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氏家谱源流】曾国的来源和迁徙

    中华曾氏网 2013年5月22日 万家姓


鄫国,子爵,为姒姓。约在夏代中叶,始建国于缯丘,在今河南方城县北。商初,鄫人东迁至河南柘城和安徽毫县之间,并与商往来密切。约当周灭商时,被移至山东绎县,春秋时被莒国所灭。周昭王、穆王南征江淮时,曾移封诸姬姓国至汉阳,姬姓曾国当也于这时封于方城的缯丘故地。周幽王末年,曾联合申侯、犬戎一同灭亡西周,杀死幽王,共立幽王之予太子伯服为王,迁都洛邑,是为东周平王。曾国由于有扶立之功,国势强盛。到春秋初期,由于楚国兴起,北灭申、吕,曾国受到威胁,乃于这时迁到光山县西南之西阳,对楚表示臣服和忠顺。当汉阳诸姬及淮汉间姜、赢、偃姓诸小国陆续被楚吞并时,曾国便沦为楚的附庸。战国初期,楚灭随后,曾又被移封至随国附近的曾家店一带。后来仍为楚所并。鄫与缯、曾本为一字,古通用。

一、姒姓鄫国的建国和迁徙

   鄫国,为姒姓[1]。《世本》谓:“曾氏,夏少康封其少子曲烈于鄫。襄六年,莒灭之。鄫太子巫仕鲁,去邑为曾氏。”原来,鄫与曾即一国。《路史·后纪十三下》载:少康“庆得四息伯杼、曲列、龙留、季杆,俱贤逮事”。四息即四媳,意为四个儿子。少康之长子为伯杼,后继位为帝。曲烈为伯杼之弟。同书又谓帝杼“乃封其仲曲烈于缯,至周为莒所灭。有缯氏、鄫氏、曾氏”。罗苹注:“是曰缯衍,传作鄫。’,又《国名纪丁》云:“缯,二,子爵,昭公取鄫也。曲烈国,一曰缯衍,今沂承之县东八十,非郑鄫。”曲烈乃少康之仲子,伯杼之弟。其封于鄫,乃是帝杼登位之后,因曲烈辅兄有功而得封。史载少康有九子,则曲烈并非少康之少子。因曲烈之下,尚有龙留、季杆,故以曲烈为少康仲子是对的。姒姓之鄫,又可作缯、曾,且以后分成鄫、曾、缯三姓,是同一祖源的。

   《国语·郑语》韦昭注:“缯,姒姓,申之与国也。”《周语》谓“杞、曾由太姒也”。申在今河南南阳市北,北面方城县有缯关。江永《春秋地理考实》云:“传,致方城之外于缯关。杜注:楚地,今按当在南阳府裕州,方城在裕州。见哀四年。”高士奇《春秋地理考实》说:“曾初封,似不在琊玡。哀公四年,楚致方城之外于曾关,岂其故墟乎?”,历代史学家都认为曾关,即姒姓鄫国的故墟,亦即鄫国始封地。《史记·夏本纪》载:“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戈氏。”把鄫与缯、曾等同起来,三字在古代时可通用。初封于缯关之鄫乃为夏禹之后曲烈所建之国无疑。方城之缯关亦有缯丘,这里与夏禹姒姓分布的中心地如阳城、杞、斟寻(在巩县)、费(音必,在泌阳)等地相近。

   新郑与密县之间有潧水。《水经》云:“潧水出郑县西北平地,东过其县北,又东南过其县东,又南,入于洧。”郦道元注:“史伯答桓公臼,君若克虢、郐,主芣、马鬼而食潧、洧,修曲刑以守之,可以少固诗所谓潧与洧者也。”潧、洧,今《毛诗》本作溱与洧。丁山认为:“缯关不如潧水名字较古,与其说潧之初封在缯关,不如说在、潧水流域,更为合理。”[2]但潧水乃商代曾人之地,夏代之缯,当在缯关。夏禹南征三苗,以缯人扼守缯关,缯关正是由洛阳、阳城南通南阳及江汉之要道。故夏代之曾当在缯关,到商代才东迁潧水。郑杰祥亦认为夏代的缯国在今方城的缯关[3]。

