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氏的起源及大月氏历史
- 中华支氏网 2012年9月20日 万家姓
导读:
为了让大家详细的了解支姓,收集了一些支姓相关资料,方便大家阅读。第一部分是支姓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是大月氏及和月氏及相关的资料。
第一部分:支姓基本情况
一、支姓的起源
二、支姓古代名人
三、支姓当代名人
四、支姓迁徙过程
五、支姓目前分布(有待完善)
第二部分:大月氏相关资料
一、大月氏
二、大夏
三、贵霜王朝
-------------------------------------------------------------------------
第一部分:支姓基本情况
一、支姓起源:
(一)、尧舜时有个叫支父的人,他的后代世子孙便以支为姓。见《高士传》。
(二)、周朝的后代有姓支的氏族。《路史》载:“周后有支姓”。
(三)、古代王公、诸侯的支子中,有的就用“支”字作姓氏。古代正室妻子的长子称为嫡子,了叫宗子,是承袭祖业的,正室妻子其余的儿子都是支子。他们在分支时,有的就用“支”字作为自己的姓氏。
(四)、秦汉之际,西域有月支国,其部族游牧于敦煌、祁连之间。公元前177年至公元前176年,遭到匈奴的攻击,大部分西迁到今新疆西部伊犁河流域,称为大月支;少数没有西迁进入祁连山与羌人杂居,称为小月支。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有大月氏国人随来中国,他们的后代居中国就用部族名中的“支”字为姓,以其音与“氏”字读音同。见《贵姓何来》。
二、古代名人:
支谦,字恭明,汉末高僧,月支国人,通汉语梵语。孙权重其才,拜为博士。谦受业于支亮,亮受业于支谶,人称天下博者,不出三支。
支遁(公元314—366年),晋高僧,字道林。晋代陈留郡人。家世事佛,隐居余杭山,深思道行,世称支公、林公。
支叔才,唐代定州人。隋末荒馑,夜丐食野中,母为贼执,叔才告以情,贼悯其孝,为解缚。
支立明代嘉兴人,性至孝,官翰林孔目,注重根本,精于经学,人称支五经。
三、当代名人:
十六大中共中央候补委员、现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支树平。
抗美援朝一级战斗英雄支国瑞(甘肃天水籍)。
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大学化学教授支志明。
中国科学院院士支秉彝。
我国著名肺癌外科专家、北京市人大代表、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支修益。
近代中国机械工业奠基人之一,我国内燃机研制的先驱,机械工程专家支秉渊。
著名教育者支玉恒。
四、迁徙:
支姓的起源很早,尧舜时就有一个名叫支父的人,后来周朝王侯、贵族“支子”的后裔,也加入支姓的行列,但支姓的主要来源是大月氏族,位于今天的青海、新疆、甘肃,包括乌兹、宛一带,至汉朝,建立月支国,为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后因战乱,国人迁徙中原,以传播佛教经典为生,逐步向陕西、山西、河北、河南推进,并融入中原的支姓。隋唐以后已经在中原各地散布开来。直到宋代,原来月氏人以仍翻译佛经、歌舞、演奏为生,并得到宋王朝的赏识,遂有入宫廷以演奏、歌舞为生。北宋末年宋王朝南迁,宋宫廷中的支姓一族随朝廷南迁,民间也有支姓南迁者,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安徽,而留在中原的支姓主要分布在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在大月支民族中有一支主力军队,被匈奴帝国击溃后躲到了祁连山中,日后成为西夏王朝建立的一个组成部分。后来西夏成为宋朝的附属国,西夏军队被派征讨云南,很多人因此留在了云南,这就是云南、贵州等地支姓的由来之一。元朝建立后,原先宋室中以乐舞为主的支姓遂向民间遣散,这就是北京及东北地区支姓的由来。后来由于战乱、移民等原因,支姓遂遍及大江南北。
五、支姓分布: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十六个省、市、自治区约有五十余个村庄有支姓分布。如下:山东,山西,河北,河南,浙江,江苏,重庆,云南,贵州,陕西,安徽,辽宁,湖北,甘肃,广西,上海等。
安徽亳州市谯诚区观堂镇支庄行政村
安徽蚌埠市怀远县龙亢镇西支村
安徽蚌埠市怀远县龙亢镇韩庙
安徽蚌埠市怀远县龙亢镇苏圩
安徽蚌埠市怀远县龙亢镇支严(龙亢镇共4000户左右)
安徽蚌埠市怀远县支湖
安徽蚌埠市怀远县徐圩乡支圩庄(500户左右)
安徽滁州市琅琊区&南谯区腰铺镇(约200户)
安徽六安霍邱县(有支姓有近500人),分俩宗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镇大南关村。50户左右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镇刘丈村。100户左右
北京市丰台区长辛店乡南岗洼。40户左右
北京市房山区城关镇洪寺村。 10户左右
北京市房山区有5个左右村有支姓。30户左右.
