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冬天,经过生意场上大起大落的柴成雷,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在工商局注册了一家商贸有限公司,又从外地进了几辆电动自行车,在郑州西郊租间门面房,开起电动自行车专卖店。
这一干便是6年。
“那时人们对电动自行车还不了解,且价格也比较高,一般在3000元左右,购买电动车的人特别少。”柴成雷说,小店开张以后,他弄了个记事的本子,对每天的销售状况做一个记录,当时一连好多天的销售“战绩”都是零。
“昂贵”的电动车自然他也不舍得骑,弄了一辆破旧的自行车,每天骑着一大早就来到店里,把卫生打扫得干干净净,等待着顾客的到来。有时有人过来问问扭头便走,更多的时候是他一人坐在冰冷小店里,迎着呼呼的北风,守望着南来北往的行人。
“每次回家以后,都没有人敢问我销售的业绩如何。”柴成雷说,每天的销售业绩都是零,开始家里人还问问,怕他受打击,后来就不问了。当时,还有很多朋友劝他转行不要再卖电动自行车了,因为一个月下来,房租、水电和其他费用,算下来赔了好多钱。
他说,他这个人特别自信,在任何时候都能保持十足的自信心,认为电动自行车既省力又环保,应该是将来发展的方向。于是不管刮风下雨、销售业绩如何,他每天都准时“上下班”,并始终保持亢奋的精神状态。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11月的最后一天,柴成雷终于卖掉了一辆车,这也给了他极大的鼓舞,他又从朋友那里筹了一些钱,进了一些新款电动车放在店里。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每个月都能卖10辆、8辆,市场初期的高额利润,让他保着本的同时还小有盈余。
一年之后,市场逐渐成熟。尝到甜头的柴成雷,凭着对市场的把握,在郑州开起了第二家店、第三家店……
截至目前,他已经在郑州开了12家电动自行车专卖店,6家售后服务维修店,代理的电动自行车品牌由当初的一两个品牌,发展到四五个品牌,他所开创的商贸公司也成为某知名品牌电动自行车在河南最大的代理商,并以公司的名义与浙江、江苏等地的电动自行车制造商合资,在沁阳建了三个电动车蓄电池、电机、轮子等核心部件制造厂和总装厂,总投资达3亿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