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卢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卢氏论坛 >> 芳 名 录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河北涿州卢氏宗祠 已阅:2604 / 回复:0(楼主)

涿州城东拒马河畔,有一处建筑群,红墙蓝瓦,绿树掩映,肃穆幽雅。座北向阳的大门上,黄底墨字“范阳卢氏宗祠”匾额鲜明夺目。这里不仅是卢氏家族祭祖之地,而且有广泛而久远的社会影响。


宗祠概况

  涿州城东拒马河畔,有一处建筑群,红墙蓝瓦,绿树掩映,肃穆幽雅。座北向阳的大门上,黄底墨字“范阳卢氏宗祠”匾额鲜明夺目。这里不仅是卢氏家族祭祖之地,而且有广泛而久远的社会影响。韩国的前总统卢泰愚所说“范阳卢氏”使“涿州名扬天下”、涿州是“世界卢氏祖先的基地”,具体所指就是这个地方。

  卢氏宗祠之北有卢氏先祖卢植的墓地。不必说各地卢氏族人,自然按节令来此祭祀祖先;即使并非卢姓的人氏,也时常前来,凭吊长眠于此的这位东汉名臣。

  作为范阳卢氏始祖的卢植,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经学家和教育家,在历史上有极高的声誉。“名著海内,学为儒宗,士之楷模,国之桢干”,是东汉朝廷对这位“涿郡涿人”的评价。宋朝太宗皇帝所谓“积代簪缨自范阳,尚书光耀千年史”的诗句,是对他由衷的赞颂。卢植以正直的品格、超群的才学和卓著的业绩,开创了卢氏家族“代代出名士”的基业,赢得了生前的名望和死后的不朽,配享于孔庙,名列中华民族古圣贤之中。

  以卢植为始祖的涿州卢氏家族,诗礼传家、有功于国,世代簪缨、历朝显贵,汉末以降,成为北方四个高门大姓之一。因魏晋—隋唐数百年间,涿州名“范阳”,故而卢氏的郡望为“范阳”,涿州卢氏被称为“范阳卢氏”。斯时,家族的郡望是政治地位的标志和文化传承的徽章,因此,播迁于海内外的卢姓族人,大都把自家堂号奉为“范阳堂”。

  范阳卢氏是一个人才辈出、声名远播的宗族。仅从三国到唐代,正史记载的卢姓族人就达到几百余位。其中有宰相、尚书、刺史、太守、郡守等百余人。清代道光年间的两广总督、涿州人卢坤,是卢植的嫡系后裔。

  涿州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北京市西南部。地处京、津、保三角地带,城区距北京55公里,东南距天津150公里,南距保定78公里,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地质构造属太行山山洪冲击扇,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拥有丰富的水利、地热和沙石料资源,古有“幽燕沃壤”,“督亢膏腴”之称。

  拒马河是河北省内惟一一条长年不断的河流,为北京市五大水系之一,大清河支流。发源于河北省涞源县西北太行山麓,在北京市房山区十渡镇套港村入市界,流经十渡风景区、张坊镇、南尚乐乡。在张坊镇张坊村分为南北两支。北支为北拒马河,流经南尚乐乡,于二合庄村东出市境,至东茨村以下称白沟河,在白沟镇与南拒马河汇合入大清河。

  本族名人

  卢敖

  卢敖(前247-前193年) ,字雍熙,徙居范阳(今河北涿州市)。曾为秦始皇寻求古仙人羡门、高誓及芝奇长生仙药,秦始皇赏赐甚厚,进为博士。后见秦始皇刚愎拒谏,专横失道,遂避难隐遁,居于故山(今诸城市区东南13公里处),后改名卢山。汉武帝感其德,建卢氏县,县名沿袭至今。

  卢植

  卢植(121-192年),字子干,涿郡人(今河北涿州市)。通古今学,为当时大儒。任庐江太守、议郎。后任侍中,迁尚书。黄巾起,任北中郎,率军镇压,受左丰诋黜官。后复尚书事,之后隐居于上。著有《尚书章句》、《三礼解诂》。刘备、公孙瓒均出自其门下。曹操称赞其为:名著海内,学为儒宗,士之楷模,国之桢干。

  卢照邻

  卢照邻(632-695年),字升之,自号幽忧子,唐代诗人。幽州范阳(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曾任邓王府典瓮,后拜新都(今四川属)尉。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其《长安古意》:“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成为千古名句。

  卢宗泰

  卢宗泰(674—737年),号大郎,世居幽州范阳郡,后迁湖南桃源。唐代历官兵部尚书同平章总诸军事,武则天既死,宫廷内发生严重争权斗争。唐玄宗即位后,诛杀太平公主及有牵连的诸大臣。公目睹如此残酷的争权斗争,深感宦海浮沉,遂辞官偕夫人赵氏携三子,先回幽州扫墓,再到湖南桃源寻觅隐居之所,未如心愿。再转道至虔化(今江西宁都)清音里韶坊定居。

