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氏通谱的编修理论与实践

    中华喻氏网 2011年12月6日 喻贵祥


                    中华喻氏通谱的编修理论与实践
                                   喻 贵 祥

      中国之所以称文明古国,就是五千年来,非常重视历史的记载与传承。历史不仅是指国史,还应包括方志和谱牒,这三者构成中华史料的三大支柱。是故历经百代,时逾千年,各姓氏編修族谱,从未间断,至今方兴未艾。而我喻氏,自古门第阀阅,诗礼相传,在当前修谱热潮中,岂甘人后。中华喻氏通谱的出版与发行,即是当代修谱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成功尝试。
      一、通谱是族谱编修的必然之路
     第一、编修族谱,是当代族人的夙愿。自清代鸦片战争后,外族入侵,内战不断,民不聊生,焉能修谱。洎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百废待兴,随后极左思潮盛行,更把修谱当成封建残余,喻氏编修族谱大约中断百年。为传承喻氏文化,延续喻氏历史,特成立了喻氏族史研究会。族史研究会成立之初,三代会前曾七次派人寻根访族;三代会后又两次派人寻访。本人于三代会前后三次驱车两万余里寻根访族。初期所受的冷遇难于启齿。随着时间推移,修谱潮热渐涨,我们抓住时机,瞄准修谱目标,把族人的积极性调动到编修喻氏全族通谱上来。
       第二、盛世修谱,谱载盛世。现今国运隆昌,人民生活蒸蒸日上,为编修族谱提供了宽松的环境。但编写之初,就遇到瓜葛,有人议论说“修谱,不能渲染政治”,然而人有左、中、右,在“记人”与“述事”之时,必须实事求是。比如谱记喻英奇(国民党中将)一节,就查阅两岸历史档案,以史料为佐证,客观、真实、公充地记述了喻英奇的传奇人生。
       第三、编修族谱,要从族人最关切处着力。通过十余次派人到二十多个省市寻根访族,深知族人最关切地是把传承搞清楚。比如南京花鸟画大师喻继高、贵州省军区原政委喻忠桂将军、浦口大学教授喻长志、企业之星喻祖洪、上海鑫海电梯公司董事长喻增权、江西萍乡湘东镇喻新发、福建福鼎市店下镇喻足琴等等,他们编修族谱最困难是找不到清朝及以前的历代传承,迫切希望研究会协助解决历代世系源流。对这个问题,虽有人曾作过尝试,但漏洞百出经不起推敲。修通谱,必须把自古至今的世系传承搞清楚,并加以通排。对此,研究会领导和编辑人员,一方面从理论上去研究,另方面集思广益,倾听各方人士意见和建议,决心经过数年的艰辛努力,给族人一个满意的交待。
       二、走鼎新之路 登大雅之堂
       2010年4月,为提高通谱质量,专门召开“在新形势下如何修好通谱”学术研讨会,有喻氏专家、学者、教授凡50余人参加讨论。围绕“体例新颖、合符科学、事迹真实、人物突出、文字过硬、內容全面、可读性强”的基本要求,确定体例,编制纲目,收集资料,循序渐进,反复审查修改后,交出版社审查出版发行。其新颖独特体现在八个方面: 
       第一、名称新颖独特。书名是內容的高度概括,内容决定名称,在名称上还应与各级族谱有区別,即指全国性的与省市县级的、单独支系的族谱在名称的区別。《中华喻氏通谱》,它既与史志中的《通志》在名称上相应,又与各宗支的宗谱,以及与独立支系的族谱相別,同时在辑录各地谱文时,不致在名称上含混、雷同,让人一目了然。
       第二、体例新颖独特。体例和纲目上:一种主张遵循欧苏谱式;一种主张新形势走新路。于是制定了別拘一格的通谱体例,编写了新颖的纲目。先贤有云:“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商君书》),实际上《中华喻氏通谱》的体例“既保持旧族谱的体式,又吸收方志特点,同时也与地方族谱有别”,在纲目编制中明确四条编修原则:一是坚持与国体相一致的原则;二是坚持尊祖敬宗与爱国爱乡同宣的原则;三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四是坚持“古为今用”的原则。