广西桂林市全州县朝南乡双坪村成家岭
广东湛江遂溪县支屋村(据说是来自于福建蒲田7.20)
河北保定定州县北支合村南支合村
河北保定地区唐县王支村
河北省保定清风店
河北定州支白土村
河北省保定地区高阳县
河北定州支白村
河北涞源县杨家庄乡支家庄
河北永清县支各庄
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赵圈镇支家村(原河北衡水市桃城区孙洼乡支家村)
河北衡水地区支麻申,张骞寺(7.20)
河北省衡水市阜城县古城镇历桥村
河北新乐市赤支村&东阳村
河北藁城市岗上镇杜村
河北深州市护驾迟镇黄龙村
河北深州市于科乡东杏园村
河北深州市支李村
河北省辛集市支方村
河北沧州市任丘市南畅支村&任丘楮庄村
河北省献县河北衡水武邑县桥头镇东刘贯村及北口头村
河南内黄县城关镇支庄村
河南鄢陵县马拦镇支家村
河南商丘市睢县胡堂乡支庄村
河南鄢陵县马拦镇支家村
河南省商水县固墙镇黄台村、商水老支农场商水马营村
河南省许昌市支家村
河南省长垣县张寨乡支寨村
河南省开封县杜良乡支寨
河南商丘市永城市李寨乡支庄村
河南南阳镇平支张营
河南新乡市牛村镇王村
陕西扶风县支塘村
陕县西李村乡支沟村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支家沟
陕西省华县瓜支家村
陕西三原县渠岸乡支家村
陕西省长武县亭口乡支村
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支家村&齐村乡支沟村
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寺沟镇的阿姑社村(二三十户,由山西迁移来)
甘肃成县支旗乡
甘肃酒泉
甘肃天水市秦州区
甘肃清水县山东费县汪沟镇支家庄
山东滨州惠民县桑落墅镇支家村
山东省临沂市随家店
山东济南支家岭
山东省无棣县温家庙村
山东聊城开发区李太屯
山西晋城阳城县次营镇支沟村
山西神峪沟乡支家庄
山西临汾乡宁县西交口乡支家庄 后支家庄
山西运城市新绛县支北庄
山西省闻喜县
山西省灵丘支洼
山西省怀仁县里八庄支家小村
山西省朔州平鲁下木角
山西省新绛县支社村&支北庄
浙江龙游县龙游镇上竽头村
浙江杭州西湖区袁浦乡支家
浙江杭州上城区近江村
浙江嵊州市三界镇支浦村
浙江嵊州支鉴路行政村
浙江省仙居县福应街道支埠头村
浙江嘉兴市郊区新篁镇支家桥村
浙江乐清白石镇岐元村&大岙村(两村同宗)
浙江乐清乐成东山村
浙江省余姚陆埠镇支溪岙
浙江温州苍南灵溪村
浙江舟山白泉小支村*舟山市册子乡南岙村
浙江省平阳县萧江镇兰花桥村(约400人)
江苏南京市江宁区谷里镇
江苏徐州铜山县马坡乡支庄村
江苏常熟支塘镇
江苏省江阴市利港镇东支村
江苏如皋市支家庄
江苏灌云县圩丰镇支沟村
江苏张家港市西张镇支塘村(现为凤凰镇双龙村)
江苏省张家港市杨舍镇蒋桥村支家宕
江苏苏州市渭塘镇骑河村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钦工镇东支村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灰墩
江苏盐城
江苏南通文峰街道五步口村
江苏省涟水县南禄乡三旗村支庄
江苏兴化江曹村
江苏扬州江都市
上海青浦县青浦镇支家弄 周庄镇支巷村
贵州省盘县刘官镇支家屯村
贵州纳雍县龙场镇以支塘村
贵州安顺幺铺镇支家村
贵州省毕节市层台镇五里桥村支家寨
贵州省白市镇地样村
贵州贵阳市南明区太慈村郭老巷50多户
贵州省黔南自治州龙里县洗马镇大厂村田坝&贵州织金县支家大麻窝
贵州省普安县青山镇(龙井村,窑上村,铁厂)(200-300户)
湖北省巴东县大支坪镇大支坪村
湖北省公安县章庄镇支家口村
湖北省随州
重庆仁沱江津支坪村
重庆市石柱县黎场乡支家村(30户)
重庆市彭水县郁山镇
云南支那乡支东村
辽宁省义县二虎桥村
辽宁抚顺新宾满族自治县下夹河乡支家村
辽宁省鞍山市海城
辽宁省新民市大民屯镇新庄村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
辽宁锦州市凌海(原锦县)东花乡*西张村*
吉林省松原市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石埠乡霞源村(约300人)
江西进贤县七里乡支家村&云桥乡支家村
江西抚州临川区罗湖镇支家村&临川唱凯镇(唱凯支家村和北保支村)
河北省涿州市码头村。 30户左右
这个修订还是很不完备的,特别缺少四川等地的资料,关于山东山西的资料也比较少,山东还有很多地方没有被认识
江西省进贤县白圩乡葫塘村,50户左右 隔村还有一个(支家村)
江西省进贤县下埠乡院泽支家
第二部分:大月氏相关资料
大月氏(Great Yüeh-chin;IndoScyths)
