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姓发源地商丘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商丘在很久的时候就是人类居住繁衍的地方。历史上的商丘,最早曾叫燧明国,国有燧木,又叫作火树。一日,有一鸟以嘴啄燧木,粲然火出,燧明国有人顿受启发,折燧枝钻木取火,被誉为圣人,并被称为燧人氏。人类自此进入一个全新的社会。后人为此在古城西南1.5公里处建了燧皇陵和我国最古老的天文台“阏伯台”以及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宰相伊尹墓、宋氏始祖微子启墓等等。
在百家姓中,起源于商丘或其一支与商丘有关的姓氏就有150多个。这是商丘悠久历史的见证,也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问祖的宝贵资源”。
商丘古城位于商丘市南,自商契建都为始,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由于年代久远,兵祸天灾,古城曾多次被毁,又多次重建,但范围都在南北十里之内。
城内地势呈龟背形,共93条街道。俯瞰全城,如棋盘状。建筑根据五行相克相生的理论,多为走马门楼和四合院建筑群。明嘉靖以后至清初,城内出过两位学士(宰相)、五位尚书以及十几位侍郎、巡抚、御使、总兵、著名文人,因此,官府、官宅建筑颇多。原有的水井、厕所为梅花形,布局合理。南门两侧建筑有两个水门,将水排进护城河。宽阔的护城河碧波荡漾,环绕全城,水下叠压着汉朝与唐朝的睢阳故城、宋朝的南京城、元朝的归德府城旧址,河中小岛上有10几座各具特色的楼台亭阁。
现在能看得见古城为明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所建,时称归德府、县治所在地。城池内方外圆,形似古钱。砖城周长7.25华里。城门为拱券式,至今保存完好。原城门外,还各有一瓮城,瓮城成半圆形,城门于正门不相冲,北门向西,东门和西门向南,南门向东,所以商丘古城古有“四门八开”一说。整个商丘古城规划严整,格局合理,造型古朴,举世罕见,是一座很有科研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
因黄河泛滥,商丘多灾,古城地面以下还有个看不见的古城。3千多年前是春秋宋国的都城。2千多年前,是西汉梁国的都城;1千多年前的唐宋时期,这个地方被称做宋州、睢阳、南京城。2000年,中美联合考古队在今古城的东北角对宋国都城进行的考古挖掘探明,这座城面积约10.2平方公里,用花土夯筑的城墙周长12.7公里,距地表约12米。
这是一个袖珍型古城,被“藏”在了新市区的西南拐角处。南北门相距1公里多一点儿,东西门相距则不足1公里。3.4公里长的城墙,围起了一个1.13平方公里的古城。
古城虽小,可原来的护城河却又阔又长,5公里的河道宽达0.5公里。几十年来,护城河尽管屡遭侵占,东西北三面日渐萎缩,但看南门外的护城河河面,仍可使人感受到昔日的风貌。城内八九十条旧式街道成棋盘格式。城中心高,四周底,略向南倾斜。南门两侧,各开一水门。若雨急水大,城内积水会从两个水门顺畅地排入护城河。
古城整体按八卦式修建,外圆内方,好似一枚古铜钱。南北门同轴,东西门却错开一条街不在同一轴线上。古人以为,西方为金,东为木,金克木不好,两门错开就可以逢凶化吉了。
这座古城建是按八卦修建的,因此有人称它为“八卦城”,这座城外圆内方。向远看,距此约一华里处的林带,就是圆形的城郭,周长18华里,下宽6丈,上宽4丈,高1.25丈。外圆内方有三个含义:一是天圆地方;二是讲阴阳合气,外圆为阳,内方为阴;三是外圆内方形如古铜钱,有金戈之象,意为招财进宝,也就是说,这是一块风水宝地。在咱们国家,按八卦修建,城郭、城河、内城“三位一体”,基本完好的古城堡,独一无二。平时我们所说的四面八方,按理说,城门应开八个,可是,它只开了七个,东北门不开。为什么不开东北门呢?按八卦来说,东北为艮,为山,为五鬼,所以不开东北门。内城为方形,周长七里二分五厘,下宽三丈,上宽两丈,高两丈五。四座城门,东门叫“宾阳门”。宾客的“宾”,太阳的“阳”。因出东门迎着太阳,所以叫“宾阳门”。南门因拱着“太阳”,所以叫“拱阳门”。北门因拱着北斗星,所以叫“拱辰门”。这里的“辰”,是指北斗星。西门叫“垤泽门”。“垤”字音die,作“丘”。古时说的商丘,不是指这座城池,而是指城西南的阏伯台,那个高丘,就是“商丘”。水为“泽”,因为睢水自西东上,路经城南。西方有丘有水,所以西门叫“垤泽门”。四座城门的名字都起得非常美。
