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全镇部分姓氏考录:章氏、任氏、韩氏、洪氏、萧氏

    中华洪氏网 2012年10月24日 万家姓


章氏 据史书记载,章姓出自姜姓,是炎帝的后代。周代有个姜子牙,他的后代有一支被封在鄣地,并建立鄣国,后为齐国所灭,鄣国君主的子孙去邑旁留章,以国为姓,沿用章姓。又据史书记载,黄帝把12个姓赐给了他12个出色的儿子,其中有一个姓任。任姓后来十分昌盛,分成十支,其中一支在章,他们便以此为姓,繁衍生息。

越地章氏子孙甚众,分别居于兰亭、道墟山、王顾、东关、新建庄、上灶傅家、阮社与湖塘。其先世皆为章仔钧。章仔钧,五代时人,世居河南汴梁,曾为建州刺史屯浦城。在一次军事行动中,手下两个校尉迟到,章仔钧欲将二人斩决以整军纪,被章夫人练氏救下得免。这两个校尉后来在南唐为将,攻破了建州将要屠城。此时章仔钧已死。练氏尚存,这两人拿了金银财帛来谢练氏,并且送给练氏一面白旗,叫练氏挂旗于门,可免屠杀,作为对练氏救命的报答,练氏将金帛与旗一概送还不受,并对他们两人说:“如果你为了思念报答旧德,那就应该保护建州全城,倘若一定要屠城,那我宁愿与建州百姓同死而不愿独生。”此二人深感练氏的大义,遂不屠城。练氏免了建州一劫,所以建州百姓称她为“全城夫人”。章仔钧有十五个儿子,六十八个孙子。迁至兰亭之章,迁至山之章彦武、迁至王顾之章宁、迁至东关之章敬临、迁至新建庄之章旭、迁至傅家之章必达、迁至阮社之章宗清、迁至湖塘之章诚镐,皆为章仔钧之后裔。

福全镇内的章氏居民近400人,多数居于尹家坂、信诚与对旗山等村,也都无祠无谱,寻根甚难,有待后之修志者努力寻访。

 

任氏居于越地之任氏,大都为梁义兴兴安郡守任昉之后。始居于河南息县任家村,宋建炎中(1127-1130—),有名任广安者扈跸南渡,官越州教授,家于大坊口。任广安之子任希夷,南宋宁宗时官至端明殿学士,迁徙至上虞居住,东关、及东关附近的丽江,都居有任氏子孙,考其谱牒称其始迁祖是任德基,而任德基是任希夷的第八世孙。

绍城之菩提弄、大云桥都有任氏子孙,只知他们的始迁祖叫任肇岐,但无谱可觅,是否与任广安等有关不得而知。

福全镇的小任家坂(今称尹家坂村)、峡山、五洋等地有任氏居民共340余人。民国时期成书的《绍兴县志资料》第一辑有这样的记载:“……且任氏如小任家坂聚居较众,亦未能得其谱也。”他们与上述之任氏有关,未可断言。

 

萧氏汉族萧姓的来源主要有三大支;嬴姓、子姓和外族的改姓。嬴姓子孙以国为姓氏。子氏萧姓也来源于国名。春秋末年,作为宋的附国的萧国被楚灭了以后,子姓萧国子孙改姓为萧,以纪念故国。外族改姓主要主源于北宋,辽国契丹族的拔里氏、乙室已氏族等集体改姓为萧。清朝时满洲八旗舒禄氏族的一部分、伊喇氏族的全部改姓为萧。南方也存在着由土著民族转为汉族萧姓的现象。

萧姓很早就开始出现迁徙。如嬴氏萧姓在亡国后就有一部分迁移到南方的萧水。其中很大一部分融入到了南方土著民族中,成为南方少数民族中萧姓的主干。先秦时,萧姓主要分布在河南、湖北、安徽一带。秦汉时,萧姓人群已分布到山西、山东和长江中下游。元朝时,萧姓已进入台湾地区。

福全镇约有萧姓居民600人,聚居于协兴与对旗山两村,无祠无谱,不知自来。

 

洪氏福全镇有洪氏居民约450人,聚居于新迪埠之洪家墩,无谱可觅。据《绍兴县志资料》第一辑所载,越地洪氏以江塘之前堡、中堡、后堡及渔临为多,而江塘之始迁祖为洪兴祖,于南宋时始居江塘,洪兴祖之先世居江西鄱阳,宋微猷阁大学士洪皓,谥忠宣。他有三个儿子:洪适、洪遵、洪迈。洪兴祖系洪适之子。洪兴祖也有三子:长洪京,字元一,为江塘前堡之一世祖;次洪褒,字元六,为江塘后堡既渔临之一世祖;季洪卞,字文玉,江塘中堡之一世祖。他们各建宗祠。其后裔在民国时已有600多户。

福全洪氏,是否可从江塘寻觅根底亦未可知。

 

韩氏韩氏自汉而后即有四系:南阳(即三原)韩氏、昌黎(即相台)韩氏、颍川(即桐木)韩氏与阳夏(即匡城)韩氏。宋嘉祐间(1056-1063),忠献王韩琦奉其八世祖韩胐为相州韩氏之始祖,并自序其家谱,称韩琦本深州博野人。所以相州韩氏实出昌黎。居于越地之韩氏据其旧谱所载是韩琦之后。原来,韩琦的四世孙韩肖胄在南宋光宗(1190-1194)朝任绍兴府知府,与其弟韩肯胄、韩肤胄、韩膺胄始居于越。韩肖胄的四世孙韩商从越城迁居于柘林。韩商的后代韩于元仁宗延祐五年(1318)由柘林迁居于羊山(今齐贤镇)。后来韩膺胄的后代也有于明嘉靖间迁到羊山居住的,韩氏称他们为后韩系。

此外陶里八字桥也有韩氏居住,因与羊山韩氏世系不同,称“党叉韩”;又有同居陶里的另一韩氏,以其系朱姓入继,也与羊山韩氏世系不同,则称作“牛头韩”。

福全镇有韩氏居民350余人,以新对旗山村与新迪埠村为多。他们是否与羊山韩氏或陶里八字桥的韩氏有关,尚未查明。

 


分享按钮>>朝鲜《南阳洪氏世谱·旧谱序》
>>金山洪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