公元前 2世纪以前居住在中国西北部、后迁徙到中亚地区的游牧部族。在中国先秦时代的古籍中,或译作禺知、禺氏、牛氏等,后来也有译作月支的。月为肉字的古体(氏古音读作支)。公元前5~前2世纪初,月氏人游牧于河西走廊西部张掖至敦煌一带,势力强大,为匈奴劲敌。公元前 177年前不久,月氏击破敦煌附近另一个小游牧部落乌孙,杀其王难兜靡,夺其地,难兜靡子猎骄靡初生,其部落逃奔匈奴。公元前 177 ~前176年间,匈奴冒顿单于遣右贤王大败月氏。公元前 174年,匈奴老上单于立,不久又大败月氏。月氏大多数部众遂西迁至伊犁河流域及伊塞克湖附近,原居此地的塞种大部分被迫南迁到兴都库什山以南。月氏在河西走廊留下小部分残众与祁连山间羌族混合,号称小月氏,而西迁之月氏从此被称为大月氏。至公元前139~前129年间,乌孙王猎骄靡长大,为其父报仇,遂率部众西击大月氏,夺取伊犁河流域等地。大月氏再次被迫南迁,过大宛,定居于阿姆河北岸。公元前 1 世纪初叶,大月氏又征服阿姆河南的大夏。至公元初,遂建立强大的贵霜帝国。大月氏人的两次迁徙对中亚地区的历史影响至巨。它造成希腊化的巴克特里亚王国灭亡,促使塞种入侵印度北部,并引起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从而开辟丝绸之路。
月氏为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後1世纪一个民族名称。早期以游牧为生,住在北亚,并经常与匈奴发生冲突,其後西迁至中亚。这时,月支开始发展,慢慢具有国家的雏型。由于大月氏位处于丝绸之路,控制著东西贸易,使它慢慢变得犟大。到後来被匈奴攻击,一分为二:西迁至伊犂的,被称为大月氏;南迁至今日中国甘肃及青海一带的,被称为小月支。
月氏的来源:
关于月氏的来源,中外史学家看法颇不一致。据中国学者王国维考证,月氏即《逸周书·王会解》中的"禺氐",《穆天子传》中的"禺知"或"禺氏"。欧洲学者也在西方古文献中搜求相当于月氏的记录,异说不下六、七种。关于月氏的族属,中国古籍如《魏略》称其为羌,《旧唐书》称其为戎。近百余年来,学术界更加异说纷纭:有藏族说、突厥说、印欧语族说、波斯说等。由于他们没有文字,而且月氏本身的记录亦不齐全,现时我们要了解他们,只能透过中国史书里的片面记录。而我们从中国史书里所知道的,月氏居于约当今甘肃省兰州以西直到敦煌的河西走廊一带。大约远在战国初期,月氏便在这一带过着游牧生活。秦及汉初﹐月氏势力强大﹐与蒙古高原东部的东胡从两方面胁迫游牧于蒙古高原中部的匈奴﹐匈奴曾送质子于月氏。秦末﹐匈奴质子自月氏逃回﹐杀父自立为冒顿单于﹐约在公元前205~前202年间举兵攻月氏﹐月氏败。可能从这时起﹐月氏便开始弃河西走廊而向西迁徙。公元前177或前176年﹐冒顿单于再次击败月氏。据冒顿单于于公元前174年致汉文帝刘恒书中说:“故罚右贤王﹐使至西方求月氏击之。以天之福﹐吏卒良﹐马力强﹐以夷灭月氏﹐尽斩杀降下定之。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皆已为匈奴﹐诸引弓之民并为一家﹐北州以定。”月氏这次败後﹐更西迁到准噶尔盆地。至老上单于时(前174~前161)﹐匈奴又破月氏﹐月氏乃更向西迁移到伊犁河流域。当月氏离弃河西时﹐有一小部分越祁连山﹐“保南山羌﹐号小月氏”。这部分月氏人日後长期留住该地﹐与青海羌人逐渐融合。
伊犁河流域原久为塞族所居住。《汉书'张骞传》:“月氏已为匈奴所破﹐西击塞王。塞王南走远徙﹐月氏居其地。”塞族即古伊朗碑铭及希腊古文献中所载Sacae(Sakas)。月氏既击走塞族﹐塞族便向西南迁徙﹐跨过锡尔河﹐到达河中地区的索格底亚那(Sogdiana)地方。原已移住在天山北麓并服属匈奴的乌孙﹐在其王昆莫的统领下﹐“西攻破大月氏”﹐迫使大月氏和塞族一样离弃伊犁地区向西南迁徙﹐而乌孙便从此占领了他们的地方。这次迁徙的年代约在公元前139~前129年间。有一部分未能西徙的﹐便和少数塞人一样﹐仍留住原地﹐服属于乌孙﹐所以《汉书》说乌孙国内“有塞种﹑大月氏种云”。公元前2世纪,大月氏从河西走廊出走“塞地”,后又为同类乌孙所逐,南下吐火罗斯坦,远涉北天竺国。唐代于阗王族“尉迟氏”,宋代西夏大姓“讹氏”,甘青藏族“洼扎”和“吾合扎”等氏族,都是“月氏”或“兀者”之后裔,月氏民族遍布河西、中亚、南亚的格局,是在一个漫长的时期中,通过多次的迁徙活动形成的。
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大月氏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古族。匈奴发迹、汉通西域、佛教东传,都与大月氏有直接的密切的关系。秦时,中国北方为三大族所分据,史记匈奴列传称:“东胡强而月氏盛”,匈奴介乎其中,东西皆臣事惟谨。冒顿曾在月氏作了多年人质,正是在他逃回、夺权後,匈奴才开始崛起。有理由认为冒顿从月氏人那里学到了不少的东西,因而能够按照月氏的方式领导匈奴军队进行改组,然後展开匈奴反对月氏及邻近各族的军事行动。在匈奴逼攻之下,月氏开始由原住地河西走廊转移,其西迁中亚者,史称大月氏,逐渐征服当地各希腊、印度势力,建立了著名的贵霜帝国,成为当时世界上与罗马、安息(帕提亚)、汉并列的四大帝国之一;其未迁者,与青海之氐、羌混合,史称小月氏。观两汉经营西域,其目的固为对抗匈奴,而最初动机,则在与大月氏联盟;读汉书张骞传载骞至大宛,“问欲何之?骞曰:'为汉使月氏......'”,可知张骞西使之最後目的地为大月氏,且当时汉人亦仅知有月氏,而不知西域尚有许多小国,故汉通西域,实起因於寻找抗匈的盟友--大月氏。佛教之传入中国及佛经翻译,亦多由大月氏之介绍。三国志魏志卷三十,引魏略云:“昔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二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即此可见一斑。公元二世纪後期,大月氏开始衰落和逐步瓦解,由於内乱与土著势力的打击,自汉末以来,不少大月氏人陆续迁回中国,多取姓为 “支”(月氏的“氏”读如“支”,月氏又作月支),南北朝有高僧支谦、支昙摩罗刹、支昙迁、支曜、支亮等,他们都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巨大的作用。
