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仙叶法善桑梓之地——全塘口村

    中华全氏网 2012年1月12日 武义报朱红叶


全塘口村全景


全氏宗祠


唐大历二年为纪念先师叶法善而铸的大历铜钟


冲真观原址现在成了柳城中心敬老院 

  金华历史名人传》说:“在儒、道、佛诸家兼容并存的唐代初期盛世,现今武义县柳城畲族镇出了一位全国首屈一指的道士,他姓叶,名法善……”叶法善与全塘口的渊源颇深,据《旧唐书》、《新唐书》本传记载,称其为“括州括苍人”。叶法善自幼跟随父母从松阳卯山迁居到括苍县的白马山定居,父亲死后,将其葬瓯溪近山。而历史上的白马山和瓯溪近山指的就是如今的全塘口境内。13岁起,叶法善开始云游四方学道,从此一代道仙叶法善的养生佳话和各种传奇开始在武义这片热土上广为流传。而在清乾隆年间兴起的全塘口村,也追随着叶法善的宅舍冲真观的兴盛而在历史上留名。

  道仙叶法善的人文传奇

  叶法善,字道元,号太素,为叶俭十七世孙,唐代著名道士,生于隋大业十二年(616年),逝于唐开元八年(720年),享年105岁。叶法善出生于道士世家,从曾祖道兴、祖父国重、父亲慧明,四代皆为道士,其叔祖叶靖能更是深得唐皇室尊宠的内道场道士,后因参与韦、武集团阴谋而被诛。

  叶法善自幼聪慧,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12岁时父死,13岁开始云游名山大川,寻师学道。学会“辟谷、导引、胎息、炼丹”之类的功法和治病驱邪的诸多医术。宋人撰《唐鸿胪卿越国公灵虚见素叶真人传》说他“性纯洁白,小不茹素,独处幽室,好古学文,十一诵诗书,十二学礼乐,研究周易,耽嗜老庄,河洛图纬悉皆详览。稍年长,又从括苍入天台、四明、会稽。涉钱塘江,游遍大江南北名山胜地”。叶法善经过刻苦修炼,深通摄善占卜,道家吐纳之术,精通艺术、诗词、音律,其医术高明,已到了手到病除之神话境地,称凡是他足迹所到之地方,人们的病痛邪气几乎全被殄灭。由于他有一套为病人剖腹医治胃病、肠病,给病人开刀医治眼病的高超技术,所以在治理中,病人没有痛苦,医治之后,病人的器官也没有什么后遗症,见者莫不啧啧称奇,赞不绝口。由此,叶法善的声名远扬,所到之处,求医者络绎不绝,离去之时,被治者依依不舍,送了一程又一程。人们在感激之余,纷纷拿出钱财酬谢他,他不是婉言谢绝,就是用于施舍,名誉江南。

  唐显庆年间,高宗闻其名,再三征召,预授其官职,而叶法善却淡薄名位利禄,以“臣在朝市,疗在山林”对答,不愿为官,请为道士。《旧唐书叶法善传》记载“显庆中,高宗闻其名,征诣京师,将加爵位,固辞不受,求为道士,因留内道场,供待甚厚。时高宗令广征诸方道术之士,合炼黄白。法善上言:‘金丹难就,徒费财物,有亏政理,请核其真伪’,帝然其言,因令法善试之,由是乃出九十余人,因一切罢之。”叶法善也因此深得高宗的宠爱。自高宗、武则天至中宗、睿宗诸朝,叶法善为唐王朝服务历时50年,50年间“往来山中,时时入召”,始终未曾失掉皇帝的尊宠,叶法善对唐室最大的贡献在于能审时度势,利用自己的才智,帮助唐玄宗平内乱,即平定韦(皇后)、武(三思)集团,及太平公主集团,助唐玄宗即位,为史称“开元盛世”之唐室中兴立下赫赫功劳。为表彰叶法善匡助唐之高宗、武后、中宗、睿宗及玄宗五朝帝王的丰功伟绩,玄宗于开元二年授其金紫光禄大夫、鸿胪卿、越国公兼景龙观主,并以道教大洞三景法师之最高法位,奉敕二次于泰山、衡山祭岳。唐玄宗还赠其祖叶国重为“有道先生”,其父叶慧明为银青光禄大夫、歙州刺史。