   商代卜辞有“ 入二、在口”(院、3、D、0060),“口巳, ……”(院、3、D、1875)[4]。 读为潧,《春秋》所谓“鄫子”,与夫《曾伯雨黍(上下结构)(漆)簋》之曾,都可能为甲翼骨面诸种刻辞所见的 氏之后[5]。于省吾说:“   即金文曾之初文。《说文》‘曾,词之舒也。从八从曰声’。按古文曾字无从田从曰者,许说失之。金文曾字,《曾伯从宠鼎》作 。契文 字与《曾伯从宠鼎》曾字上从 形同,是曾字初文。上两画与田形相连读,孳化离析为二┅┅”契文作 ,金文作 者,古文从口无否每无别…… 亦当为地名。  

   《中甗》:‘王命中先省南国,贯行王居,在 。’与契文之 ,自系同地。”[6]卜辞中还有许多 字,但皆有赠送义,不是地名和国名。可见商代时,商、曾关系密切。商灭夏后,夏的同姓亲族,或被俘虏成为臣仆,或被迫向四方迁徙。唯独曾人能立足于商朝附近,因他们历来对商忠心耿耿,常常入贡。曾字以后便衍化为馈赠和赠送,商以曾人进贡的物品物作祭品,故曾又有祭祀之义。

   商末,曾人或又东迁至柘城与安徽毫县之交的层邱,《水经·阴沟水注》:“濄水东南迳层邱北,邱阜独秀,巍然介立,故壁垒所在也。濄水又东南迳城父县故城北,沙水注之。”城父即今亳县,其北与柘城接界。层邱,《苟子·尧问》作缯邱,云:“缯邱之封人见楚相孙叔敖。”层邱又作缯邱,因曾人东迁至此而得名。《左传》襄公元年“诸侯之师次子鄫,以待晋师”,即指此。

   周武王灭商时,封鄫为子爵,移封鄫于山东临沂地区苍山县西北古鄫城。《左传》僖公十四年杜预注:“曾国,今琅琊缯县。”即指此。《读史方舆纪要》卷三十二兖州府峄县云:“鄫城,县东八十里,春秋时小国也。僖十四年,鄫子来朝。襄六年,莒人灭鄫。昭四年,(鲁)取鄫。《史记》夫差七年,败齐师于艾陵,遂至缯,即此。后为楚地。”汉置缯县,隋开皇时置鄫城县,又升为鄫州。鄫由于是小国,常被莒、邾和鲁国欺凌。鄫便和鲁通婚。《春秋》僖公十四年,夏六月,“季姬及鄫子遇于防,使鄫子来朝”。杜预注:“季姬鲁女,鄫夫人也。鄫子本无朝志,为季姬所召而来,故言使鄫子来朝。”又注:“本或作缯。”可见鄫之前本已作缯。《左传》僖公三十一年:“杞、缯夏后,自当祀相。”席世昌《读说文记》云:“春秋时鲁女多归鄫,鄫非姬姓可知。传曰:杞、鄫何事?相之不享于此久矣,则鄫为姒姓无疑。”,僖公十六年,夏四月,鄫季姬卒。十二月,齐会诸侯于淮,因淮夷常侵犯鄫国,欲为鄫筑城,并向东方略地。筑城的劳工疲苦不堪,有人夜登丘阜,大呼曰:齐有乱,使城未筑成而散去[7]。但鄫依赖齐国,《战国策·魏策》:“缯恃齐而轻越。”僖公十九年夏六月,宋、曹、邾会盟于曹南。鄫子没有赶到曹南,便到邾去会盟。宋襄公责怪鄫子没有及时去会盟,便指使邾文公把鄫子抓去充当牺牲,以祭次睢之社[8]。《后汉书·郡国志》谓“临沂县有丛亭”。张华《博物志》云:临沂“县东界次睢有大丛社,民谓之食人社”。丛亭、大丛社即曾亭、大曾社,因曾、丛音同,亦可通用。可见鄫国衰弱到连国君都保不住,任人宰割,只得更依附鲁国以求生存了。《谷梁》宣公十八年经:“朱人戕缯子于缯”,释文:“缯,一本作鄫。”《左传》襄公元年“次于鄫,”杜预注:”郑地,在陈留襄邑县东南。”江永《春秋地名考实》:“襄邑,今归德睢州,故鄫城在州南。”即今毫县西北地。襄公四年,鲁国请于霸主的晋国,要求把鄫国作为鲁的附属国,并代鲁国负责向盟主国提供一部分贡赋。十月,“邾人、莒人伐鄫,(鲁大夫)臧纥救鄫,侵邾,败于狐骀”。次年,鄫人又在戚参加晋、宋、陈、卫、郑、曹、莒、邾、滕、薛、齐、吴等国的盟会,联合抗楚[9]。又次年,即公元前567年,鄫国因贿赂鲁国,成为鲁之附庸,恃有鲁作靠山而对莒国怠慢。同年秋,莒国趁鲁国疏于扶助鄫国的时机一举灭亡了鄫国。于是晋国指责鲁国没有保护鄫国,并派兵去讨伐鲁国[10]。

