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后人在南京昝巷

    中华昝氏网 2012年5月19日 新华报业网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晋陶渊明以“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风骨和清新自然的田园诗而被后世称道。1500多年后的今天,这位隐逸诗宗师还有一支后人在南京绵延不绝。近日陶渊明后人、中国古琴学会常务理事长陶艺自费再版了一本清光绪20年(1895)重修的《陶氏家谱》,梳理了金陵陶氏的脉络。

     这本家谱是陶艺经过10多年寻访,今年在南京江宁禄口镇宗亲陶象鸿处获得,原谱共有32卷,但除了最后一卷外,其余均在“破四旧”时被付之一炬。这本家谱虽是残卷,但仍载有明万历年间的《祠堂记》、清代的《祠堂碑记》、《祖坟考》、《祀田记》、族人传记以及陶渊明的《赠长沙公诗》、《命子诗》、《自祭文》等,通过这些资料,陶艺初步理清,陶氏后人在南唐时从陶渊明隐居的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移居皖南,再于南宋迁徙至南京。

  家谱记载,南京这一支陶渊明后代原籍彭泽,正是陶渊明当过县令的地方。南宋理宗年间,一位被称作“大理公”的陶氏后人到南京做官,遂在江宁昝(当地读zuǒ)巷定居,后代在此生生不息。由于家谱只剩下这本残卷,“大理公”的名字并无记载,但是陶艺从宋元方志中找到了线索,《景定建康志》和《至正金陵新志》中记载,南宋理宗端平二年(1235)至嘉熙元年(1237)时,建康府(今南京)府学教授中有一位叫陶炽的人,更为有力的旁证见于《咸淳临安志》,记载陶炽曾于开庆元年(1259)升为两浙转运司判官,次年官授大理寺少卿,故家谱中尊称为“大理公”,于情于理均可理解。但是由于家谱仅剩此一卷,因此“大理公”是陶渊明的多少代裔孙现在仍不得而知。

  “大理公”陶炽定居的禄口昝巷,因为昝姓聚居而得名,后来陶氏人丁兴旺,多于昝姓,因此地名也被称为昝巷陶。随着家族规模扩大,陶氏后人又居住到江宁的陶吴镇,地名也是因为居民多数为陶氏族人而约定俗成的。

  南京城南流传着一句谚语,“出了南门万户陶,陶陶本是一根苗”,这里的南门就是中华门,而一根苗指的就是“大理公”陶炽。家谱记载,康熙年间重修陶氏宗祠时,繁衍了19世的陶氏家族已有“丁男数千,为江宁郡外巨族”。因为族人众多,为防止重名,昝巷陶氏又分为东西两支,辈份分别为“时应永基崇,象诗裕礼从”、“世仕承绪德,贤书后乐先”,陶艺本人就属于“崇”字辈,是“大理公”的第29世孙。

  按中国传统,世族聚居都会修建祠堂。民国以前,昝巷尚有大型宗祠一座,占地约数十亩,俗称“九十九间半”,为禄口镇重要地标。解放后,宗祠被征用为“信陵乡政府”,后因失修渐朽,于文革时毁坏殆尽;而陶氏祖居因为世代修建规模更大,皆为二层走马楼,家家互通,鳞次栉比。太平天国占领南京后,因陶氏祖居建筑壮美,其砖石木雕等被拆卸运至城内修建王府,祖居毁于一旦。

  乱世飘零中,陶艺这一支祖上迁到南京城里门西的花露岗。花露岗旧称“杏花村”,清代“金陵四十八景”中的“杏花沽酒”即指此地。陶艺曾祖以织锦为业,创下一片产业,与明代《客座赘语》的作者顾起元“顾天官”后代是邻居。而与两家毗邻的,就是著名的胡家花园,如今,这座与苏州狮子林齐名的私家花园连同两家老宅都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分享按钮>>陕欧亚学院何彦武同学入围2012全国书画篆刻作品展
>>何建国 实业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