       第三、领导形式,新颖独特。如何加强领导?核心是族史研究会与通谱编委会两套班子的分与合的问题。一种意见主张分;另一种意见主张合。认为编修族谱是私修,资金靠筹集,出资者与编辑者同担责任,而且出资者尤为关切。如果两套班子分离,钱与权分离,结局很不理想。有不少姓氏编修族谱半途而废,教訓深刻。有鉴于此,接受识者建议:“为避免政出多门和多头领导,必须将两套班子合二为一”。
        第四、世系形式,新颖独特。《中华喻氏通谱》最突出的特点,是“世系”多而全,全谱3200页,世系占2600余页。我们深知族人有四个希望:一是每个支系都入通谱;二是从始祖起,把历代以来的传承通排到现在;三是把无法衔接到主干线的支系接上;四是把错宗乱辈的归到正确位置。实践最終明确了以下三个问题:
       1. 找到了源头。有人主张,在历史上追溯得越远越有名气之祖越好,故把5000年前黄帝身边医官俞跗作为喻氏远祖。若然,一者没有传承记载,不足以传信;二者容易造成误会,故有人说我喻氏是俞姓的分支,这岂不把我喻姓取消了,族人绝不答应。而春秋之初祭公封畿內侯,随周昭王南征荆楚,回师与王同舟,溺死汉水。子谋父,克笃前烈,作《祈招》诗阻穆王伐犬戎,因以“能宣上德……赐姓曰喻”。其东汉和帝苍梧太守谕猛为其传人,祭公谋父,乃是喻氏远祖。
       2. 统一始祖。主要争论猛公与药公是一个世系还是两个世系?在长达八年之久的调研后,最終通排出从汉和帝永元元年(89)苍梧太守猛祖到宋代喻从政公的传承序次,这是现今大多喻氏的主要传承干线。猛祖上有源头,乃春秋祭公之后裔;下有传承而至今;中间无有大的断代;横有八叶共靖,九派分居;故天下大多数喻氏,或口传,或谱记,咸尊猛公为始祖。
       3. 把全国各大支系传承梳理出来。不仅通排出从汉猛祖到现在的主干线的传承,并条分縷析出主要分支世系线,这为那些无法接头的支系族人理出了头绪。如为安徽肥东始祖道通公的先祖、浙江富阳始祖的上传世系理清,还为喻继高老、忠桂将军、长志教授等他们基祖以上的传承协助理清。使族人“三个满意”:通排出从汉猛祖到现在的主干线的传承,使天下喻氏族人认了祖,归了宗,天下喻氏一家亲,大家都满意;为少数宗支接上了头,使断代族人满意;为上百数宗支基本列出传承,使传承关系不清的族人满意。
        第五、纵横清晰,是喻氏通谱的独具特点。《通谱》新增“要事纪略”,使喻氏历史与现实纵横清晰。增设原因,一是旧谱对一姓之大要事件,没有记述,纵有也没集中记述,而是分散在各部份里,浮光掠影,经纬不清,“要事纪略”正好起到弥补作用;二是通谱历史跨度之长,涉及地域之广,反映史实之多,旷古未有,古今史实需要有一个篇目作概括反眏。
        第六、概观性强,是喻氏通谱的独具特点。《通谱》新设置“概述”与“综述”,使通谱的概观性增强。“世系”占整个谱的80%以上,它编排了大小支系多少,编排原则是什么,解决了哪些悬而未决的问题等,“综述”就是为达此目的。
        第七、人物編写形式,新颖独特。“一族之望,非才不显:人才丕显,更显族望”,人物编写亦成通谱重点。旧谱把人物分散在“传、行述、行略、行状、年谱、诔、铭、墓志”等篇目之中,除了显赫人物立传外,就再也看不到其他人物的影子。为此,通谱改变这种状况,在体裁上,除“传”以外,还增设“录、表、名”三种体式,使前述人物记述状况得到改善。
         通谱为什么这样增设,有三个原因:一是史志历来遵循“生不立传”的原则。而通谱则打破陈规,突破官位。如湖南平江喻复初输粟万斛,受到元顺帝的敕封;又如内江喻彦斌、喻彦明兄弟,输粟千担,亦受明朝皇帝敕封,此次编修通谱,均为之立传。二是现在喻氏族人中涌现了许多为国家、为社会、为家族作出了应有贡献的人物,故增设“录、表、名”,按其贡献大小,分别收录。藉以鼓励族人努力向上,促进社会和谐。如重庆永川莲花山煤铁矿会计喻汝昌,1985年退休后在本村办“苍梧图书馆”,十五年如一日为村民开放,受到国家主席李先念接见。又如喻朝芬,乃贵州遵义市社区党支部书记,2007年她把多年积蓄万多元作救灾之用,后受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彭珮云接见。三是便于检索,通谱收录人物均在1000人以上,细加了分类。如“立传”人物,又分单传、合传、附传、寄传、汇传、年谱、年表;入“录”人物,又分“将军名录、巾幗名录”,在界別中又有“党政、经济、科教、文艺、医卫、劳模”等之分,这样细分优点有:一者人物出类拔萃,厚重度增强,突显人才济济;二者可以浓墨重彩,记述人物事迹;三者便于检索,既省事又便捷。故在第二届国际大族谱会上,深受称扬。
