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郝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郝氏论坛 >> 源流古迹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中华郝姓族源考辨 已阅:1162 / 回复:4(楼主)

郝氏历代源流

太史公著《史记》,以千古之才为先秦各诸侯国考叙王族世系,使许多族姓的远祖源流系次昭彰于万年之后,但郝国在《史记.世家》,不列其名,为弥补郝姓远古历史的这一空白,历代郝氏族人特别是宋元明以来的郝姓子孙们在修撰谱乘时,往往都要仿《世家》之例,补上一篇远祖世系提纲,但这些由修谱者煞费苦心编撰出来的远古世系,或系依祖辈传说而录,或据各种野史小说中的遗文佚事杂编而成,有的甚至完全是修谱者凭空杜撰,因而往往互相矛盾,错误丛生,漏洞百出,绝非信史。只因为这种谱系传习己久,己为广大郝氏子孙接受,以备郝氏子孙寻根问祖的参考。
经典明载:郝氏出自风姓,而风姓是太昊集团的姓徽。但《百家姓考略》说:″郝系出太昊氏郝省封于郝"。唐朝颜师古作注《急就篇》说:"郝,京兆盩厔乡名也,因地以命氏焉。汉有郝贤,今盩厔县犹出郝姓。利亲,言其善父母也”。东汉时许慎撰《说文解字》亦同此说。权威的氏学经典,唐朝太常博士林宝撰《元和姓纂》却说:″郝,出于郝省氏太昊氏之佐也,帝乙之时,子期封太原郝乡,因氏焉"。此一说出,欧阳修撰《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和郑樵撰《通志.氏族畧》、宋本《广韵》等都从其说。但南宋时人罗泌撰《路史》说:″帝之弟郝骨氏为帝立制,其裔孙期,帝乙封之太原之郝,后有郝氏、郝骨氏。又云:今太原有郝乡,太昊弟郝骨氏后,一云:右扶风盩厔乡也,帝乙时有子期因封之曰郝云,太昊后风姓国名记:郝、辰、巫、武、元"。此文说明古皇伏羲氏之弟,曰骨氏,名帝达,其裔孙名子期,帝乙时封于大原郝地,后子孙以地为氏,曰郝骨氏,至商,因郝姓地为郝骨氏发祥地,故为郝氏。既有郝骨氏,亦有郝省氏,或曰郝胥氏,而许多郝氏族谱也纷起效尤,为什么属于中原太昊集团的风姓郝氏与属于帝喾族的子姓郝氏有两种不同说法呢?这在郝姓族源史上,一直是个不解之谜。
权威的姓氏学邓名世在他的杰作《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十一中说:″郝,出自郝省氏,太昊之佐也,商帝乙之世,裔孙封于太原之氏,因以为氏"。郑樵所作的《通志.氏族畧》说:″郝氏出于赫胥氏,太昊之佐也,殷帝乙时,有子期封太原郝乡,因氏焉"。这里所引″赫胥"就是《世本》中所说的″皇古三,禅通十八"氏之八″赫胥一世"的。因此郑樵作序说:″夏商周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氏所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东周之后,姓氏合而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秦汉之后,姓氏不分,或言姓或言氏,或兼言姓氏。"
远古时代,有姓有氏,姓氏一分为二。姓是大的氏族部落集团的徽示,氏是一个姓所分出的小氏族支系的标志。姓氏合二为一,是秦汉时才开姓的。
今日的郝姓只是氏,而非姓,郝氏是风姓中分离出来的,风姓的始祖是东夷集团的大首领太昊。《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一说:“风,太昊伏羲氏之姓也,三皇以来有天下者异德则异号,异号则异姓,异号者,如伏羲或庖羲,神农或曰炎帝,黄帝或曰帝鸿,异姓者,如炎帝生于姜水,黄帝生于姬水,皆以为姓,详此即太昊,东方之帝,木生风,故伏羲以风姓,实象其德,黄帝之相风后,即其裔也,春秋有任、宿、须句、颛臾四国在济水上,此风姓司太昊之祠"。因此郝姓也以太昊为遥远的始祖。光绪三十一年《山东郝氏世谱.世次韵语》中,便有″渊源太昊长"之语。明言郝姓源于太昊。
清时王梓材辑录《世本.集览》云:″帝世二,疏仡上之二,太昊之世,分封郝骨,咸乌巴人之先。"其实郝骨就是指郝省氏部落的泛称,当郝省氏部落最初加入东夷集团时,它本是太昊氏的婚姻氏族,后来太昊部落氏族强盛,成为东夷部落集团的大首领,郝省氏部落附属于太昊部落,它与太昊部落氏族的关系便由婚姻氏族变为父子氏族,因而郝省氏部落又以太昊为本族始祖.
《史记正义》引《括地志》说:郝邑故城,汉盩厔县也,秦以前郝都,风姓,在京兆郡长安县西二百四十里。北宋乐史撰《太平寰宇记》卷九十七记载:晚唐五代时的部分郡望中中说:京兆长安,汉代盩厔县。即陕西省盩厔县。这是唐朝以前史料记载的。
《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三十六入声十九铎云:“郝,秦上卿郝晏,唐有土蛮杨、刘、郝三姓世为长袭封王,又卢水郝奴垂慕容氏既败之后,称帝长安,姚苌攻降之后,燕有平北司马郝景,北燕有昌黎郝越"。这里“唐有土蛮杨刘郝三姓世为长袭封王"的郝就是中国民间流传那本《世本集览》:“帝世二,疏仡上之二,太昊之世,分封郝骨,咸乌巴人之先"的“郝骨氏"那一支系的。但郝氏修谱时,却将太原郝氏茫然无绪的远祖世系一口气联糸到期被封郝,并上溯到女娲时帝达,少典时郝骨氏和传说时代的郝省氏、伏羲氏、太昊,列出了以太昊,郝省氏到子期、郝晏、郝瑗、郝夔、郝贤、郝廉、郝党等有名或无名可考者三十七世,时间跨越尧、舜、虞三代及夏商周各朝,其间不仅挂一漏万,且多半于史无征,令人难置信,被后世的一些姓氏书和郝姓家谱广泛采用,并且添遗补漏,越来越详细,降低了他们的可信度和史料价值,此例一开,后世郝氏修谱一旦先世失考纷纷效仿旧习,牵强附会,将本族扯入其名贤之后,以藉此光耀门楣。
在编撰的三皇五帝至夏商周以后唐宋元各朝所列郝姓的世系,虽漏洞百出,却也可能有郝氏族人的祖先一代一代耳提面命传下来的世系成份。因此,虽不可全信,但也不可不全信,否则,就有数典忘祖之罪过。