   鄫国亡后,其子孙以鄫、曾、缯为氏。《世本》云:“鄫氏,分封用国为氏,鲁有鄫鼓父”。又云:“曾氏,夏少康封其少子曲烈子鄫。襄六年,莒灭之。鄫太子巫仕鲁,去邑为曾氏。巫生阜,阜生皙,皙生参,字子舆,父予并仲尼弟子。参生元申。”曾氏郡望出于鲁国和庐陵郡。缯氏之后有缯贺,从汉高祖击项籍有功,封祁谷侯。

   《唐贞观八年条举氏族事件》载:潭州长沙郡四姓有曾氏,《太平寰宇记》则作五姓有曾氏。《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载:岐州扶风郡十一姓有曾氏,兖州鲁国郡廿姓有曾氏,潭州长沙郡六姓有曾氏。《广韵》下平声十七登:曾,“曾参之后,后汉有尚书曾伟”。鲁有季孙氏家臣曾夭。曾氏尤以江西南丰、南城为多,人材辈出。

   南丰人曾纥,宋文林郎,著《临汉居士集》。子曾恩,祁阳知县,著《怀岘居士集》。曾唯,为南宋末年六君予之一。宣和六年进士曾崇,绍兴二年进士曾发,明成化贡生曾璋,永乐武平丞曾贯,杭州训导曾宣,永乐举人曾贵宾,成化举人曾鉴。

二、曾的含义

曾,历来字书均释为虚字,因而衍生为何曾、曾经、曾是、曾几何时等。又谓“窗曾一声之转”[11]。据甲骨文与金文分析,曾实即原始社会末期创造的甑器,即用以蒸饭的饭甑。甑旁之瓦是后来加的,开始皆作曾字。八田(上下结构)象甑内有孔之甑筚,如窗开孔一样,故窗曾为一声之转。用甑蒸食物,故曾、蒸同音亦通义,曾者蒸也。《说文解字》:“甑,甗也,从瓦曾声。’籀文从  弓鬲弓  ,可见甑系从鬲器的基础上演变而来,起初在鬲器里安下多孔的陶圆板,将食物置于板上,板下盛水,用以蒸熟食物,故叫甑。发明这种甑器的部落便称作曾,后来发展为国号。