古城内的壮悔堂是游人必访之处。300多年前清初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侯方域35岁时忆自己遭遇坎坷,后悔之事太多,故建堂取名曰“壮悔”。曾为世人所津津乐道的“桃花扇”的故事,也与侯方域密不可分。看完壮悔堂还可去古城南7公里处的香君墓一游。除了骨架尚完整但亟待整修的文庙、明伦堂等古建外,明清时期的四合院现在还有20多处。最大的一处当数穆氏四合院,31间的建筑群青砖小瓦,古朴典雅。
商丘古城因座落在睢水北岸,即睢水之阳,所以古时又称睢阳。安史之乱时,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杀掉了安禄山,为了夺取唐王朝的江山,不惜派重兵十三万夺取睢阳城。睢阳太守许远和真源令张巡合兵一处,只有6800名将士。用这6800名将士抵挡叛军十三万,许远自知不如张巡,便主动让贤。张巡受命于危难之时,指挥了这场惊天地、泣鬼神的睢阳守卫城。粮食吃尽了,捕鼠罗雀,就是逮老鼠、捉麻雀吃。老鼠、麻雀吃光了,连草纸、树皮又吃净。有的战士,又偷偷地将战死者的尸体吃掉。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张巡又将自己的爱妾杀掉让士兵吃,士兵不忍食。张巡拔出佩剑,喝令将士,为了大唐江山和黎民百姓一定要吃下去。大家含着眼泪分而食之。其间,张巡曾派大将南霁云去临淮搬兵。河南节度使贺兰进明嫉妒张巡和许远,不肯发兵。但是,又爱南霁云这员虎将,于是就设宴招待南霁云。南霁云说:“我离开睢阳城时,城内军民已有月余没有见过滴粒粮食,现在虽有美味佳肴,但我不忍独食。”于是拔出佩刀削掉一个指头,“我吃这个已足矣!”在座的将官无不痛哭流涕。贺兰进明始终不肯发兵,南霁云无奈,只好返回睢阳。从正月二十五守城,至十月初九城破,那年闰八月,守城长达十个月,大小数百战,屡战屡胜。叛军由十三万增至十五万,被他们消耗的还有一万余人;这6800名将士,只剩下500余人,但没一个投降的。最后终因寡不抵众城破,叛军用刀压住张巡的脖子,劝张巡投降,张巡破口大骂,他们又把刀插进张巡嘴中,把舌头搅碎,牙齿搅落,杀害在睢阳城一小巷内。所以后人称此巷为“断头巷”。城破三日,援军来到,七日将城收复。但张巡的尸体已无法辨认,于是,皇上下诏书,招魂而葬之,并在城南七华里建双庙,纪念张巡和许远,南霁云配享。后来又建五王庙,增加了雷万春和贾贲。宋大观年间又增加了姚訚。追封张巡为忠烈侯,许远为忠义侯,南霁云为忠壮侯,雷万春为忠勇侯,贾贲为忠济侯,姚訚赐爵为上公。改“五王庙”为“协忠庙”。元代至元二十六年,以为离城太远,迁至宋城上。明永乐年间迁州治东。弘治十五年,黄河决口,协忠祠毁于水。正德年间迁往这座新城,因祭祀的是六忠烈,所以又称“六忠祠”。1991年迁至南门外,改为张巡祠。现在台湾崇拜张巡者达1000多万人,有张巡庙宇2000多座。几年来,台湾已多次组团来商丘祭祀张巡等人,用他们的话说:“如果没有张王爷守睢阳,也就没有我们的今天”。他们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他们的祖先大都是江淮一带的人,由于张巡守住睢阳,保障了江淮,所以,他们对张巡无限敬仰。当时有识之士就评论张巡、许远守睢阳说:“无睢阳即无江淮,无睢阳即无大唐。”可见张巡、许远守睢阳的战略意义。
城门外,还各有一瓮城。瓮城成半圆形,城门与正门不相冲,扭向一边,所以叫“扭头门”。东门瓮城城门朝南,南门瓮城门朝东,西门瓮城门朝西南,北门瓮城门朝西,叫做“四门八开”。城门之所以这样开,其原因是按“五行相生”安排的,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这座城东门与西门不相对。为什么要错开呢?按八卦来说,西方为金,东方为木,金克木要伤人,所以,就错开一道街,这就逢凶化吉了。内城的街道成棋盘式的格局,其街道正东正西,正南正北,没有一条斜街,非常规整。共93条街道。为什么要取这个数字呢?按八卦来说,“九”是最大数字,所以皇帝称“九五”至尊。“三”这个数字也很有讲究。按八卦来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于是就取了93这个吉数。内城的地势呈龟背形,象乌龟的背一样,中间高,四周低,略向南倾斜。南门东、西两侧,各有一水门,通过这两个水门把水排进护城河。为什么将水门开于南门两侧呢?这里也有讲究。因为南门为火,北门为水;水火虽相克,但水火还相济。商丘主火,火势太盛,所以,就搞了一个“三水济火”。需要说明的是,内城的南门和城墙,是北宋南京城的北城门和北城墙,距今已逾千年。在地面上能保留上千年城墙,实属罕见。很多建筑专家认为,商丘古城是一座很有科研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所以,198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996年又被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