  叶法善精通养生之道,终生理气自强,所以老当益壮,开元八年(公园720年)无疾而终。叶法善仙逝后,玄宗又封其为“越国都督”,并在19年后亲作《叶道元尊师碑记》悼念他。叶法善祖孙三代分别被朝廷赐封并立碑,这在唐代是独一无二的,在中国道教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由于他一生业绩辉煌,从唐至今1300多年来,关于叶法善的各种传奇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亦为新、旧《唐书》、《道藏》、《集仙拾遗》、《广异记》、《太平广记》、《四库全书》、《红楼梦》等数十种从唐至清的史书、传记、小说所记载。其中《追魂碑》、《唐明皇游月宫》、《天师渠》、《试剑石》等传说流传最广。明朝《初刻拍案惊奇》中的《唐明皇好道集奇人武惠妃崇禅斗异法》故事,更是将其演绎成令人神往的怪诞故事。

  历经千年的道教名观

  叶法善辞归回故里括苍后,将故宅改置宣阳观(今柳城镇北全塘口村),也就是如今人们所说的冲真观。冲真观占地面积约20000多平方米,是由坐东朝西的前后大殿及左右两旁大厢房组成的雄伟观宇。据载,此宅舍是唐明皇李隆基论其有功,奖赐给叶法善的。初赐额为宣阳观,后改为冲真观,此额真迹尚存现桃溪镇的延福寺内。叶法善担任了第一任观主,时年是先天二年(公元703年)。冲真观的历史,从这一年计算,至今已有1300年。可惜的是,这样一座承载了千年历史文化的宝殿,现如今已难再看到当初那雄伟恢弘的身影。

  历经了一千多年的风雨洗礼,冲真观除自然的多次毁损外,还有人为的破坏,曾多次修缮。北宋至和年间(1054-1055),道士吴慧纯上谏朝廷,履敕重修。明宣德年间(1426-1435),道士高希度等兴复。崇祯年间(1628-1644),知县金之镕重修。清乾隆(1736-1795)以后,栋宇多剥,墙垣倾颓,田园荒芜殆尽。嘉庆十一年(1806)间,松阳卯山道士邱明净来作观主,致力修葺,至二十三年(1818),乃重建前后殿庭,左右厢房亦加修饬。咸丰十一年(1861)十一月十三日,太平军攻克宣平县城,驻扎今郑回村,与冲真观仅一河之隔。西乡民勇时聚集百余人,埋伏在观之后路进攻太平军驻营。太平军遂将冲真观前后大殿、左右厢房全部拆毁,并将木料、砖石改作郑回土城。冲真观只留空基一片,唯铜钟尚存。同治八年(1869)知县张兆基邀集城乡绅董清理积产,谕令勤正道人依旧主持,重新整修,延续至解放。历史上观宇还多次为教育所用:光绪年间,务本小学附设在冲真观。抗战时期,浙江省立贫儿院设在冲真观,嗣后,金华师范又附设过,还办了普育中学、普育小学。解放后附设过粮站、农会,后又附设了全塘口小学。文化大革命,冲真观受到毁灭性的破坏,参天古树被砍,道士坟墓被挖。1986年,冲真观被大部分拆毁,在原址上建设了大源中心小学。

  真人乘鹤仙去,已有一千两百多年矣,然人虽去,故物犹在。宣阳唐大历铜钟,重一千余公斤,为唐大历二年纪念先师叶法善而铸就。今保存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延福寺。追魂碑,相传在唐开元五年,真人为其祖父叶国重所树之碑,碑文为唐著名书法家李邕所书,现亦存延福寺。还有两只“成精”的石乌龟,据当地老一辈村民传说,至今仍散落民间……