   据《字林》云:“甑,炊器也。”蒸米为饭器,先以萆蔽甑底,加米其上,而餴之而馏之[12]。箪即筚,有用竹篾织成七孔的圆筚板,也有用七孔陶圆板做甑筚者。《仪礼·少牢礼》:“廪人概甑甗匕与敦于廪爨。”注:“古文甑为蒸。”是甑与蒸同音义的又一证明。河南郑州市铭功路发现商代制陶作坊专烧灰质陶,产品以盆甑居多[13]。邹衡在论述夏文化时指出:“河南龙山文化晚期者均作罐状,底部多为小圆孔。”[14]这种底部有小圆孔的炊器,无疑是甑。在夏代初期业已流行,而盛行于夏、商两代。据此可确定曾人在夏初发明甑,夏禹之后曲烈的部落和所建的国家叫曾。

   《山海经·大荒东经》有鬲曾山,郭璞注:“音如釜甑之甑。”鬲曾山,当系曾人所居制甑之地,可见其地名很古老。

三、姬姓曾国的建立

   姬姓曾国的建立,当在周成王时期。周灭商之后,平定了武庚三监之乱,又平定了东夷、淮夷的反抗,开始了大分封,同姓曾国被封于旧姒姓曾国故地的缯关,郭沫若谓“湖北孝感地方曾发现过一批周成王时代的青铜器,记载着成王南征虎方的事迹。成王在这征伐中经过的曾,后来封有姬姓诸侯。”[15]这就是徐锴《说文解字系传》所称的姬姓曾国。曾国为侯爵,从许多出土青铜器铭文中都可证实。刘节谓:经籍所见曾国,可从邑作鄫,亦可从系作缯,皆一名也。鄫,此姒姓之国,然在青铜器《曾伯 阝奇 壶》、《曾大 人左口上小下  盆》、《曾子仲宣鼎》、《曾诸子鼎》中,皆无直接证据可断定为姒姓之国。反之,若《曾伯  雨黎(上下结构) (漆)簋》,若《曾侯簋》,其与楚国之关系则显而易见。此在河南者,附庸于郑之曾也。疑此即姬姓:二曾,与曾伯  雨黎(上下结构) (漆)同族。可见有姬姓之鄫,又有姒姓之鄫。在齐者,姒姓;在郑者,姬姓也。江汉诸姬,大抵为周人,目的在于使之同化江淮之民。是以姬姓之鄫或在王室,或处夷狄。《曾伯  雨黎(上下结构) (漆)簋》曰:“佳王九月,初吉庚午。曾伯  雨黎(上下结构) (漆)哲圣元武,元武孔业;克狄淮夷,印燮鄹汤。”可见征淮夷之役,曾伯  雨黎(上下结构) (漆)参与其事,因率其族人南徙至楚,是以有楚国之曾矣[16]。鄹汤繁阳,在今新蔡县北。把淮夷赶回了淮水中下游。陈梦家谓:“金文曾伯、曾侯、曾姬等  雨黎(上下结构) (漆)都是郑地之曾,监临淮水北的繁阳、淮夷。”[17]郑国系周平王东迁洛邑时,才从陕西华县之郑东迁至新郑,并吞了姒姓旧曾园之地。而《曾伯  雨黎(上下结构) (漆)锾》据吴其昌《金文系年表》考定为周宣王九年之  雨黎(上下结构) (漆),当公元前819年,此时曾国已在河南立国。而郑国才于周宣王廿二年封弟友于郑,是为郑桓公。郑之立国,比曾伯  雨黎(上下结构) (漆)要晚十三年,郑东迁河南新郑,比曾伯  雨黎(上下结构) (漆)要迟四十六年,故刘氏谓在河南之曾“附庸于郑之曾也”,纯属错误的推测。郑据有曾地及  潧水,乃姒姓之鄫从方城缯关东迁至此,到周武王时又东迁山东苍山之鄫城。故东周平王时,曾之故地为郑所得,并非曾沦为附庸国。且曾伯  雨黎(上下结构) (漆)既为伯爵之国,不是子、男爵之国,决非附庸国之爵位无疑。所以,据曾国之  雨黎(上下结构) (漆)定为郑地之曾,显然也是错误的。

