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平望 下平望 侯马市高村乡上平望村、下平望村,位于汾河之南岸,西与新绛县隔河相望。 古之江河水流弯曲处,名“望”。县西四十里汾曲东岸一带村庄,高阜之处皆以“望”称。有南、北峰望、北平望、南平望、下平望、张望等望(所旧曲沃县志)。上平望村、下平望村则由“望”得名。 公元前651年,周襄王元年,晋献公诡诸殁,晋国经立奚齐、卓子之乱,晋惠公夷吾於次年即位。晋惠公即痊后,连年农业歉收,至公元前646年(周襄王六年,晋惠公五年),晋国又遇大荒灾,饿蜉遍野,民不聊生。晋国想从近邻秦国籴粮。好的是秦晋是联姻之国(晋献公长女伯姬嫁秦穆公,史称“秦晋之好”);不便开口的是:秦国扶持夷吾入主晋国社稷之前,晋曾承诺以河外五城让给秦国却食言。晋国迫于形势的需要,硬着头皮使大夫庆郑持宝玉入秦告籴 。秦穆公不愧是仁义之君,他不记前嫌,许以数万斛粮,以救晋民于灾荒。遂命“泛舟之役”。秦国的运粮船队经渭水,进入黄河,到达黄河以西属晋国的地方;经汾水,到达黄河以东的新田地面。汾河南岸的人民,欢喜雀跃迎接运粮船来,他们设台备具,设立观望点。为纪念这一振奋人心之举,当地人民把近汾河的三个观望点,分别叫做北平望、南平望、下平望。 民国十七年及以前的曲沃县志疆域全图上的村落,均显示有北平望、南平望、下平望,而无上平望。清光绪年间,有南平望村、下平望村,无北平望村,民国十七年,南、下、北三个平望,各为一村,均属曲沃县三区。对照各时期的地图位置,可知1949年之后,因历史变迁,过去的南平望即改称为上平望,而北平望附属褚村。 民国十七年,上平望有115户,男265丁,女240口;下平望有116户,男332丁,女284口。2000年,上平望有337户,1408口人,耕地116公顷,人均收入2942元;下平望有445户,1914口人,耕地207公纲,人均收入2708元。 光绪六年《续修曲沃县志》载,南平望(即上平望)村曾建有禹王庙。 上平望村东门外,过去有关帝庙。庙门上曾书有一付对联,上联写着“英雄不没千秋大丈夫”,下联是“意气常伸一巨真刚者”。 下平望村东南不远处,有晋国“平望古城”遗址和“平望宫殿台基”遗址。 下平望村过去有东、西、南、北四个城门。东门曾书有“燕山吐月”,西门字牌上写着“瞧绛带汾”,北门上曾书“汾川毓秀”,南门上写着“凌云”二字。 据村里人讲,下平望柴姓人家,是清康熙年间从河津县柴家垛迁居而来的;下平望孙姓人家,是从万荣县通化镇西孝原村迁居而来的。 柴孚中:清朝年间下平望人,官至刑部广西司郎中,其父柴维诚去世后,於清嘉庆十四年,诰封“中宪大夫”,下平望村南现存有墓碑楼。 祁宗孟:字淑庵,号南村,晚号迂叟,清朝年间南平望(今上平望)人,进士出身,任潞安府教授。 孙克:下平望人,1922年生。抗战时期,於新绛“扩红”时参加革命,后参加牺盟会决死队。解放战争时期,曾参加淮海战役任副团长。解放后,先后在重庆建设机床厂和四川德阳市国家一机部第二重型机器厂任党委书记。1990年去世。 丁宝玉:上平望人,1947年参加革命,曾任兰州军区空军西安留守处主任。 薛武全:下平望人,1934年生,1949年参加工作曾任成都市青平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下平望村党支部、村委会,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以棉花、油料为主的经济作物。村里的棉花种植已发展到2000多亩,油葵面积已达1000余亩。还引导村民发展私营砖厂、涂料加工厂,发展运输业、劳务输出等,使农村经济不断发展,村民收入逐年提高。 上平望村,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多年来引导村民发展苹果园140余亩,人均一亩果园。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现打深井1眼。使农村经济逐年发展,村民收入不断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