  励精图治的全氏先祖

  全塘口村坐落于柳城畲族镇的东北部。1951年,大源畲族乡成立当时的乡政府所在地,全塘口村成为了全乡的政治和文化中心,直到1993年大源畲族乡撤消并入柳城镇,设立柳城畲族镇。

  全塘口拥有全塘口、观后两个自然村。观后的王姓家族早于全塘口的全姓家族,因其定居在冲真观之后,取名观后。全塘口村有158户,458人。全村水田368亩,旱地18亩,山林600亩。种植有中国三大名莲之一的宣莲,并拥有200亩的宣莲良种示范基地,永康、东阳等周边县市都到这里来引莲种。此外村里还有黑木耳、香菇、蚕桑、吊瓜等种养殖基地。

  据当地老人介绍,全塘口村的“全”原先是泉水的“泉”,自全姓祖先搬来之后才改为全塘口。据《全氏宗谱》记载:全氏自汉柔公食采京兆为全氏鼻祖,至宋荣公自福建莆田迁瓯之永嘉居焉。清乾隆年间有讳宗岳者字喜生公由温州永嘉侨居宣北,为全塘口全氏始祖,自此生生不息,繁衍子孙,至今已有二百余年。

  全塘口始祖全喜生为何要从温州永嘉不远千里搬来全塘口?这当中依然不得不提叶法善的宅舍冲真观,毫不夸张的说,当初要是没有它,也就没有今天的这个全塘口。在唐代,冲真观的幅员相当辽阔,前三万六,后三万六都属其所有,凡冲真观钟声所及之处,全是其田产。相传早在全喜生搬来全塘口之前,他的叔伯兄弟已早他九十年迁至今西联乡的壶源口定居。而壶源口与全塘口两地相隔不远。有一天,全喜生到壶源游玩,见到冲真观幅员辽阔,地产丰富,就打算搬迁过来。刚搬迁当初,全喜生一无所有,冲真观道士见其可怜,就留他在观内打起了长工。全喜生感恩图报,事事尽心尽力。不久之后,他的勤劳善良就被当地的一个徐姓女子看在眼里,她见全喜生老实憨厚,不顾其贫寒决意嫁给他。要成家最起码要有房子,可是全喜生除了依靠打长工赚的几块钱,什么都没有。幸好,冲真观的道士都很喜欢这个勤劳的小伙子,就把五间书房给了他成家用。也就是凭着这五间低矮的书房,全氏先祖不畏艰难,艰苦创业,历经两百多年,遂成全塘口如此兴旺。如今在全塘口,我们依然还能看到全氏始祖艰苦奋斗的见证,尽管书房墙壁上的泥土有些脱落,房顶砖瓦有些破旧,但毅然挺立的身影却无时无刻不在告诉后人要传承先祖美德,保持创业热情。据村里老人介绍,现在全塘口村有50多户人家在外经商,足迹遍及昆山、义乌、上海、永康等地。每逢过节过年,在外闯荡的全氏儿女就会开着一辆辆气派的小轿车回到村里来,看望长辈的同时也向长辈汇报自己所取得的成绩。