根据汉文史料,月氏为禺知的另译,而禺知见诸先秦史籍,为游牧於河套及河西走廊的一个古老部落,後迁至甘肃西部敦煌、祁连间,始称“月氏”。由於汉文记载古代外族的名称都用汉字译音,据此可知,“月氏”的读音当与“禺知” 相近,认为“月”读若“肉”的说法理由不足。在上古音中,“月”的声母为“疑”,韵部为“月”,拟音为[ngiwat],即是说,“月”的辅音是舌根音,与[g]、[k]同属一类。我们还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根据古希腊史料,在里海以东有一个强大的部落联盟名曰马萨盖塔(Massagatae),曾先後抵抗过波斯帝国和马其顿帝国的入侵。“马萨-”词根的意义是“大”,而“盖塔”的读音正与“月氏”的古音(“格蒂”)相近,据此可以从名号上在“马萨盖塔”和“大月氏”之间建立某种联系。在古希腊人眼中,马萨盖塔是属於斯基泰(西徐亚)部落集团的,即汉文史料中的“塞种”,而大月氏人正与塞种有着深厚的渊源。考古研究表明,楼兰土著与塞种有关。塞语属东伊朗语支,然而在古代鄯善国(楼兰在汉代改名为鄯善)统治的地区却发现了大量的佉(左“人”右“去”)卢文简牍,其时间约相当於中原的魏晋时代,案佉卢文本是公元前三世纪以後流行於今西北印度、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一带的文字,它所书写的语言属印度语支中的西北俗语,与塞语差别很大;这个地区在东汉中期属贵霜帝国,佉卢文的传入应与贵霜有一定关系。目前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公元二世纪下半叶贵霜发生了内乱,不少居民为了逃避战争灾难,纷纷迁移到中国来,其中相当一部分流亡到了鄯善,他们可能人数很多,同时由於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化,故而对鄯善地区的语言文字产生了重大影响,鄯善国之一度使用佉卢文,其原因或即在此。研究表明,贵霜大月氏人与塞种渊源颇深,它与鄯善土著之间可能有着某种种族上的联系。魏晋以前,鄯善上层使用汉文,鄯善土著有自己的语言,但无自己的文字,贵霜的政治流亡者把表述其方言的佉卢文字带给他们的族亲,并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推广,也就是很自然的了。汉书西域传曰:“塞种分散,往往为数国,自疏勒以西北,休循、捐毒之属,皆故塞种也。”语言学及人类学的研究表明,塞种人属欧罗巴人种的印度-阿富汗类型,大月氏人之种族亦当与此有关。然而月氏似乎与氐羌也有些关系,或者说氐羌也可能有属於白种的部落。贵霜帝国衰亡之後,至隋唐时,其故地之北的康居出现了所谓“昭武九姓”,“昭武”之名来源於河西走廊的昭武城,原为月氏国都,其人西迁,国都之名亦随之西移。昭武本义即京城,而氐人所建前秦称苻坚为苻诏;泰国历史上吞武里王朝的创立者披耶.达信又名郑昭(有中国血统),而至今泰语仍称帝王为“诏”(Chao);唐时在云南立国之南诏,似皆与氐族有关。又,贵霜王朝之名王迦腻色迦
(Kanischka),其钱币上亦有希腊文曰 Shoananshoa,意为“王中之王”,Shoa与Choa同,故可推定大月氏氐羌有关。案登亦为一庞大之部落集团,在中国上古的“四夷”中属於“西戎”之列,既从西来,则混有西方白种部落之血於其中似乎也不是没有可能。
要具体指出今天哪个民族是大月氏人的後裔是相当困难的。可以确定的是,古代的大月氏人分布在今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西北和伊朗东南一带,那么他们的後裔也就必然混於上述各地的现代民族之中。贵霜的统治中心位於喀布尔、白沙瓦一带,因此大月氏是今天阿富汗民族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来说,阿富汗的主体民族普什图人(在巴基斯坦境内的又叫帕坦人)就主要是由这一地区讲东伊朗语的古代居民(主要是塞种人)和後迁来的大月氏人、嚈(左“口”右 “压”)哒人结合而成的。现今在阿富汗东北部兴都库什山南麓有一个名叫努里斯坦人的民族,其起源至今还是个谜。努里斯坦人旧称卡菲尔人,“卡菲尔”是“没有信仰的人”的意思。之所以这样称呼他们,是由於直到十九世纪末他们还没有皈依伊斯兰教,後来阿富汗艾米尔阿布杜-拉赫曼(Abdur Rahman, 1844-1901)派兵征服,其地始称“努里斯坦”(意为“光明之邦”),而逃到巴基斯坦的仍不信伊斯兰教,继续被称为卡菲尔人。努里斯坦人使用的语言经研究被认为与塞种人的一支吐火罗人所使用的吐火罗语属於同一体系,而大月氏人所操的语言正与吐火罗语相近,因此努里斯坦人很可能就是从公元前二世纪直到公元五世纪时在中亚昌盛的贵霜大月氏人的後裔。他们一般身材高大,肤色白皙,蓝蓝的眼睛,也有人怀疑是亚历山大大帝时留下来的古希腊人的後裔。另外,普什图人还有一个近亲民族俾路支人(Baluchi),主要分布在俾路支斯坦,位於今阿富汗、伊朗和巴基斯坦三国交界处、锡斯坦(古称塞种斯坦或萨迦斯坦)之南,以巴基斯坦境内的人数为最多。俾路支人与普什图人有血缘关系,占地广阔,内分十八个支系,其中之一名曰“布格蒂”人(Bugti),考“月氏” 一词古汉语读音近於“格蒂”,古希腊人又将马萨盖塔称为“大格蒂”,因此俾路支人中也很可能还保留得有大月氏人的馀种。
