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祖 蝶恋花
通显簪缨青史考,礼乐兴家,才德尊师表。铸史溶经儒圣效,光前裕后丰碑耀。
应氏南宗铭孝道。北望遥天,茔土凄凄草。梦现几番家国祷,醒追神影云天袅。
2016年4月29日,浙江省永康市芝英历史文化研会率应氏南宗一行24名代表,带着几十万应氏南宗尊祖敬宗的万般情结,满怀问祖中原祭拜先贤的无比激动的赤诚之心,远赴河南省项城市高寺镇上头村等处寻宗拜祖。按照会长应昌金老先生十几年前寻亲问祖的依稀记忆和相关历史资料的佐证,我们应氏威震朝野誉满古今的南顿应氏祖宗应劭公、应瑒公、应璩公等先贤之墓应该遗址于此。但是一到高寺镇下车寻踪,毕竟人生地不熟,一下子不知我应氏祖坟坐落何方。但是当热闹的村镇好客的村民聞知我们来自遥远的江南稀客,来的是失散数千年而不远万里寻亲问祖的赤诚游子。村民们感到特别的亲切和由衷的感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帮我们想办法找线索,并主动义务向导。有一小卖店的女店主说:“今年六十二了,记得当年上小学时经常在墓边玩耍,三墓一字形并列,每个间隔百来米左右,大约是1958年左右 被毁。当时从大墓中挖出石棺,石棺四壁画了壁画,精致漂亮。今存一墓极可能是东汉末期大儒应劭公墓。此墓估约占地三百四十余平米,高近十米,墓上杂草丛生,还有几颗白杨树。墓顶有二个盗洞。好像是用炸药爆破的,从墓中盗取一面铜镜,说买了没多少钱。后来说是属项城市文物保护单位和高寺镇政府将这一古墓保护起来,否则也早已成为平地了。按三墓并列间隔百余米,三墓占地约近万平方米。正当我们一行跟着当地向导走了一公里左右,前面看到一座限制车辆直接通过汾水河的公路桥,桥头还做了横跨公路的高大牌门。二侧写了副醒目的“七子光照诗书卷,九龙腾飞汾水潭”之特殊对联(只可惜掉落了几个字)。这分明是对我们“建安七子”中应氏38世祖应玚公的歌功颂德。也说明当地政府大有“弘扬历史文化,发展乡村旅游”之高见。我们全体代表倍感亲切、尤为激动!经当地村民回忆,中间一墓是建安七子应玚公墓,遗址在公路边的收废品处。应璩公墓已被建了酒厂。目前尚存的是应劭公墓。 当我们走到应劭公大墓时,发现应劭公墓前还留有一堆很新鲜的纸钱灰。不知哪些好心人参拜过我们的祖先。考查历史,因为应氏先贤德高望重威名显赫,曾不少文人墨客常来祭拜过我们的汝南应氏先祖。例如东晋大儒陶渊明还在我们的应璩公墓前祭拜后作诗:“梦中常相识,应公是吾师。何时到汝南,门前立雪死”尽成佳话。我们一行24人,佩戴黄素祭带,专心专意地在应劭公墓前焚香参拜。并虔诚昭告南顿、高寺其他列祖列宗之英灵全到应劭公墓地共享香火。人人燃香,毕恭毕敬:宗功祖德,日月齐光。本家裔孙,谨遵祖训。从政清廉,为民自强。爱国爱家,敬业爱岗。清白至上,不乏自豪。千里问祖,情深意长。先人荫庇,后辈安康。亿万后裔,团结奋发。光前裕后,续写新章。丕振家声,永创辉煌。列祖列宗,灵之可鉴。一拜,二拜,三拜!燃纸钱鸣火炮,祭拜完毕后,研究会去找镇干部。打算捐助一笔善款委托当地镇领导帮忙,给应邵公墓前立碑保护,昭示后人。说来也巧,正好项城市领导在高寺镇召开文化大会。谈及文物保护与开发,也谈及我们的应氏大墓。还打算把应玚公与应璩公二大墓重建。待以后要投资大墓重建时联系芝英历史文化研究会,共襄义举。这次南宗裔孙项城高寺镇上头村拜祖,是千余年来我们应氏后裔参拜上香的第一批。也是给应劭公大墓添土的第一批。我们从应劭公大墓上取回了故土,与平顶山应氏陵园第一代应候大墓取回故土合并一块。与5月1日在永康灵岩举行隆重仪式。散在南宗始祖镇南大将军应詹公墓上。并且还在应劭公大墓上取回一块汉代墓砖,珍藏在芝英义庄。永康芝英历史文化研究会率团冲破万里关山,倾心问祖中原,一方面将应氏南宗的家乘族谱、血脉流支送回应氏发祥之都,与列祖列宗的英灵和文物珠联璧合融汇一体。一方面完成了千百年来的夙愿:瞻仰了古应国墓地,祭拜了列祖列宗,体验了古应国博物馆的珍贵出土文物,瞻拜了项城在东汉、三国、两晋三朝代数百年通显不衰的名门望族----南顿应氏列祖,又一方面将古应国墓地的故土和南顿列祖的墓泥坟砖恭接到江南,珍藏在南宗鼻祖的庄严陵园。此次问祖中原,不但开创了中华应氏北祖南宗血脉对接和文脉对接的历史先河,而且从此圆就了60万应氏宗亲“探本穷源知木本,尊祖敬宗尽孝心”的“应氏家族之梦”!更是应氏历史文化研究中的不齿空谈,埋头务实而取得的丰功伟绩!坚信百世列祖列宗有灵,则含笑九泉!坚信亿万孝子贤孙有心,即歌功万代!
附:以上祭拜的应劭公简介:应氏第36世祖 应 劭,字仲远,少年时好学,博览多闻,灵帝时举为孝廉,初任车骑将军何苗的掾吏(将军府辅助官吏),后任萧县县令、御史营令。灵帝熹平六年(177)为汝南郡主簿,中平六年(189)出任泰山太守。献帝初平二年(191)黄巾军三十万犯郡界,应劭率众抗之,斩首数千,黄巾退去,郡内得安。后曹操之父曹嵩返乡,令应劭派兵迎送,应劭还未至,陶谦先到,劫走曹嵩并杀之,应劭害怕连累自己投奔袁绍,献帝诏为袁绍军谋校尉。曹操破袁绍,爱应劭之才,召回朝中。这时刚迁都许昌,皇家旧章既不存在,史记也少得可怜。应劭慨然叹息,于是整理所闻,著《汉书官礼仪故事》,凡朝廷制度,百官典式,多为应劭所立。后又著《中汉辑序》,撰《风俗通义》,以辨物类名号,释时俗嫌疑,后世服其见闻甚广。所有著述一百三十六篇。又集解《汉书》,都传于世。后来死于邺(在今河北省临漳县的漳河岸畔,国家古文物保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