  在全塘口,除了祖先留下来的五间书房的记忆,另一处令所有全氏子孙敬畏的地方就是全氏宗祠。全氏宗祠于1918年落成,至今已近百年。1915年秋八月,先祖四世孙昭阳公在全氏子孙日益强盛之时,建议建宗祠祭祀祖先。1917年冬腊月,昭阳公因病不起,弥留之际交待玉叔昆仲原建冲真观西北之宗祠,恐左实右空不牢固,决定改建成观后四实之地,赖合族人之力,不越二年,祠宇落成,即现存全塘口宗祠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氏宗祠曾是当时农会、民兵集会场所,后又办过小学,人民公社的食堂、生产队的仓库等等,见证了共产党六十年的历史。公元2009年,全氏子孙致富不忘先祖,纷纷出钱出力重修了全氏宗祠。重修后的全氏宗祠焕然一新,前座之中的歌台,上有壁画,鲜艳如生;左右回廊根据宗谱记载恢复样貌;后楹中间列祖先及先逝后人牌位,空其左右为客座;栋柱楹联词意深长,引领后人感念祖德,堂堂正正做人。宗祠大门前建有花坛,栽有龙柏、罗汉松等常青树。重修后的全氏宗祠观栋宇之宏伟,察阶墀之修洁,顾垣墉之俊雅,看壁画之清秀,巍峨轩昂也。祠据圣地,后裔自昌,祖宗积德,恩泽后人。

  崇文尚武的全氏后人

  在先祖讲信修睦的美好品德感召下,全氏子孙遵孝悌礼仪,注重修身养性,团结互助,创建了一个和谐美好的大家园。全塘口村的年轻人大多在外创业,留守村中的以老年人居多,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占了全村人口的四分之一左右。虽然儿女远在外乡,但全塘口的老人们并不感到寂寞无助。全塘口村建有武义县柳城中心敬老院,由原先全塘口小学扩建而成,其占地5300平方米,投资200万元,设有200张床位,集中供养柳城畲族镇、桃溪镇、西联乡、坦洪乡、三港乡、大溪口乡6个乡镇的“五保”老人。全塘口村支书告诉记者,村领导十分关注村里老年人的生活,平时会经常抽空去看看村里的留守老人,对家庭贫困的老人,积极争取资金给予补助。今年已是93岁高龄的全以琴老人至今依然耳聪目明,据说三四年前,他还自己下田耕种。问起长寿秘诀,老人把一大半功劳归于村里这种敬老尊老的良好氛围。

  全氏祖先由于从永嘉乔居全塘口,势单力薄,所以一直以来崇文尚武,即使在最贫寒的时刻,也没有放松对后代的文化教育和体能训练。据全氏宗谱记载,全氏第五代孙全秉桢,家境并不富裕,经祠堂介绍后入学读书,之后一直非常争气,以优异成绩考上丽水的学府求学,后来成为宣平一带有名的律师。

  全氏五世孙全秉亨自幼练武,曾参加宣平武进士科考。据先辈讲述,有一年元宵节在宣平县城看戏,有几个不肖子弟在台前捣乱,借机调戏良家妇女,秉亨看不过,出面阻止了此事。戏完后,秉亨在理发店理发,那几个闹事的不肖子弟纠集宣平县城二十几个青年前来报复他。秉亨靠墙一马步,随后将冲上前来的几个人抛了出去。这时,理发店的师傅出来警告这些青年说:“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全塘口全田寿的大儿子,你看他的马步扎的多少扎实,赶快散了吧,不然你们可要吃大亏了。”那二十几个青年见全秉亨如此架势,再不敢动手,随后就散了。当时的宣平交通不便,环境幽僻,上中学就要到松阳,上高等学府就要到丽水,因此,全氏后人都会学上几招防身的武术,以便出门在外保护自己。虽然时过境迁,世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尚武精神一直传承至今。

  宣平解放初期的1950年,七世孙全绍贤在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在全氏宗祠创办了全乡第一所学校——全塘口小学。乌溪畈、青坑、后塘畈、上河、郑回等周围村庄的少年儿童都在全塘口小学就读,甚至连竹客、新塘等地的青少年都慕名而来,为当地培养了许多人才。

  由于注重教育,崇尚文化,解放后,全氏后人中有大专生34人,本科生17人,研究生2人,博士生1人,平均每五人中就有一位大学生。
 


分享按钮>>倡 议 书
>> 明朝察司副史严孟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