  祭祀活动

  暂无相关资料,欢迎网友提供

  族谱家规

  西周初年,炎帝的裔孙姜子牙因协助周武王推翻商纣王的统治受封建立姜姓齐国。从卢氏初祖炎帝、远祖姜子牙到得姓媒介祖高傒有着三千多年的漫长经过。

  姜子牙第十一世裔孙高傒因拥立齐桓公,成就齐国霸业,受封得卢邑(今山东济南市长清区西南)为采邑,“卢”字的来历就源于其祖居地“卢方”,以显不忘先祖。公元前404年田和篡夺齐国君位,祸及高傒子孙,于是逃往燕地,落户于今涿州一带。后为避遭受迫害开始隐姓,遂由高改受邑地“卢”为姓以示纪念,故卢氏之正式肇姓,至今约有2300多年的历史。

  《唐书》宰相世系表载:“秦博士卢敖,子孙家于涿水(今拒马河)之上,遂为范阳涿人”。卢敖是有明确文字记载并明确籍贯的卢姓第一人,是卢氏开基祖。秦朝末年,卢敖裔孙卢绾随汉高祖起兵反秦,因功受封为燕王,封国也在涿郡一带。至三国时期,涿郡更名为范阳郡,郡治涿县(今涿州市)。因此,涿郡卢氏又称范阳卢氏。卢氏尽管还有其他来源,但在发展中只有范阳卢氏一枝独秀。所以天下出现了“言卢必称范阳”的倾向。一些出身于旁门别支的卢姓人也敬认范阳卢姓人的祖先为祖先。所以,现今近千万的卢氏均为范阳卢氏。

  卢氏播誉天下,始于东汉卢植(公元121—192年)。他以著名政治家、军事家、经学家、教育家、文学家称颂青史,开范阳卢氏文化之先河,被尊为卢氏的中兴始祖和范阳卢氏始祖,是历史上配享孔庙的28位大儒之一,据传他还是刘备的老师。《后汉书•卢植传》中记载:“风霜以别草木之性,危乱而见贞良之节,则卢公之心可知矣”。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大军北伐,路过涿郡,特发布旌卢植令告当地守令:故北中郎将卢植,“名著海内,学为儒宗、士之楷模、国之桢干”。卢植在社会剧烈动乱中,作为中流砥柱、儒宗人望,其学问胆识、功勋业绩与品德风范,有着广泛的影响,为世所公认的楷模,因此奠定了卢氏后来作为“北州冠族”“范阳郡望”的基础。《旧唐书•卢》称:“先自元魏以来,冠冕颇盛”。

  卢植及其子孙们,在汉魏南北朝所积累建树的学问业绩、品德风范,成为卢氏子孙千余年长盛不衰的声望基础和精神动力。“范阳卢氏,代为著姓”“积代簪缨”,名人辈出。在佛、道、儒三大文化领域皆有骄人成就。如历代学者卢钦、卢谌、卢景裕、卢彦卿、卢思道等,东晋农民起义军领袖卢循,北周名臣卢辩、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大历十才子”之一卢纶、被欧洲尊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的佛教中国化的创始人、“禅宗六祖”慧能、明朝名将卢镗、卢象升;清朝名将卢坤、军机大臣卢荫溥等,无一不是出自“范阳卢氏”。

  卢植八世孙卢玄,字子真,公元431年北魏太武帝拓拔焘辟召开下俊儒,以玄为首,授中书博士,迁侍郎,本州长大中正。生五子,其中子度世,字子迁,幼聪达,有计数,为中书学生,应选东宫。弱冠,与从兄遐俱以学行为时流所重,兴安初(公元452年)兼太常卿,立保太后父辽西献王庙,加镇西将军,进爵为候。延兴元年(471年)遇患卒,年五十三,谥曰惠候。子四:渊、敏、昶、尚之,奠定了《唐表四房》基础。

  自三国时期卢毓两度拜相至宋代卢多逊,卢氏22人位居宰相,其中卢氏“八相佐唐”更为历史佳话。另外,卢氏封王者有卢绾、卢文进、卢光稠,贵为封疆大吏者逾百,自汉末卢植起至唐代中期,入正史者共840人,有官职记载者多达460余人。卢氏家族成为自魏晋至唐朝时期的中华四大名门望族之一,涿州(范阳)和卢植故里卢家场村,便成了海内外卢氏宗亲寻根祭祖的圣地。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因任职、战乱、灾害、迁徙等种种原因,卢氏后世子孙由范阳迁往全国以及海外各地。据统计,目前海内外共有卢氏嫡裔子孙近千万人,且皆保留有族谱,公认卢植是他们的始祖。

  卢纶,植公第十九世孙,之翰长子,天宝七年(748年)生,天宝末(755年),因避乱,随家客居鄱阳(今江西波阳),与郡人吉中孚为林泉之友。大历初(766年)数举进士不第。元载取纶文以进,补阌乡(旧县名,1954年并入河南灵宝县)尉,宰相王缙奏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累迁监察御史。纶有四男,皆登进士第,员外郎简能、待御史简辞及弘正、简求。今明人所辑《卢纶集》行于世。纶公以下世系,乐平下江畈谱已详载源流,甚是清顺。


作者:卢海鹏 (2014/3/3 0:05:42)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4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卢氏论坛  执行时间:478.5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卢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