该帖子被郝天祖在2018-6-20 8:33:40编辑过

作者:郝天祖 (2018/6/18 15:09:01)   回复此贴
  回复:中华郝氏谱考辨 第 1 楼

众说纷纭的郝国创始传说
郝姓的主源
追溯郝姓历史长河之源,便会遇到商周时期的大原郝国,上下郝国虽有两个,即赫胥之郝和渭水之郝,但前者的历史湮没无闻,后嗣衰微不昌,独有渭水之郝之后一支,子孙繁荣。在郝姓的民众,绝大多数都自称是这个渭水之郝的后裔。
一赫胥之郝
太昊之世,部落氏族中产生了一位杰出的人物,名叫赫胥。赫胥也作郝胥,即郝省,曾辅助太昊为民造农牧佐政有功,太昊因此封于郝,并赞言尔后嗣将大出。后来,郝省氏的后代果然备极蕃昌,成为今世郝姓的最主要族源。因此,许多郝姓族谱都追尊郝省为其血缘始祖。
郝省的聪明才华,使他名闻遐迩。太昊派他当辅佐之助手,他佐臣期间,为太昊的事务治理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太昊对郝省非常赞赏信任,因为郝省能议朝政利敝,以辅助太昊。嗣后,太昊对郝省更加亲信器重,将他的自己美丽的小女儿嫁给郝省,又赐郝胥风姓,风为太昊之异姓,是太昊为东方之帝,木生风,故伏羲以风为实象其德,郝省受赐风姓,实际上只是被任命担任风姓部落的首领,继承风姓正统,后世于是以赫胥为风姓始祖,太昊又封赫胥于郝,因此赫胥又叫郝胥或郝省,神农之世,炎帝又将郝省改称郝骨。见于清时王梓材辑录《世本.集览》:“帝世二,疏仡上之二,太昊之世,分封郝骨,咸乌巴人之先。"
一渭水之郝
太昊之佐臣郝省氏的裔孙叫期,做了商朝第十六代、第二十九位王帝乙的专门治理水利的官吏,期颇能承继光大乃父治水事业,其时渭河水患致涝成灾,久治不好,帝乙派期善于治水,前去治理。期采取疏导和障堵相结合的办法,颇见成效,渭得治,人民安居,帝乙对期治理渭之功,大加嘉奖,将渭河流大原封给他作埰邑,并赐子姓认作帝乙的儿子为子期。期去世后,人们感念他的功德,尊他为渭水之神。
期的后裔颇为发达,在这里建了郝邑小邦国,期建立的盩厔大原郝地,是杰出的一个,渭水即陕西渭水,大原疑作太原,许多史书都作太原郡郝乡,因此这一带便是古老大原郝国的故地。然而时代太过久远,渭水流城古老大原郝国兴衰演变的历史面貌,己淹没无闻,所以郝国在商末周初时期一直存在,到春秋早期,周人在这里建立的秦国强大起来,兼并这里的小邦国郝地首当其冲,被秦灭掉。
大原郝国灭亡之后,郝人以邑为氏,姓郝氏,成为历史上郝姓宗族的一支族源。这支郝氏,主要集中分布在陕西中部一带。春秋至战国时,郝姓宗族的许多成员在秦国做官任职。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和民国十三年《安徽扬州丹扬郝氏家乘姓源》等记载说:战国秦国大臣上卿郝晏,就是此支郝姓的后裔。
秦地郝邑之后的此宗郝氏,后代宗族衰微,不见发展繁昌,郝晏之前便再也不见有什么人物载入典籍史书,大概此宗郝氏,后来日见衰落,渐渐地便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了。
期虽死,但他的家族后裔却备极繁昌,后世郝氏子孙都尊他为得姓始祖。晋时汝南内史王湛在《晋都尉王夫人郝氏神诰》中认为:"郝氏出自期。"山东郝氏世谱.世次韵语》开首也说:″子期生民",即认期为郝姓血缘始祖,期之后的这支郝氏,就是当今郝姓的最主要和正宗族源。
该帖子被郝天祖在2018-6-18 16:25:38编辑过