参考文献:
加富罗夫《中亚塔吉克史》
方豪 《中西交通史》
余太山 《西域文化史》
林梅村 《西域文明》
彭树智 《阿富汗史》
何光岳 《东夷源流史》
关鼎 《亚洲各国民歌》
大月氏,这个民族在《史记》、《汉书》中没有专门立传。但《史记》的《乌孙传》、《大宛传》、《张骞传》等传中保存了月氏早期历史的一些资料。月氏为游牧部落,“随畜移徙,与匈奴同俗”。月氏西迁后在中亚建立贵霜王朝,但我国史籍习惯上称之为月氏。
据文献记载,月氏族在商代就居于我国西北。我国的先秦文献提到过一些与月氏名称相近的居于西方的部落,例如《逸周书·王会解》中提到过“禺支”,《穆天子传》卷中提到过“禺知”。《管子·国蓄篇》称“玉起于禺氏”;《管子·轻重甲篇》则有“禺氏不朝,请以白璧为币乎。……然后八千里之禺氏可得而朝也;……然后八千里之昆仑之虚可得而朝也”的记载。许多学者相信,这些名称都是后来大月氏的不同译名。《史记·大宛传》说月氏原居于敦煌、祁连之间,《后汉书·西羌传》也说属于大月氏别种的湟中月氏胡,旧时居于张掖、酒泉之地。
西汉初年中原有关月氏消息得之于匈奴降人和来自匈奴的使臣。武帝以后,有关这个民族的准确消息主要来自张骞出使西域归来后的报告。张骞所提到的月氏故地敦煌、祁连均非汉语。敦煌应当与《山海经》中的“敦薨”为同名异译,可能是“吐火罗”(Tokhar)的音译,指今祁连山一带。月氏西迁前应居于祁连山与天山之间,即今甘肃西部至新疆东部一带。
大月氏究竟是什么民族,史无明文。世界各国学者曾经从不同的角度研究月氏部落的来历。月氏人西迁建立贵霜王朝以后被称为吐火罗人(Tokhar)。上个世纪末在新疆南部的焉耆和库车发现了一种以印度婆罗迷字拼写的不知名的语言。经过学者们的研究发现这种语言不属于印欧语中的印度一伊朗语,而属于印欧语西支,操这种语言的人自己称之为吐火罗语。有些语言学家根据这一点,设想这种语言就是月氏人及其近亲部落的语言。
在公元前2世纪末的巴比伦史料记载中,提到过一个民族称为Guti,其主格形式为Gutium,他们从波斯西部的山区袭击巴比伦。在汉谟拉比铭文中,也提到了巴比伦四邻的民族,其中有两个,一个称为Gutium,另一个称为Tukris。德国学者亨宁认为,这两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逐渐向东迁移,在我国西北地区定居下来,其中Guti人在河西,发展成月氏部落,而Tukri人则占据了今新疆南部的库车和焉耆,他们后来被称为吐火罗人。
汉初以前大月氏在河西地区的居地“祁连”这个名称,古人有明确解释。匈奴把天叫做祁连。“祁连”这个词就是后来的突厥语和蒙古语中的tengri(天)的音译,由此可推测月氏可能与这两个民族,尤其是操突厥语的民族有关。
语言学的研究为了解上古时代中亚草原民族迁移史提供了新途径,但单纯依靠语言学研究成果还不足以揭开谜底。本世纪初以来,体质人类学家一直在对甘肃与新疆东部地区汉初以前古代墓葬中发现的人类骸骨进行分析,他们的工作使我们有可能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问题。
本世纪20年代,西方学者步达生曾详细研究过安特生收集的史前时代甘肃沙井、寺洼、辛店、马厂诸文化和仰韶文化男女人类遗骸共84具,得出结论:甘肃史前居民具有典型的东方人种特征,其体质与现代华北人有许多相似性,新石器时代的甘肃史前居民与现代华北人更为接近。甘肃史前居民的头骨与西康人也较为接近,处于现代华北人与西藏人之间。50年代,中国学者对甘肃齐家文化墓葬中的两具男性头骨作了研究,认为它们是蒙古人种型,与近代华北人和其他同地区新石器晚期居民的头骨也较接近。近年来在甘肃河西地区的玉门火烧沟遗址发掘到了早期铜器时代的墓葬,甘肃省博物馆在发掘中采集了100余具人骨,经研究认为属于蒙古人种东亚类型,没有混杂高加索人种的材料。他们很可能代表了古代羌族,而不是月氏和乌孙。
总之,迄今为止从甘肃境内的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以及秦汉前的古墓中出土的人骨,都毫无例外地接近东亚蒙古人种类型,没有发现西方高加索人种因素在组成秦汉以前这一地区居民成分中起过作用。这个结论与西方语言学家关于月氏是原始印欧人的一支的观点是矛盾的。
月氏是第一个见诸于我国古代史乘,由我国向西迁出,建国于遥远的西方的民族。月氏居于河西时与匈奴有着密切的关系。匈奴头曼单于约在公元前209年左右,把其子冒顿送至月氏为质,不久进攻月氏。结果冒顿盗取月氏善马逃回匈奴。
