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行天下”顾祚华访问中华姓氏网交流孝文化

    中华顾氏网 2011年7月29日 中华姓氏网


“孝行天下”系列活动筹委会秘书长顾祚华

访问中华姓氏网交流孝文化

        2011年7月28日下午,华夏文化纽带工程执委会专家委员会秘书长、九三学社中央思想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孝行天下”系列活动筹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顾祚华一行来到中华姓氏网(万家姓)总部参观、交流。中华姓氏网(万家姓)创办人、中华大族谱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华夏姓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裁房恒贵、网站管理赵菲小姐等接待了顾祚华先生一行,双方就“孝行天下”系列活动筹委会所正在操作的孝文化推广活动与万圣园等相关文化项目,及其与中华姓氏网(万家姓)作为门户平台所致力推广的华夏姓氏文化(谱牒文化)、各姓氏的联谊活动等,如何对接或如何联合运行等事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左起:房恒贵、顾祚华、顾的助手刘先生)

      顾祚华先生年届古稀,已致力推广孝文化多年,曾专门著有《孝說》一文,提出“做孝賢人,辦孝德事,走孝道路,樹天下觀”的号召,他所组织的“孝行天下系列活动”是“万圣文化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介绍,万圣文化系统工程是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已任的社会公益事业,从1995年5月始,已运行15年。该工程将全力弘扬中华文化真谛:重道崇德、智慧聪敏、天人合一、仁爱不争、和谐包容、学习创新、中正公平、人格诚信、爱国奉公等民族精神,以促进自然生态、社会生态、文化生态的平衡和人类文明的融合),筹备至今已有五年,得到了很多领导及社会贤达的大力支持,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中国科协主席、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主任韩启德为之题词“认孝为美德,去孝之桎梏”。


  

     当天的交流中,顾先生扼要阐述了他对中华孝文化的本质、理论、框架、层次的基本认识并提出推广方法的建议(详见后附《孝说》一文)。房恒贵则从他从事姓氏文化研究与家族联谊推动的7年经验及过往在企业从事员工思想道德与言行规范教育的体会中,提出孝文化推动在今时今日的背景下,相对于具体的“人”,老、中、青、少四个层面的人们应该如何有效推动孝文化的教化与施行问题。他认为,行“孝”道应有四个层次:
         一、老有所养。即要通过全社会“追踪溯源”、“继述先贤”、“尊祖敬宗”意识的教育和引导,让为人子女者通过自身努力,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优先考虑父母和家人的温饱问题,让他们衣食无忧。这是行孝的最为基本的要求。
         二、老有所安。即要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持家、敦亲睦族”、“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等意识的教育和引导,让为人子女者依靠自身不懈的努力,不断获得个人能力的提升,不断争取获得新的社会发展机会,并遵纪守法和遵守社会公序良俗,不做作奸犯科的事,以此来让自己的父母和家人放心、安心,不让其为自己担惊受怕、寝食难安。这是经常被人们忽视的一个方面。
        三、老有所荣。人越老越希望受承认和受尊重,尤其是来自于其血脉传承人在社会各领域取得各类进步、成就所带来的荣誉感,更是广为担当父母(祖父母)角色者们所看重,“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因此,为人子女者应在遵纪守法和遵守社会公序良俗的前提下,依靠自身不懈的努力,不断获得个人能力的提升,不断追求个人职业的、或其它被社会普遍看重的方面的发展机会,在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同时,也通过此方法达到“尽孝”目的。
        四、老有所为(用)。随着物质生活的日渐丰富和现代科技与医学水平的发展,华人的老年社会已然来临,大量已退休或已丧失重体力劳动能力的老年人,“虽已近黄昏”,仍是“夕阳无限美”,他们所积累的智慧财富和人生经验,仍然具有极其巨大的社会价值,而且大多老年朋友也愿意将其贡献出来为子孙分忧、为社会“发挥余热”,他们不愿意养尊处优、终老床箦。因此,为人子女者应考虑通过各种可行的方法,让自己的父母(同时也包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他人父母)有机会将这些富贵的智慧、经验适当运用起来,创造老年人“公平就业”的机会,使他们在“退休”之后仍有提升能力、发挥作用、回馈社会、报效国家的机会,并从中获得成就感、荣誉感,终身无憾。

 

                                                      (中华姓氏网 赵菲 编发)