作者:郝天祖 (2018/6/18 15:10:18)   回复此贴
  回复:中华郝氏谱考辨 第 2 楼

郝国话文明
在《吕氏春秋》说:″当禹之时,天下万国,至于汤三千余国。"这是夏朝初小国林立。许多部史书均有这样的记载。又《晋书》说:″自孔甲以后以至于桀,诸侯相兼,其能存者三千余国。"综合上述史书等得知,夏朝之初,有万余个部落方国,当时方国与部落之间征战不息,经历商朝之初,仅剩下三千余国。而《晋书》又说:″春秋之初,尚存千二百国,迄获麟之末,二百四十二年,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而见于春秋经传者百有七十国焉。"由此可知,从商初至周时春秋之末,方国之间的兼并更加激烈残酷,大部分方国被消灭了,可惜史书没有留下这些国名,到春秋末期留下国名只有一百七十国。故郝国历史,经典所记语焉不详。关于郝国地位置所在,文献早有记载,《说文解字》说郝在右扶风鄠盩厔乡。″《史记正义》引《括地志》说:郝邑故城,汉盩厔县也,秦以前,郝都风姓,在京兆郡雍州长安县二百四十里。《太平寰宇记》卷九十七:雍州长安县条云:郝邑在县西二百余里。清雍正十三年敕修《陕西通志》说:盩厔在尧舜时代即为古骆国,夏属古雍州,商称郝国和崇国。类似的记载也见于大量方志与族谱之中。汉代盩厔县,唐宋雍州长安县,即陕西省盩厔县。据考证,古郝邑故城位于陕西省盩厔县城东渭水与黑水汇合之处之南岸的终南、九峰、尚村、祖庵等一带。
谱牒纷传赫胥之后受封于郝,建邑开始,以郝为氏,但赫胥族所封之郝所建之邑究竟在哪里?却长期是个谜。
大原郝国究竟是在山西省太原还是陕西省盩厔呢?由于时代太过遥远,资料奇缺,证据不足,至今难以定论,因此作为郝姓发源地之一的大原之郝所在地,至今仍是一个有待郝氏子孙们去探索的不解之谜。
郝姓大都自称出自大原郝国,但关于这食邑之郝为谁所建,则各家传说不一,莫衷一是,归纳起来,约分为两大类不同的说法,两类即郝省之族所建说和期之族所建说。
郝国为郝胥族所建,郝姓出自郝省之说,流行于秦汉魏晋时期,见于《潜夫论.氏姓篇》《世本》等早期氏学经典一文,清时王梓材辑录《世本.集览》云:皇古三,禅通十八(氏):仓颉一世;柏皇二十世;中央四世;大庭五世;栗陆五世;丽(昆)连十一世;轩辕三世;赫胥一世;葛天四世;宗卢五世;祝融二世;昊英九世;有巢七世;朱襄三世;阴康二世;无怀六世,厉山神农之先;包羲一世女娲,神农八世。"其中赫胥一世就是传说赫胥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自幼聪敏睿智,有圣人风度,年仅十五岁时,便成为太昊的得力助手和辅弼大臣。
随着赫胥氏族的繁衍壮大,又分衍出许多新的氏族。赫胥本是两个人,传说赫胥是火正,是管理部落事物的,而胥是木正,后成为南方之官,负责观测南方天象,赫胥是太昊与伏羲两族融合的产物,赫是太昊氏的族人,太昊之世,赫是火正,郝人应是该属于这一氏族,赫应是郝人的祖先,由太昊族的郝和伏羲族的胥相互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氏族赫胥氏族,他们的首领便叫赫胥,作为两族融合的产物,赫胥氏具有非常强的生命力,自太昊时代末经至神农氏,直到祝融时代,赫胥一直世袭火正和木正、农正之职,能推广用农耕和用火取火取熟食,造福人们,并被授于郝省的称号。