   按汉阳诸姬,乃周昭王、周穆王南征荆楚、淮夷时,从山西、陕西移封而来。曾国也当于这时始封于方城缯关的原姒姓曾国故地,因袭故国之名,而未加邑旁,仍为曾国。爵位为伯爵,与姬姓亲族如霍、应、蓼等国成犄角之势,以拱卫成周的南门。西周末年,曾国势力强盛。到周幽王时,因宠爱姒姓褒国之女褒姒,立为妃,欲废杀姜后及其所生之太子宜臼,违背了周朝立嫡的宗法规定,也触犯了姜、姬两姓的共同利益。于是,姜姓的申国、西戎和姬姓的曾国,于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便联军攻陷西周的镐京,杀幽王、褒姒于骊山之下。如果这次联军的曾国是姒姓,其同族为王妃,决不会如申侯之女姜后那样去仇视幽王和褒姒,所以,也可证明西周年方城缯关的曾国乃姬姓。

   参与攻灭西周的国家,《史记·周本纪》载有申侯与缯、西夷犬戎。《国语·郑语》云:“申、缯、西戎方强,王室方骚。”又《晋语》云:“申人、缯人召西戎以伐周,周于是乎亡。”曾国这时处于鼎盛时期,又远在方城之缯关,更可证决非郑国之附庸。也可证刘节谓曾伯雨黎(上下结构) (漆) “因率其族人南徙于楚,是以有楚国之曾”的说法不妥。曾国之由方城缯关南迁至淮水上游罗山县曾家店,乃在春秋中叶楚灭应、霍、申、吕之后,并非在周宣王之时。

   因申、曾扶立姜后之子废太子宜臼为周平王,东迁洛邑,曾国权势更大,所以由伯爵而晋升为侯爵。1972年在湖北随县均川区熊家老湾,出土了西周晚期青铜器《曾仲大父虫有簋》二件,又有《曾伯  (缶左霝下)》铭文[18]。此缶霝(左右结构)则为春秋早期之器。可见此两器为一脉相承,曾仲大父或为曾伯雨黎(上下结构)(漆)之弟或次子,当在周宣王、幽王之时,而曾伯文则为雨黎(上下结构) (漆)之子。铜器虽出于随县均川,乃系曾人后来南迁时由方城携带祖传礼器南迁而来的。

   曾君有时也称为子。如l971年8月,在河南新野县城关镇小西关发现一座春秋早期曾国墓,出土物中有一件铜甗为甑、鬲分铸,底部有十字形箅孔,更可证曾国因擅长制造这种甑器而得名。此墓出土于新野城郊,北距南阳、唐河不过百里左右,或者就是曾国的一个重地[19]。1974年8月,又在上述墓葬西侧仅20余米处,发掘出一座春秋早期墓。其墓葬形制、出土遗物与前一座曾国墓葬很相似。“豫西南和鄂北广大地区的确有一个曾国存在。新野地区当在曾国境内,也许是曾国西北边陲的一个重镇。”[20]新野还出土有春秋早期青铜器《曾子仲 亻妻 甗》。又称《曾侯簠》,铭文为“叔姬霝作黄邦,曾侯作叔姬邛芈媵器”。所谓“叔姬”,必为曾侯之妹或女嫁于黄国者。邛芈,即叔姬之女嫁于江国者。《广雅》:“芈,母也。楚人呼母曰芈。’”是江芈即江母,故《楚王钟》曰:“楚王媵江仲芈南和钟。”此江仲芈,必为楚王之女或妹嫁于江国者。可见江、黄、曾、楚皆互为姻娅。《曾姬无血耳(左右结构)壶》,圣走亘(左右结构)之夫人所作器。夫人,国君之妻。圣走亘即声走亘。楚自惠王以后,其小君可称作声走亘者,必为声王之夫人。娶于曾,故称曾姬。无卹,其名也[21]。可见曾国已为姬姓。1979年4月随县城郊公社八一大队的一座墓葬中出土铜器37件,其中有《季怠戈》,铭文云:“周王孙季怠口元用戈臧元武”。又一戈铭文云:“穆侯之子西宫之孙,曾大攻尹季怠之用。”[22]穆侯即曾穆侯,西宫或为穆侯之子。穆侯以其少子季怠为曾地的大工尹,后来即封为曾伯,可能为曾伯雨黎(上下结构) (漆)之祖父,是曾国的开国始祖。其铜器之出现在随县,乃是以后的曾君南迁而带去的。清光绪间,襄阳县太平店宋家栅一战国墓出土了铜器百余件,皆散失。唯存襄樊市文化馆的春秋中期《曾孟芈谏盆》,有铭“曾孟芈谏乍飨盆其眉寿用之。”[23]这个曾孟芈或是曾孟姬也未可知。这些铭器都证明方城之姬姓曾国,确系周穆王所封,以后逐渐南迁。周永珍认为,荣与曾同为姬姓,“荣伯戈乩自曾国墓中,我们怀疑荣是曾的先祖(荣、曾、古音同),也就是说曾是荣迁往汉川的一支。从《大盂鼎》、《小盂鼎》以及《卫盉》、《荣有司乊上冉下鬲》出土于岐山,也可证曾之先祖与西戎居邻杂处[24]。说荣、曾同为姬姓是对的,说曾为荣之后则不然。荣为周公之后,曾为穆王之后。