做孝賢人 辦孝德事 走孝道路 樹天下觀
《孝說》上篇 價值體系
顧祚華
2008年5月5日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是一切德行的本源,家庭教養、學校教育、社會教化由此而生。子曰:“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孝經•三才章第七》)。孝是天經地義的自然之道,是萬民百姓必須實行的深富親情色彩,人的長幼之間以及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關系的原則定位、處理方式、思維模式與行為準則。子曰:“教民親愛,莫善于孝”(《孝經•廣要道章第十二》)孝的目的是教民親近、互愛。子曰:“先王見教之可以仕民也,是故先之以博愛,而民莫遺其親”。孝是泛愛、是親友、是愛播天下,是人類博愛的價值觀。中國的博愛觀比西方國家先進兩千多年。
       孝的根本屬性是善,是愛,是一切仁愛與道德的初始與演進。中華傳統文化主張:“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周易》)。善是吉祥之根,惡是災禍之源。傳統道德,不僅是主張愛人,更要“慈心于物”,不可“射飛逐走,用藥殺樹,無故殺龜打蛇,…昆蟲草木猶不可傷”(宋•李昌齡《太上感應篇》)。這種行善博愛的孝道思想,不僅德澤人間,而且慈于萬物。這是孝的天人和諧觀、廣泛聯系論,和因果轉化論。孝道是文化系統說。
子曰:“天地之性唯人為貴”(《孝經•圣治章第九》)。孝道的內涵是對人的尊重,是對祖先長輩創造性勞動的尊重,是對后代的負責精神與奉獻精神的高度贊許;孝是人性,是對人的關懷的文化傳承。物質的享受只能使人存續,或得到一時的滿足,而精神的撫慰卻能使人感受幸福。孝是自然而生的敬愛之心,是人類幸福的源泉。
       儒家文化經典《孝經》、《論語》、《中庸》、《大學》分別系統、深刻地闡述了孝道的理論、架構與實行原則,即五論、八德: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中華文化中的各種流派與學說無不崇尚孝道。道家的《太上感應篇》說:“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懷幼”。《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說:“父母恩德,無量無邊,不孝之愆,卒難陳報”,將孝道倫理說到極致,其教化作用,令人刻骨銘心。
       孝有三個層次:小孝謂之“事親”,即養親、悌親、敬親、尊師、諍親;中孝謂之“事君”,即悅親、榮親、敬祖尊賢,“報效祖國,服務人民”(胡錦濤語),“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也”(子思《中庸》)。孝是弘揚其祖先的光輝業績,繼承先祖的偉大事業,光宗耀祖“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共十七大語);大孝謂之“立身”,“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宋•張載語),胸懷天下,協和萬邦,實現大同。
       人生第一要務是踐行孝道。傳統文化中的訓蒙教材《弟子規》(清•李毓秀)首句就是“弟子規,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其次才是“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孝敬父母,順從兄長,是作人的責任與義務;其次是做事謹慎,說話誠實,講究信用。其下是博愛大眾,親近品德高尚的人;有精力,有時間,應該多讀書學習。先作人,后做事,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
       孝道對個人而言是素質與人生目標的定位,是“正心誠意,格物致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對社會層面而言是施行道德教化,從始發到終極貫穿全過程。“愛敬近乎事親,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孝經天子章第二》)自天子、諸侯、士大夫以至普通百姓蓋無例外。孝是中國特色的倫理道德,是中華思想文化精華之一,具有超越時空的性能。隨著時空的轉換,踐行孝道的方式方法會有所變化。但是,仁愛,人類善行的本質不變。就像人活著要吃飯、喝水一樣。然而,吃什么,喝什么,什么時間與地點完成這一行為是會隨著時空的轉換而變化。
       中華民族是富于人文倫理的民族,中國是長于道德教化的國家。其優秀傳統五千年一以貫之。今之,后人加以繼承和弘揚責無旁貸。西方社會主流意識認為:社會沖突與人類競爭是歷史進步的核心,文明沖突,競爭、斗爭、戰爭,實所必然;市場競爭,人類爭奪高于道德。以這種價值觀理解世界與指導社會實踐是否有些偏頗?!這種理論會將人類引向何方,難道不值得認真商榷嗎?!
      中華傳統文化認為:物質與精神、包括世間的一世事物,人的自身、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皆是運動與變化的。《易經》中說:“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變化與運動是永恒真理,而不變卻是相對的。不變亦有可能,但是需要特殊的條件變化與時空變化的轉換過程。中華文化的變化觀或哲學觀是陰陽互動論、平衡論、中和論。陰陽互為存在條件并寓于一個整體之中。這種整體運動是平衡和諧的,是此長彼消,彼長此消的變動過程。該運動絕非是沖突、斗爭的淘汰過程,而是陰陽雙方互動中,共存于一個變化著的,新的時空系統中。由于陰陽兩方雙向、對應、互動、均衡,所以,雙方“和為貴。”孝文化也是“和”文化。中華孝道之 “和”并不是是非不明,而是“和而不同”,是在同一和諧體中的不同個體,就像琴弦一樣,彼此相互獨立。