期之族所建说法,起源于林宝著《元和姓纂》、《广韵》、《通志.氏族略》等,此后大多数姓氏学者著作都从其说,在郝氏族谱中也以此说最流行。这一种说法认为古郝国邑地是由太昊——赫胥——帝达——少典——神农——郝骨这一族系所建,史载郝省裔孙期事商朝,袭封于郝,后便以郝为氏,见于《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等其它氏学经典。

作者:郝天祖 (2018/6/18 15:13:30)   回复此贴
  回复:中华郝氏族源考辨 第 3 楼

沉沦与复兴战国时期的郝姓
郝国自商代帝乙时受封食禄埰邑,历商、周两个王朝,一直顽强地生存了四百余年至周庄王时期才告终结,因周庄王时,秦武公先后征服并吞了绵诸、邶戎等之后,初设县制以管理所得之地,使秦国势力达到关中渭水流域。但郝国期间历史,朝代盛衰、风云变化的情况,一直鲜为世人知晓。
郝国虽然立国短暂,但在历史上,郝国只不过是个势力不大的弹丸小邦,先秦经典中对它仅有一鳞片爪的记载,让用历史科学之绳,将这些零星的史料碎片串联起来,再结合出土文字资料的辅助来勾勒出郝国历史的大体轮廓。
郝国灭亡之后,郝氏族姓一度衰落,在历史上销声匿迹达三百余年之久,直到战国晚期,否极泰来,以郝晏为代表的郝氏族姓在沉沦了数世纪之后首次崛起,这个郝国遗民的后代,驰骋秦国政坛数十年,挂印封侯,左右朝政,威慑天下,赫赫如日中天,后来郝晏之后虽然悲剧性地陨落,但百足之虫,死而勿僵。郝晏后裔继续发展为汉代郝姓的勃兴打下了基础。
秦武公十四年即周庄王十三年在郝姓历史上是一个极非常的年代,那场亡国的悲剧给郝姓帶来了巨大的灾难,一日之间,祖国家园成为满目疮痍的废墟。昔日的贵族沦为亡国之奴,郝国的子民们大部分战死疆场,余下的也多沦为奴隶,变为秦国异族统治下的臣民。因此秦人灭郝实为郝姓历史的里程碑,从此郝姓由一个拥有四百年悠久历史的贵族邑姓,沦落为普通的姓氏,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国破家亡之后,带着亡国之痛,郝姓族人开始了背井离乡的大流亡,他们有的逃到中原各诸侯国避难,从此散居四方,大部分的郝国遗民则被迫向秦国腹地内迁,定居于陕西杜陵、武功、杏城、雕阴等县,其中有一支内迁至盩厔,形成秦汉以后时期著名的盩厔郝氏,另有大批郝国遗民,被浮诸渭黄,以实海滨,迁徙到广大的秦岭以南地区,特别是巴蜀地区。这些南下秦岭的郝国遗民后裔,后来便形成了南方少数民族中的郝姓。如历史上著名的土蛮,有的郝氏族谱记载说:还有一支郝国遗民,甚至逃至东胡之大兴安岭以南地区,其后裔形成扎萨克与辽西的郝姓,并说霍云君便是这宗逃到扎萨克与辽西的郝氏后裔,至郝晏才返回秦国。

