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樊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樊氏论坛 >> 源流古迹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关于对所谓《樊氏源流》辨析的谬论回驳(二十一) 已阅:2345 / 回复:0(楼主)

十八、笔者认定河南济源不属西周王室的畿内·
否认河南济源为仲山甫食采邑的谬论

笔者在所谓的《樊氏源流》辨析中载:“西周宣王时的都城在西安长安葦曲西的镐京,而仲山甫的食采地在长安葦曲镇南的樊乡。后汉书的编者范晔以仲山甫食采于樊,竟猜出所封给仲山甫的樊邑,是在远离千里之外的河南济源;西周王室的畿内是在西安镐京的周围,又怎么到远离千里之外的河南济源去了呢?可见著《后汉书》的范晔把河南济源误为是仲山甫的食采邑,后使唐·高宗之子李贤也为《后汉书》的纪传作注释,也陷入了范晔所猜想的仲山甫采邑地是在河南济源,明、清以来的学问家就更不用说了,就更以此猜想而猜想,以书照抄,以讹传讹啦!这种没有经考证,无历史地理依据的‘以讹传讹,无识者信以为实,’使后者盲目地去按书照抄。古人不能准确地把握历史的地理知识,可当今是电子时代,应当精于事实,不可顺水推舟,更不可胡猜、乱添、乱编!”
一驳:笔者单认长安镐京为西周都城的谬论
笔者的所谓《樊氏源流》辨析:“西周时的都城在陕西长安县葦曲镇的镐京,其西周王室管辖的畿内,怎么到远离千里之外的河南济源去了呢?”
笔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其实在西周的初期就有宗周和成周两座都城。读者根据《史记全释·辞源·百家讲堂·中国历史两千问》等史书解析:周武王姬发灭商建周后,抛弃“帝”的称谓,改称为“国王”制,武王虽然为西周王朝定都于陕西丰镐(今长安县境)名为镐京。但武王早已认定洛邑(今洛阳)是天赐的福地,所以没有把“九鼎”搬到镐京,而放到洛邑待建第二都城。当武王逝世后,由于姬诵继承王位,是为周成王。当时成王只有十三岁,由武王同母之弟周公姬旦践天子之职,辅佐成王掌管国事,周公以殷武庚(殷纣王之子)之叛乱为教训,恐又诸侯叛周,为捍卫周的中央政权,他觉得王都在陕西的镐京,对控制广大的中原地区的管理很不便,所以周公根据武王在世的旨意,就决定在东边洛邑以成王之名,再兴建一座新都城,由于洛邑“天室”之地处于天下之中心,对诸侯朝会和四方朝贡都很有利,于是以三年建成了“成周”;原长安的镐京名为“宗周”,就是尊重周王室先祖的意思,为此在西周的初期就有西都和东都两座都城。
成周建成后,于成王五年即公元前1060年迁入成周,周公为了加强在东方的统治力量,就进行第二次大分封,并沿着渭水下游和黄河的中游地区,划出一块广大的土地称之为“王畿”,分封给功劳最大又最亲信的姬姓诸侯,由国王直接统治。凡在“王畿”之内的诸侯国,都分封有大片的土地和大批的奴隶,这样中央政权对所有的封国,就完全可以控制了,河南济源是河南洛邑(今洛阳)的隔壁县,为此属于西周“王畿”之内的管辖,这是毫无疑问的历史事实。
读者又根据《汉字源流字典·汉语大字典》解析:“樊,古地名也,周京都城(今洛阳)周之辖邑,在今河南济源的西南。”再根据《辞海》解析:“樊,古邑名,在今河南济源西南,为周畿内之地。”因此济源的西南属于西周王畿之内的辖邑,这是完全吻合历史的事实之事。又根据《毛诗故训传》解析:“樊国侯爵,仲山甫为成周(东都)畿内的诸侯,入侍周天子为卿士”。这就是无识的读者,以历史的事实“信以为实”照抄的历史事实,回驳笔者无凭无据的胡猜乱编的谬论。

作者:yx_鸿雁 (2014/8/25 11:42:40)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2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樊氏论坛  执行时间:2,269.5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樊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