月氏曾十分强大,有“控弦之士”一二十万。冒顿即位为单于后,于公元前174年前后(汉文帝初年),派右贤王领兵西征,击败月氏,杀月氏王,以其头骨制成饮器。月氏战败后,种类分散,其大部被迫逃至今伊犁河、楚河流域,打败了原居于当地的塞种人,迫使“塞王远遁”,留下的塞种部众成为月氏人的臣仆。“塞”字在古代韵书中列为入声,在中古时代以前的汉语中发音为“Sek”,学者们一般都认为,塞人应当就是西方史籍所记载的“Saka”。月氏人大部西迁后,他们在河西地区的故地被匈奴浑邪王和休屠王部落占领。
留在河西地区的月氏人有一部分逃入祁连山,与当地的羌族杂处,后来被称为“小月氏”。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将霍去病击败匈奴,获取河西地,开通湟中(今青海湟水两岸),小月氏归附汉朝,移居于张掖一带,号为“义从胡”。他们在那里生活了很久,直至东汉末灵帝中平元年(184年)还见于史册。
月氏虽在伊犁河、楚河流域立国,但其地距匈奴西部仍很近。大月氏在河西时曾与乌孙为邻。公元前174~公元前161年间,匈奴老王单于协助乌孙西击月氏,杀死月氏王。月氏无法在这里立足,只得循塞人足迹再度西迁,越天山和帕米尔西部,至妫水,即阿姆河,今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与阿富汗之间的界河)流域,征服了当地的大夏人(巴克特里亚人),最终定居下来。
大夏
中亚古国。又译作“吐火罗”﹑“者(代用字)货罗”﹑“吐火罗斯坦”。大夏故地在中国西北地区﹐大夏人生活中心大致在今新疆和田一带﹐属东伊朗人种。大夏很早就与中原地区有交往﹐古籍中对其多有记载。公元前174~前161年﹐伊塞克湖东岸和伊犁河上游流域的塞种部落受大月氏第一次西迁的冲击﹐向南迁徙。途中与大夏发生冲突。战败的大夏人除一部分傍南山(今阿尔金山﹑祁连山山脉)东逃﹐进入陇西洮河流域外(汉时曾在此置大夏县)﹐大部向西迁徙﹐翻越葱岭(今帕米尔高原)後进入中亚阿姆河以北地区﹐与同样受大月氏冲击而从伊塞克湖以西迁徙至此的塞种部落汇合﹐约在公元前145年﹐他们同一部分塞人冲过阿姆河﹐占据巴克特里亚(今阿姆河与兴都库什山之间的地区)﹐将盘踞此地两百馀年的中亚希腊人逐往兴都库什山以南地区。公元前 128年﹐张骞出使大月氏至阿姆河时﹐见大夏人定居巴克特里亚﹐遂以“大夏”之名称呼之﹐後来的西方史家和阿拉伯人则称之为“吐火罗斯坦”。大夏人在巴克特里亚安顿不久﹐就被第二次西迁而来的大月氏征服。
大夏人为半农半牧者﹐有自己的语言。20世纪初﹐在新疆库车﹑龟兹发现一种古语言﹐曾一度被认为是吐火罗语。近年来﹐在巴克特里亚发现一种属中古波斯语的地方方言﹐书写时租藉希腊字母。一些学者认为这才是大夏人的语言﹐故称之为“真正吐火罗语”。另有一说主张大夏人为巴克特里亚土著﹐“大夏”即巴克特里亚王国之异称。
【内容提要】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史籍比较分析,以及采用语言历史学研究分析,解析大夏之名与巴克特里亚、吐火罗等古国之间的关系。
西域大夏国之名,是张骞出使西域回来后首次提及的西域古国之一,在《史记·大宛列传》中有此记载:“大夏在大宛西南二千馀里妫水南。其俗土著,有城屋,与大宛同俗。无大长,往往城邑置小长。其兵弱,畏战。善贾市。及大月氏西徙,攻败之,皆臣畜大夏。大夏民多,可百馀万。其都曰蓝市城,有市贩贾诸物。其东南有身毒国。”[1]
与西方历史做比较,大夏究竟是指哪个国家,目前大致有两种意见:
1) 大夏即希腊人所建的巴克特里亚王国,如《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2]等持此说。
2) 大夏即吐火罗,如《辞海》(1999年版)[3]等持此说。
由于古希腊地理学家斯特拉波在其《地理学》第11卷8章2节中,记载了吐火罗(Tokhara)等四民族渡药杀水(锡尔河)南下,从希腊人手中夺取巴克特里亚的事件[4]。而这一事件发生的时间几乎与张骞出使西域的时间同期,这为确定大夏究竟是吐火罗(Tokhara),还是被吐火罗(Tokhara)推翻的巴克特里亚增添了难度,以至于至今也未能达成一致。
目前,持大夏即巴克特里亚一说的,大多将吐火罗对应于原籍在中国后来西迁至西域的大月氏或为大月氏的一部分[5]。而持大夏即吐火罗一说的,则大多认为大夏人原籍在中国,后来西迁至西域并攻占了巴克特里亚。[6] [7] [8]
一、大夏与大月氏
在正史中,大夏之名始见于《史记》[9],与大夏经常同时出现的国名则有大月氏。此后的《汉书》[10]、《后汉书》[11]等对大夏和大月氏的记载与《史记》基本相同。《三国志》中未见大夏和大月氏之名。《晋书》在“大宛国”条中提到了大月氏[12],但未见提到大夏。
《魏书》[13]和《北史》[14]中始见有吐呼罗国,同时还都列有大月氏国,但皆未见大夏之名。此外《北史》中还列有吐火罗国[15]。《隋书》中列有吐火罗国,在“康国”条中提到了月氏之名[16]。《旧唐书》中无大月氏国和吐火罗国,但在“罽宾国”条中提到了大月氏、在“波斯”条中提到了吐火罗[17]。《新唐书》中列有“吐火罗”条:“吐火罗,或曰土豁罗,曰睹货逻,元魏谓吐呼罗者。”[18]按《新唐书》的说法,《魏书》和《北史》中的吐呼罗就是吐火罗。《新唐书》中还记载:“挹怛国,汉大月氏之种。大月氏为乌孙所夺,西过大宛,击大夏臣之。治蓝氏城。大夏即吐火罗也。”[19]《新唐书》所提到的大夏,显然是指汉时大夏,而现在则是吐火罗。