但是,它們能在同一弦律下顫抖,發出美妙和諧之音。動態平衡中的和諧,是天地人整體和諧的最高境界,謂之“太和”。和諧產生美。中華孝道具和諧之美。傳統孝道提倡的孝順,其核心是敬,是對長輩辛勞一生功德的尊崇與回報之心。孝順也絕非無原責退讓。所謂“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父叫子亡,子不敢不亡”,絕非中華孝道之德教。子曰:“父有諍子,則身不陷于不義。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諍于父,臣不可以不諍于君”(《孝經•諍謙章第十五》。荀子將道義作為判斷事物的最高標準。“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道義標準高于君王的一言九鼎,也高于父子親情。孟子甚至主張,對于昏庸無道之君可以天下討之,人人誅之。由此可見,孝于道德仁義融于一體。孝之德教精神系天地正氣,彰于天下,明于四海。
        然而,有人認為,孝道某些部分已經過時,已成為文化“糟粕”。其矛頭直指古老的二十四孝故事中的“臥冰求鯉”、“埋兒奉母”,以及“不孝有三,無后為大” (《孟子•離婁上》)等盡孝形式,并視為是愚癡。其實這是今人的迷惘,是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誤解。我們要發揚、繼承的不是古之盡孝的具體行為、方式、方法和字面文章,而是精神實質與文化內涵。我們學習雷鋒、董存瑞、劉英俊等,并不是也要人們去推小車、炸碉堡、攔驚馬,而是要學其為人民服務,為人民利益而犧牲的情義無價和舍生取義的奉獻精神。弘揚古之孝道,不是盡孝的形式,而是繼承其高尚情操和大愛精神。古人坐馬車,今人乘汽車。難道要譏笑其速度慢,智慧少?!豈不知,從駕駛、動力、運行原理皆是相同的。更不用說,汽車污染環境,長期駕車對人的健康也造成傷害。
       至于對“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的批判就更值得深入思考。在當今全球化的國際環境中研究和判斷孟子的話,則會另有一番體悟。孝文化是中華民族血脈相繼、文化相承五千年延綿不絕和無限生命力的不竭源泉。延續后代是人生的重大責任,增強社會活力是公民應盡的義務。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出臺《2008年亞洲及太平洋統計年鑒》,說整個亞太地區自2000年以來的人口增長率已經降至1.1%,雖然人口死亡率下降,但出生率降低的速度更快。亞太地區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已經勢不可擋。人類科技不斷發展,如果隨其趨勢,今天克隆羊,明天克隆人,甚至以科學的方法象養雞場那樣,機械化、自動化、科學化管理克隆人,生產人,那末人的尊嚴、人的高貴、人性則蕩然無存。或者隨著人類的“時尚”而行,把個人的享樂放在首位,今天同性戀,明天成“丁克一族”,以不生養孩子為時髦,那末世界將走向兩個極端。一是,無性人的泛濫,競爭、斗爭、戰爭、殺戮不可避免,人類走向毀滅并非天外奇談。二是,不生養后代,與寵物為伴,民族延續的火焰就會成為風前殘燭。現在某些歐洲國家人口負增長,人口老化、社會活力減弱,已成現實。這兩股暗流已經在人類延續的長河中洶涌,人類生存與發展已經遇到了嚴峻的挑戰。踐行孝道,決不是個人問題。它是每個民族生死存亡的大問題,是宇宙的法則和人性的必然。扼殺孝文化就是扼殺文明,就是泯滅人性,就是災難!今人常拿“科學”的武器批東判西。豈不知科學不等于真理,二者不能混為一談。實際而言,科學是與人類歷史發展階段相聯系并能用技術與實驗手段加以證明和應用的階段性認識。這種階段性認識也是在不斷地變化與更新。然而科學成果并不總是有益的,許多成果與人的期待恰恰相反,正如化肥、農藥、塑料和某些細菌等物的發明與使用。科學給人類帶來了享受與便利,科學也給人類和自然帶來了疾病與死亡,災害與苦難。一個有益的勸告是:科學不能蔑視人性,蔑視自然。實踐證明:科技的力量是有限的。科學是把雙刃劍,對待科學要慎之又慎。愛因斯坦認為,科技已超過人性,而總有一天,人性會超過科技。
       孝是人文的,也是自然的。人源于自然,又回歸自然。自然是美好的。人類存續,孝道永存。弘揚孝道具有如下現實意義:1、有利于美滿、快樂、幸福的家庭建設;2、有利于子孫后代的教育,促進代繼和諧;3、有利于解決老年人物質需求與精神追求的融合,增強社會活力;4、有利于公民思想道德的提高,促進社會和諧;5、有利于愛人、愛家、愛國、愛天下觀念的普及,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促進人類文明共識;6、有利于實現三和諧,即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天人和諧,從而使人類消災免難,天下太平。今之提倡孝道是發掘中華孝文化體系中的思想精華,揚其真諦,促其共識;是結合社會實踐,創新、引導適宜的行孝方式、方法;是創建“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促進和諧社會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華孝道是富含人類博愛精神的整體和諧觀,是有中國特色的文化系統。它融理性與感性于一體,是人類純真、崇高的思想境界與行為準則。它是中華思想文化精華中最貼近人類美好情感中的部分。
       孝道是和諧社會建設最易普及的理論與方法,具有很強的本土適應性和可操作性。因此,孝道也為“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提供了理論支持與實踐動力。中華孝道具有無限的生命力,能“與時諧進”,能“協和萬邦”,易于為其它文明圈所接受。中華孝道會隨著中國文化軟實力的擴展而逐步地走向世界。


分享按钮>>【家谱源流】土家族黄姓与黄洞蛮的关系
>>丛松坡的漫漫姓氏寻根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