   上海博物馆藏有《曾子斿鼎》,铭文云:“曾子斿择其吉金,用铸口彝。惠于烈且匕(列祖妣)、口下保臧(藏)。吾攵(吾)口口是奠,孔扬为口事于四国,用孝用享,民具卑乡(向)”[25]。但曾昭珉、李瑾把“列祖妣”释为“烈曲”,认为是少康之子曲烈之后的曾国,迁到随县后的姒姓[26],值得志疑。l966年7月湖北京山县宋河区坪坝公社苏家垅出土97件铜器中,又有《曾中斿豆》、《曾中斿父壶》、《曾侯中子斿父鼎》[27]各二件。以上曾中斿子器都定为春秋早期。马承源《中国青铜器》认为:“历史上曾国有三,一在山东,一在河南南部。另有一曾子斿鼎,铭文表明曾是姒姓,西周晚期,曾国在江、汉之间一度比较有势力。”把汉水之曾说成为姒姓恐怕也不是史实。这位曾仲子游父,后来登上侯位,便称为曾侯仲子游父了。

四、姬姓曾国的迁徙

曾国的迁移,当在春秋早期。那时楚国强盛,向淮汉扩展势力,灭申、吕、应、霍。曾才向东南迁至光山之西。刘节谓:“郑与曾皆姬姓,近在王畿,是曾伯雨黎(上下结构) (漆)一族本处于郑,故为王近臣。因平淮夷而徙至楚,复为楚之附庸矣……自东周中叶以迄战国晚期,曾人之足迹北起郑郊,南至光州;西起南阳,东至睢州;皆其范围也。”[28]杨宽、钱林书“根据楚王熊章铭文,战国初期曾国国都当在今河南光山西南的西阳。根据曾侯乙大墓的发现,当时曾国又以湖北随县西北郊作为国君的葬地。根据宋人记载,“楚王熊章钟又曾出土于湖北安陆。看来这时曾国统治中心又进一步向东迁移。在今光山、随县和安陆之间,虽多山区,但是西阳沿潢河流域,随县和安陆又沿涢水流域,可以发展农业生产,作为立国之地。这时曾国的继续东迁,该是为了对楚进一步的退让。”[29]今光山县西南的罗山县西南六十里有曾家店,或系曾国所都的西阳。

   1965年11月,武汉市桥口废品仓库中清理出一件铜鼎《曾伯从宠鼎》,铭文云:“佳王十月既吉曾伯从宠自作宝鼎用。”[30]又有《曾伯父罍》,铭文云:“唯曾伯父自乍口口  缺去右加霝  用征行。”这两件铜器约当于春秋早期,称曾伯名从宠,和其父或系两代曾君。曾伯父铸磕说明是为了征行之用。可能为他从方城向东南迁至西阳时所专铸之器,不是用于出征,也不是为了临时出巡。因举国迁徙而隆重地铸器,铭文记载了这次征行的事。