        第八、姓氏考辨,新颖独特。它先考其整体姓氏来源,再考喻姓源流,最后以探索名字作结,这样按“姓、氏、名”三个层次编写,既合符逻辑,也合符情理。即是在考辨喻姓源流时,亦是先以“谕、喻释义”作铺设,再引入姓的源流,最后以族性(思想)特征殿后。
《中华喻氏通谱》的出版与发行,收到两个意想不到的效果:一是族內购谱,即是在传承争论大的江西,发谱后购谱最多,名列第一,而且要求上二部谱的支系也数第一;二是通谱送到第二届国际大族谱评议会,登上大雅之堂,受到与会者好评,获优秀谱牒奖。
        三、形式不断完善 体例自成一家
     《中华喻氏通谱》,不仅出版了第一部,而且续编第二部,这又是喻氏所独具。通谱正式出版发行后,但有许多支系族人未入谱,迫切要求写进通谱。为满足族人愿望,決定编修第二部通谱,既给族人上谱机会,又能造就喻氏族谱体例完善的机缘。为此做了以下工作:
          第一、体例更完善。方法是:“一查、二析、三增、四升”。“查”,自我检查体例上的失误,加以纠正。如“附录篇”涉及内容太多,类似一部小谱,与其它篇相比,显得很不协调,做了调整;“析”,将“附录篇”里的內容加以析置; “增”,部份重要内容,如“各支始祖”、“历代科考人物”、“历代撰谱人物”,必须补充到第二部通谱中去;“升”,在喻氏传承文化中,特别是思想道德文化,底蕴深厚,并且丰富,而在第一部通谱里,未能充分展现,故将原“附录篇”里的这部份内容加以析置,由“章”升“篇”。这样调整后,其主体各篇,由第一部的七个篇,增为十二个。
       第二、內容又有新增。新内容占六分之五。为什么还有六分之一的內容不能更新呢?一是兩书体例要保持一致,使科学而合理的喻氏通谱体例贯通始终。二是兩书在主要内容上,不能自相矛盾,比如历代大要事、喻姓考源等,基本史实无错讹,原文保留。三是保留不等于不变,在变与不变上,即:保持体例,內容全变;保持体例,內容不变;保持体例,內容增加;保持体例,內容减少。
        第三、交叉重复适度。因为有的内容可以更新,有的内容不能更新,比如“要事”、“始祖”等。能更新的自然好办,不能更新者采取在主要环节上遵从原谱,并尽量把族史资料充实进去,比如“要事纪略”篇,第一部通谱把历代以来分为九个时期编写,第二部则把历史事件用“纪略”形式列作第一章,而把族史研究会成立后的大要事,则以“专题记述”形式作为第二章,使其相对合理。
        第四、拾遗补阙,减少失误。通谱发行,收到来信来电反映少数史实上有误。如俞跗,尽管在历史上出现很早,但不能列为喻氏名人,更不能说是始祖。为避免歧义,在二部通谱编写时,接受族人建议,删除与俞跗相关文字、图片。在世系中,凡各地上了第一部通谱,而缺代大、缺支多,凡有资料补充者,一律补入。
        “喻氏族谱体例”,是新形势下编修族谱的产物,又是欧苏体式相距千年之后形成的,它是史、志、谱有机结合的一种新颖体例。经过两次实践,并经激烈的争论,汲取众家營养,最終受到族内志士仁人的认可,并在国际大族谱评议会上受到奖励。由是看出,“喻氏族谱体例”,是科学的合理的,是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产物,是喻氏族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并经受了实践的检验。
                                         二○一○年十一月 写于帅乡几江畔

 


分享按钮>>龙章伟任中华龙氏网站长
>>寻找与贵州平塘刘氏同字派的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