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氏文化古迹】黎氏大宗祠 辟为村史博物馆

    中华黎氏网 2013年1月11日 万家姓


 

上世纪90年代重建的双门邸。

 

修葺一新的黎氏大宗祠檐上灰塑。

村中老人怡然自得。

 

记者杨迎春 通讯员张铁文、莫晓宇/摄影 

 

 南方网讯 “潢涌村是东莞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黎氏大宗祠见证了东莞的发展历程。”在去年底举行的黎氏大宗祠修缮竣工典礼上,东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佟星这样评价中堂镇的潢涌村和村里的黎氏大宗祠。这样的评价恰如其分———村是900多年的村,祠是800多年的祠,都堪称历史的见证。眼下,黎氏大宗祠已被修葺一新,并被开辟为潢涌的村史博物馆,供四方游人参观。  该祠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史料记载,潢涌立村于宋,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当年,潢涌黎氏的始祖公黎宿从博罗迁来,娶当地的陈家女为妻,从此便一代代繁衍下来。后来,黎姓成为潢涌的大姓。相传,黎宿非常孝顺,其母病重之际,他曾将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和药一起熬制,给母亲治病,即“割股疗亲”。当朝的皇帝听说后,非常感慨,“特钦旌孝子,授朝议大夫”,还为其居住的里巷赐名叫“德本里”,这个街名至今还在沿用。  村中的黎氏大宗祠建于南宋乾道九年,即公元1173年,迄今已有830多年的历史。它前后共有三进,建筑风格雄伟大气,是全省现存最古老的祠堂,文物保存最为完整。在它的周边,还有一系列古祠和古巷,它们一起成为东莞“文物八景”之一,名为“潢涌宋祠”,黎氏大宗祠于2002年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去年,在省里的帮助下,潢涌多方筹集资金数百万元,从粤东请来古建修缮专家,对黎氏大宗祠进行了全面的维修。竣工后,村里又请有关人士,将黎氏大宗祠辟为村史博物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潢涌上下近千年的历史文化汇于一祠,吸引了大批观众。  禁烟先驱虑远谋深  历史上,潢涌与大汾、麻涌、石碣一起,曾是东莞的四大名乡,村中现常住人口8000多人。潢涌民风淳朴,讲礼重教,立村以来,共出文武进士7人、文武举人33人。  据陈伯陶主持编纂的《东莞县志》记载,明朝进士黎光,官至刑部侍郎,他性情刚烈,执法不阿,深得皇帝赏识。后来遭到奸臣的陷害,被贬谪到陕西的山丹,客死他乡。黎光死后,皇帝查知了真情,痛悔不已,杀了奸臣,谥封黎光为刑部左侍郎,并在他的家乡潢涌赐建了一座双门邸,即前有单门,后有双门的大门楼。并在旁边立了石碑,上刻“文武官员,到此下马”。  另一位更值一提的是清朝的黎攀镠,曾任福建兵备道、江南河库道库等职。在职期间,曾三次上疏痛陈鸦片罪状,奏请朝廷严禁鸦片,是中国的禁烟先驱之一。陈伯陶版的《东莞县志》中有专门的《黎攀镠传》,称赞他禁烟之奏“其虑至远,其谋至深”。如今在黎氏大宗祠中,专门辟有禁烟展览,成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教育的一个基地。  重教敬老之风日盛  近日记者再访潢涌的时候,正值午后。绕村而过的河涌里,放暑假的孩子们驾着小艇,跳上跳下地在涌里打闹嬉戏。涌边的石凳上,三五成群地歇坐着一些老人,怡然自得。  据了解,改革开放后通过发展造纸等工业富裕起来的潢涌村,重教、敬老之风日盛。村里设有奖学金,每年都有一批品学兼优的学子受到奖励。老人们有自己的活动场所,享受着各种优待。(编辑:谭礼剑)   

--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广东新闻频道 --   

作者:记者杨迎春 通讯员张铁文、莫晓宇   

 


分享按钮>>【黎氏家谱源流】黔北遵义县禹门朝彦公支?黎氏家谱
>>【黎氏文化古迹】贵州黎氏沙滩村——“中化文化第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