   1978年3月,随县擂鼓墩一号墓的曾侯乙墓,墓内出土百多件青铜器,上都铭文“曾侯乙作持用终”,六十多件青铜编钟上也有“曾侯乙作持”铭文。还有《楚王章鎛》。关于西阳所在地,“根据楚王熊章钟铭文,战国初期曾的国都在西阳而不在随…楚惠王得到来自西阳的讣告,因而为曾侯乙制作宗庙用的编钟等礼器,送到西阳进行祭奠。可知曾侯的宗庙在西阳,当时曾的国都也必在西阳”[31]。西阳在今罗山县西南曾家店,与息、蒋、随、唐等姬姓国相邻。

   这个曾侯乙墓因出土于随县擂鼓墩,便有许多专家学者认为曾即是随,是随国以后改号的。并引魏称梁,韩称郑,吴称干,唐称晋为证。殊不知魏因迁都至梁才兼称梁,韩后迁都至郑才称郑,唐后迁都晋水之滨因改国号为晋以别于南迁之唐国。吴因并吞强大的干国而以干为赔都,因亦兼称为干。随国迁都至曾叫曾是可能的。但随国自山西南迁至随州之后,一直未再迁都,尤其未迁到曾地,所以并无任何证据说随后改曾。杨宽等认为曾国和随国不可能是一国两名,“从河南、湖北两省间出土的曾国文物来看,曾国从西周晚期到春秋前期,正从南阳盆地西南部新野、谷城太平店,向东南进入随枣走廊,经枣阳茶庵而东到随县西南、京山东北。石泉同志据此断言曾国是西周时期‘汉阳诸姬’的封国之一,认为南阳盆地南部曾是曾国的居地,这一带正在汉水以北。我们认为,这个断言是可信的。但是,石泉同志又认为随国也是由南阳盆地迁入随枣走廊的‘汉阳诸姬’之一,并深入到随县一带,因此进一步断言曾国即是随国,这就缺乏依据……曾国在西周时与随国同时并存,不可能是一国。”[32]曾昭珉等也驳曾国即随国,说“随、曾两国皆为楚所灭,故随县擂鼓墩战国晚期楚墓中出有‘曾侯乙’诸器,盖出历史之必然,然而却不能因随县出有曾国铜器,便得出‘随国即曾国’的结论。”[33]

   曾侯乙墓既然出现在随县附近,想必由西阳又南迁至随地。这可能因随被楚来头后,楚以随地与地处楚国边陲的曾国西阳相接,或曾国国境向西楔入随国境内,否则便难理解曾侯乙墓为什么在随县擂鼓墩出土了。顾铁符认为曾国发动了政变,夺取了随国政权,由一个姬姓国变成了姒姓国。曾与楚有过共同抗周的历史,曾篡随是拔除了楚国身旁的一个监视哨,为楚立了大功,所以才能立国于楚境内而长久存在着。”[34]“至于南阳盆地东南的随枣走廊及其以东地区,已在楚国势力包围圈之内,已非战略要地,因而从南阳盆地向东南转移的曾国,能够继续保存下来。”[35]

   曾侯乙墓中随葬的青铜器精美绝伦,有透空附饰的尊、盘,有铜禁,还有未见到能与之媲美的编钟[36]。这样丰厚华丽的随葬品,是独立的诸侯大国的葬礼才能有的。郭德维认为“当时的楚还把曾看作一个独立的侯国。曾当时政治上可能已完全依附于楚;但楚并没有夺其国。曾侯乙墓中把楚惠王赠送的鎛钟置于西边下层钟架的最当中、最显眼、最突出的位置,也可以看出楚王送的礼品是多么尊重。既然曾侯至少在名义上是一个独立的君侯,因此他死以后,才按君侯礼制来殉葬,楚国既然承认他这一点,自然在他死后也就要按国君的礼节来对待他。正因他是一个国君,所以死后才能用‘九鼎八簋’。”[37]

