆庚午同科同榜的武举人,“兄弟登科”在乡梓一时传为佳话,杨彪次年还联捷武进士。其他裔孙中,仕宦或是商贾都有大成之人,余庆堂堪称芷溪的书香门第,一脉连续七代出秀才,更有“一巡二院三典史九文十武四监生”,杨登璐、杨福、杨廉等裔孙曾任知县闻名于外,杨云岩和杨峻亭、杨西林父子三人还成就了“两代三个百万公”。杨辉公祠因为座落于市,且左侧有水井,所以过去很多屠夫都在门前雨坪屠宰猪牛,但是祠堂内从来闻不到腥臭味,因此“门前屠宰场,祠内无腥臭”被称为芷溪三奇之一。据说,杨辉公祠是虎形,两侧耳房为虎爪,大门外的栅栏为虎牙,故而有人提出“老虎吃肉”的怪诞之说,是否与祠内建筑材料有关,抑或是建祠时做过化学处理,真正的答案尚待科学解答。


分享按钮>>杨氏源流----------芷溪杨氏源流初考
>>杨氏家庙典故--------联宗祭祖出妙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