周惠王姬阆与其叔子颓因王权相互残杀,之后又有周襄王与其弟叔带兄弟反目,手足相残的争权夺利。这时秦穆公于周襄王时,出兵攻打函谷关,开辟国土,遂称霸西戎。


作者:郝天祖 (2018/6/18 21:57:28)   回复此贴
  回复:中华郝氏族源考辨 第 4 楼

沉沦与复兴战国时期的郝姓
郝国自商代帝乙时受封食禄埰邑,历商、周两个王朝,一直顽强地生存了四百余年至周庄王时期才告终结,因周庄王时,秦武公先后征服并吞了绵诸、邶戎等之后,初设县制以管理所得之地,使秦国势力达到关中渭水流域。但郝国期间历史,朝代盛衰、风云变化的情况,一直鲜为世人知晓。
郝国虽然立国短暂,但在历史上,郝国只不过是个势力不大的弹丸小邦,先秦经典中对它仅有一鳞片爪的记载,让用历史科学之绳,将这些零星的史料碎片串联起来,再结合出土文字资料的辅助来勾勒出郝国历史的大体轮廓。
郝国灭亡之后,郝氏族姓一度衰落,在历史上销声匿迹达三百余年之久,直到战国晚期,否极泰来,以郝晏为代表的郝氏族姓在沉沦了数世纪之后首次崛起,这个郝国遗民的后代,驰骋秦国政坛数十年,挂印封侯,左右朝政,威慑天下,赫赫如日中天,后来郝晏之后虽然悲剧性地陨落,但百足之虫,死而勿僵。郝晏后裔继续发展为汉代郝姓的勃兴打下了基础。
秦武公十四年即周庄王十三年在郝姓历史上是一个极非常的年代,那场亡国的悲剧给郝姓帶来了巨大的灾难,一日之间,祖国家园成为满目疮痍的废墟。昔日的贵族沦为亡国之奴,郝国的子民们大部分战死疆场,余下的也多沦为奴隶,变为秦国异族统治下的臣民。因此秦人灭郝实为郝姓历史的里程碑,从此郝姓由一个拥有四百年悠久历史的贵族邑姓,沦落为普通的姓氏,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国破家亡之后,带着亡国之痛,郝姓族人开始了背井离乡的大流亡,他们有的逃到中原各诸侯国避难,从此散居四方,大部分的郝国遗民则被迫向秦国腹地内迁,定居于陕西杜陵、武功、杏城、雕阴等县,其中有一支内迁至盩厔,形成秦汉以后时期著名的盩厔郝氏,另有大批郝国遗民,被浮诸渭黄,以实海滨,迁徙到广大的秦岭以南地区,特别是巴蜀地区。这些南下秦岭的郝国遗民后裔,后来便形成了南方少数民族中的郝姓。如历史上著名的土蛮,有的郝氏族谱记载说:还有一支郝国遗民,甚至逃至东胡之大兴安岭以南地区,其后裔形成扎萨克与辽西的郝姓,并说霍云君便是这宗逃到扎萨克与辽西的郝氏后裔,至郝晏才返回秦国。

周惠王姬阆与其叔子颓因王权相互残杀,之后又有周襄王与其弟叔带兄弟反目,手足相残的争权夺利。这时秦穆公于周襄王时,出兵攻打函谷关,开辟国土,遂称霸西戎。


作者:郝天祖 (2018/6/18 21:58:07)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4 每页5条 当前1/1页 [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1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郝氏论坛  执行时间:1,437.5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郝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