   1981年8月,文物部门又在曾侯乙墓以西百米处,发掘了擂鼓墩2号墓[38]。其器物组合及特点,当属晚于曾侯乙的另一个曾国君主,但规模相差太远,“颇有一点破落户的模样。这说明曾国此时急剧衰败,已是风烛残年了。更耐人寻味的是,曾侯乙墓出土了四千多件兵器,此墓却一件也没有。这一现象说明,此时强楚已不允许近在咫尺的曾国再拥有武装力量。其灭亡之日,许就在那以后不久。”[39]大约在战国早期,楚悼王用吴起变法,把国内残存的曾国最后拔除了。

   石泉认为“随县境内的均水、淅河以至曾家河,是曾人由南阳盆地东到随县一带新址后带来的故地河流名称。”[40]这是对的。但倒转来也是对的。楚灭曾后,其后裔依照楚国灭国移民的惯例,迁到了均县南之曾水。《水经注·沔水》记有曾水,源出武当山,东北流,在武当县(今均县以西,旧均县城)东入汉水,称为“曾口”。距此东面不远的丹水上游有均水,实即淅水。这些地名都由随县移植而来。

注释:

[1]《国语?郑语》韦昭注。

[2][4][5]丁山《殷氏族方国志》

[3]郑杰祥《试论夏代历史地理》,载《夏史论丛》。

[6]于省吾《殷契骈枝》三编《释曾》。

[7]《左传》僖公十六年。

[8]《春秋左传》僖公十九年。

[9]《春秋》襄公五年。

[10]《左传》襄公六年,及杜预注。

[11][12]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升部第二,曾、甑。

[1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发掘队:《1958——1959年殷墟发掘简报》,载,《考古》1961年第2期。

[14]邹衡:《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第三编《试论夏文化》。

[15]郭沫若:《中国史稿》第1册地231页。

[16][21][28]刘节:《古史考存?寿县所出楚器考释》。

[17]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二)》,载《考古学报》。

[18]鄂兵:《湖北随县发现曾国铜器》,载《文物》1973年第5期。

[19]郑杰祥:《河南新野发现的曾国铜器》,载《文物》1973年第5期。

[20]杨育彬:《河南考古(七)》,东周青铜器(一)新野曾国青铜器。

[22]随县博物馆:《湖北随县城郊发现春秋墓葬和铜器》,载《文物》,1980年第1期。

[23][26][33]曾昭珉、李瑾:《曾国和曾国铜器综考》,载《江汉考古》1980年第1期。

[24]周永珍:《曾国与曾国铜器》,载《考古》1980年第5期。

[25]陈佩芬:《上海博物馆新收集的西周青铜器》,载《文物》,1981年第9期。

[27]湖北省博物馆:《湖北京山发现曾国铜器》,载《文物》1972年第2期。

[29][31][32][35]杨宽、钱林书:《缯国之谜试探》,载《复旦学报》1980年第3期。

[30]蓝蔚:《武汉发现曾伯鼎一件》,载《文物》1965年第7期。

[40]石泉:《古代曾国——随国地望初探》,载《武汉大学学报》1979年第1期。

[34]顾铁符:《随国、曾国的奥秘》,载《楚文化新探》。

[36]舒之梅、刘彬徽:《从近年出土曾器看楚文化对曾的影响》,载《楚史研究专辑》。

[37]郭德维:《曾侯乙墓并非楚墓》,载《江汉论坛》1980年第1期。

[38]郭德维:《我省擂鼓墩二号墓发掘的重要收获》,载《湖北日报》1981年8月29日。

[39]舒之梅、刘彬徽:《论汉东曾国为土著姬姓随国》,载《江汉论坛》1982年第1期。



分享按钮>>【曾氏文化古迹】台湾曾氏宗亲到漳谒祖
>>【曾氏名人楷模】曾庆红(女)任江西省为副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