观古籍可知,大夏之名见于《史记》、《汉书》和《后汉书》中,而吐火罗之名(或同音异字)则见于《魏书》、《北史》、《隋书》、《旧唐书》和《新唐书》中。大夏和吐火罗之名分别出现在两个时期,即汉时西域有大夏、大月氏而无吐火罗,北朝及以后的西域则有吐火罗、大月氏而无大夏。
鉴于北朝及以后的史籍中吐火罗和大月氏并列出现,所以将吐火罗对应于大月氏显然不妥,就是对应于大月氏的一部分也是很牵强的。相反,大夏与吐火罗之名的分期出现,则为大夏即吐火罗一说带来了较为有利的信息和旁证。
二、大夏与吐火罗
主张大夏即吐火罗的学者认为,“大夏”正是吐火罗(Tochara)的精确音写[20],或为西方记录中所载“Tokhara”之对音[21]。但究竟如何“精确音写”或“对音”,却一直未有学者做明确的表述。下面试图从语言历史学的角度,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西晋末年,中原大地发生了所谓“五胡乱华”事件。《晋书·地理志》记载了西晋末年五胡乱华以后,中原地区的汉族因躲避战乱而纷纷南迁至长江以南地区。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对此做了大幅描写:“汉族人大量流亡,落后族大量内迁,是从西晋末年开始的,到隋文帝灭周才告结束”。十六国时期,数十万匈奴、羯、鲜卑慕容部等族入塞,最后均融入汉族;北朝时期,鲜卑族在黄河流域建立了魏国,这期间,北方各族更是大规模南迁。经过几百年的各族迁移,结果是“隋唐时期居住在黄河流域的汉族,实际是十六国以来北方和西北方许多落后族与汉族融化而成的汉族”。[22]
语言学家们认为,经过五胡乱华事件后,中国北方方言的语音发生了较大的变化。[23]“总的说来,普通话的语音系统跟古代汉语的语音系统比较,是大大简化了,而南方各方言,却不同程度地保留了较多的古音成分。如吴方言在声母方面保留了古浊声母和清声母的区别。”[24]因而“现在的吴语是中古北音的继承者。”[25]按语言历史学,晋以前北方地区的语言是中古北音,晋末以后则演变为现代北方方言(普通话)了。
既然“现在的吴语是中古北音的继承者”,那么就用现在的吴语来读一下“大夏”两字吧。以下便是用吴语中的上海方言所读“大夏”两字的音(采用国际音标注音):
大 [26]
夏 [27]
用上海方言读“大夏”,其读音与“吐火罗”读音很接近,而与“睹货逻”读音则几乎一致。这完全证实了北朝以后用北方方言所读的“睹货逻”之音就是晋以前用中古北音所读的“大夏”之音。唐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将“吐火罗”正音为“睹货逻”[28],可见这是唐玄奘亲耳所闻之记录,非常准确和忠实。同时也反映出自北朝至唐,北方方言一直在变化之中。
综上分析,大夏与吐火罗(睹货逻)完全就是同音异写,大夏即吐火罗,正如《新唐书》所说的那样。
结 语
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史籍的比较分析,由于史籍中大夏与吐火罗从未同时期存在过,而吐火罗与大月氏则有同时出现的情况,所以将吐火罗(Tokhara)对应于大月氏,将大夏对应于巴克特里亚的说法显得过于粗糙。
通过语言历史学的研究分析,用现代吴语(即中古北音)读“大夏”,其音与用北方方言(普通话)读“睹货逻(吐火罗)”之音相同,因此可以证实:大夏即吐火罗。
从地域角度看,无论是巴克特里亚、大夏,或是吐火罗、大月氏,它们都曾经被用作今阿富汗北部阿姆河流域的地名。但作为国家或民族,巴克特里亚、吐火罗、大月氏则具有完全不同的概念,他们是完全不同的国家或民族。而中国史籍所记载的西域大夏国,应当是后期史籍中记载的吐火罗,也是西方史料中的吐火罗(Tokhara),而决不是巴克特里亚王国。
-------------------------------------------------------------------------
[1]见《史记·卷一二三·大宛列传第六十三》。
[2]《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1—10卷)7》,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7月第1版,407页。
[3]《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760页。
[4] [苏]加富罗夫著,肖之兴译:《中亚塔吉克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8月第1版,90页。
[5]《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760页。
[6]《中国百科大辞典》,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901页。
[7]黄文弼著:《西北史地论丛》,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5月第1版,63、123、124页。
[8]余太山:《说大夏的迁徙──兼考允姓之戎》,《夏文化研究论集》,中华书局,1996,176-196页。
[9]见《史记·卷一二三·大宛列传第六十三》。
[10]见《汉书·卷九六上·西域传第六十六上》。
[11]见《后汉书·卷八八·西域传第七十八》。
[12]见《晋书·卷九七·列传第六十七》。
[13]见《魏书·卷一〇二·列传第九十》。
[14]见《北史·卷九七·列传第八十五》。
[15]见《北史·卷九七·列传第八十五》。
[16]见《隋书·卷八十三·列传第四十八》。
[17]见《旧唐书·卷一九八·列传第一百四十八》。
[18]见《新唐书·卷二二一下·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下》。
[19]见《新唐书·卷二二一下·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下》。
[20][日]榎一雄等:《月氏及其迁徒》,[法]雅诺什·哈尔马塔主编,徐文堪等译:《中亚文明史》第2卷,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年1月第1版,128页。
[21]黄文弼著:《西北史地论丛》,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5月第1版,124页。
[22]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二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8月第4版,525-535页。
[23]詹伯慧:《现代汉语方言》,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8月第1版,93页。
[24]詹伯慧:《现代汉语方言》,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8月第1版,24页。
[25]王福堂著:《汉语方言语言的演变和层次》,语文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69页。
[26]许宝华、汤珍珠主编:《上海方言词汇》,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11月第1版,465页。
[27]许宝华、汤珍珠主编:《上海方言词汇》,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11月第1版,471页。
[28]见《大唐西域记·卷一》。
贵霜王朝
中国史书所载的大月氏人最初居住在中国河西敦煌和祁连山一代,公元前2世纪初被匈奴人击败,向西迁入伊犁河流域,复至阿姆河,以后消灭大夏(约公元前130年),通知了整个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公元前2世纪末,大月氏分为五个部分,首领称“合羽(左合右羽,冷僻字,无法打出)侯”。
后来,贵霜合羽侯丘就却灭其余四合羽侯称王,建贵霜帝国。公元前1世纪中叶,丘就却攻取罽宾和阿富汗,占领了印度西北边境地区。他的继承者阎膏珍(约78~120年在位)继续扩张力图,建立了对旁遮普乃至恒河流域的统治。后来,他皈依印度教,成为湿婆神的崇拜者,贵霜帝国在他的继承者迦腻色伽(约120~160年在位)时代达于鼎盛。他在西面击败了安息(也称阿尔萨克,孔雀王朝灭亡后,外族相继入侵印度。最初为希腊人,然后就是安息人),征服了疏勒、莎车与合阗,并在印度西部向南扩张,建立了西起呼罗珊,东至波罗奈(今瓦腊纳西),北自合阗,南抵孔坎的广大帝国,都城设在富楼沙(今白沙瓦)。
贵霜帝国的中心是横贯中亚丝绸之路的枢纽,商业繁盛。迦腻色伽时代,中国的丝绸、漆器、铁器,印度的珠宝、香料,埃及和西亚的玻璃在贸易中经过贵霜,使得贵霜商人获利巨大。从各地出土的铅笔看,当时贵霜帝国的货币经济已经非常发达。在同各国人民的接触中,原是游牧民族的贵霜人迅速吸收了较高的文化。
佛教经典说迦腻色伽是一个热诚的佛教信徒,佛教的第二次结集就是他在2世纪初组织的。这次大会对佛教经典做了权威性的诠释,并将它们镌于铜版,藏入石柜,妥存于克什米尔的贡达罗伐纳寺内。著名的佛教作家马鸣、世友等都生活在他的时代。作为一个广大地区的统治者,迦腻色伽对于不同的文化和宗教信仰采取了兼并包容的态度,贵霜文化也就因此而成为印度、波斯、希腊等文化的综合产物。
考古所得的贵霜钱币上镌刻着多种神像,希腊的、佛教的、印度教的、波斯袄教的,以及罗马密特拉教的都有。贵霜时期在西北犍陀罗地区雕凿的佛教艺术作品吸收了希腊的现实主义注重细部的特点,更带有典型的混合风格。这里的释迦牟尼像和太阳神阿波罗非常接近,药叉和财神也同希腊神祗差不多。
佛教大乘派在贵霜时期形成并发展起来,原来的佛教各部派收到贬抑,称作小乘。迦腻色伽信仰大乘佛教。公元1世纪以后,大量佛教僧人来到中国传教并翻译佛典。贵霜帝国作为当时的佛教中心,在这方面起过巨大的作用。汉魏之际在中国活动的大批支姓高僧如支娄迦谶、支谦等,不是大月氏人,就是祖籍大月氏而世信佛教的侨民。
贵霜王朝在迦腻色伽以后继续统治北印部分地区近一百年。取代它的是新兴的那伽族人。但是它在阿富汗和旁遮普的政权仍旧维持了相当长的时期,史称后贵霜王朝。
支瑞 2008年01月08日晚整理
分享按钮>>支氏最新分布
>>支氏字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