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氏家谱源流】福建省仙游县宝峰游氏溯源考

    中华游氏网 2013年6月7日 万家姓


游氏源自姬姓,望出广平(今河北省邢台一带),是由黄帝姬轩辕的后裔而来的。从已发掘的史料表明,黄帝部落发源于黄土高原。传说始祖轩辕黄帝生有二十五个儿子,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即:姬、姞、酉、祁、己、滕、箴、荀、任、僖、儇、依。其后,子孙瓜瓞绵绵,又衍生出若干个子姓。在最初的母系社会里,“姓”表示母系,氏是姓之支派,也是宗族的标记。氏的本义为“支”、或“歧”,用于区别子孙后代之所出。
我国历史上最早记载的姓氏大约从周代开始,其目的是为了区别不同的家族、地位和出身。在古代皇帝诸子的姓氏中,以姬姓最为繁盛,历史上的姬姓曾分衍出61个属地,共432个氏(分支)。
若干年以后,黄帝的姬姓氏族子孙沿着北洛河南下,经过大荔、朝邑、韩城一带,东渡黄河,进入山西境内,沿着中条山、太行山向东而去,经过山西的永济、霍县、洪洞、芮城、新绛、临汾、河津,到达今天的北京附近。有的继续迁徙南下,向河南的陕县、许昌进发。故《左传》云:“虞、虢、焦、滑、霍、杨、魏,皆属姬姓。”从这些姓氏分布的地理状况来看,他们皆属于黄帝子孙。
周王朝周天王姬发(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国王,国史上习惯称为周武王)分封姬姓宗室子弟和功臣为列国诸侯,分为五等:公、侯、伯、子、男,其不及五等者为附庸。其中姬姓子孙的封国最多,这就是中国封诸侯建同姓的“封建”由来。  
  有诗曰:
   周室开基立帝图,分茅列土报功殊。
   制田世禄惟三等,品爵官人树五途。
   铁券金书藏石室,高牙大纛拥铜符。
   从今藩镇如星布,倡化宣猷万姓苏。
春秋战国时期,周、郑、晋国皆有游氏,史称郑公子偃为游氏肇姓始祖。从公元前632年至郑国灭亡(公元前376年)的250多年间,游氏作为当时郑国的显姓世族,名满天下。
史载:游氏肇姓始祖子游乃郑穆公第八子,系黄帝的第四十代孙,约生于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2年),号宣子,公元前585年被封为郑国悼公相,即郑相国(今河南省新郑)。郑相国传有两个儿子,长子公孙虿,次子公孙楚。公孙虿在郑简公七年被封为司马,简公九年累封为相。公孙虿生有二子,长子皈,字子明;次子吉(公元前574-公元前506年),字世叔,号太叔,任过郑国正卿。皈、吉皆用王父之字氏“游”。所以,游氏的发祥地即今河南省境内。秦汉以后,游氏从其发祥地河南向外播迁,始迁地为河北广平。晋及十六国期间,游氏著望于广平郡,与宋、焦、谈,并称为广平“四大姓”,直至隋唐年间广平一直成为游姓蟠居和繁衍的中心,此间的游氏名人大多出自广平家族。如,十六国时的乐浪太守游鲜、广平太守游幼、北魏礼部尚书游明根、尚书右仆射游肇等,故今祖国各地包括东南沿海一带颇多“广平游”、“广平堂”之号。
南宋初期著名历史学家郑樵(1104-1162年,莆田人)《通志·氏族略》将游姓归入“以字为氏”之列,称“游氏,姬姓,郑穆公之子公子偃,字子游,其后以王父字为氏。郑大夫游吉裔孙寻,汉御史中丞;后汉有游因,前赵有游子远(十六国时赵人),前燕有游宗,皆为股肱之任。”
古书《交际大全》“郡望篇”亦载道:“游氏广平、冯翊,声实俱茂(雅),秀美而文(吉),清德重名(酢),善诗卓识(诚之),独步六朝之伯始(肇),并肩三辟于高闾之(明根)。”
可见游姓源远流长,在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史上曾抒写了壮丽的诗篇。作为游姓后代,我们应当为祖宗创造的历史辉煌和姓氏感到骄傲与自豪。

游氏入闽始祖游植、游匹
据史料记载,早在先秦以后,我国中原人民就已开始迁徙入闽。广平游氏南下入闽始于唐,而盛于宋,如匹公九世孙、宋代卓越的理学家、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诗人游酢(字定夫,1053-1123年)就是福建游姓最杰出的代表人物。继游酢、游醇兄弟之后,南宋时期的游倪、游开、游儆、游九言以及明代的游朴、游居敬(1059-1570)等都是游氏的佼佼者。
翻开《莆田紫霄圭浦游氏家乘》,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以下叙述:
“吾宗自西晋迄隋世居广平任城,唐中叶植、匹二公兄弟自任城、颍州徙婺源后徙入闽,分为二支,植公居闽莆田紫霄是为南支始祖,匹公居闽建阳长平是为北支始祖。”
“植公仕唐中叶,为泉州别驾转大理寺评事,乐莆田紫霄岩山水遂家焉,是为南支始祖。匹公与植公胞兄弟,别号金玉,一云字五丈。建阳谱载其博通地理诸书,卜居建阳长平,后裔极盛,殆以精于堪舆而地灵人杰。”
另据游匹公的第十三世孙一鹗公于宋孝宗淳熙十四年丁未(1187年)六月所作之《游氏源流序》称:
五丈者,乃游肇尚书八叶之孙也!其始居南京,兄弟四人,位实居长,三弟俱入仕,而五丈素称文雅,乃不见用,喟然叹曰:“道之兴废,莫非命也!”遂博考阴阳地理之书,周游四方,至长平视其山水之势而曰此间山富水贵,若久居之,子孙当盛且富,因草治屋宇于洲坊而居焉。是时,长平皆虞公所有,号曰“虞公墩”。虞公乃世居洲头,每因暴水所患,思欲徙矣,闻五丈善阴阳之术,问之曰:“吾居濒水,不宜久居,烦择佳所而移之。”五丈曰此地可矣!公弗听,竟移之。已而,五丈公遂娶虞氏,生一子曰吴,性质颇美。国朝兴,封卿将,后迁镇使,娶陈氏,生二子。游氏本支自此蕃衍,虞公墩遂易为“游坊”矣。自时厥后,簪绂盈朝,兄弟俱入太学,而御史出典四名,至九世孙酢与兄醇俱受业于伊洛之门,致程夫子之叹,发明正学,载道而南归者。又有高捧乡书、题名雁塔,如今日之纡朱曳紫者,未历枚举,族系源流端有来矣!
关于游氏先祖入闽,各地史志记载多有异同,一说是以江西为中心,然后播迁入闽;一说是途经江苏而后入闽;另有一说乃因 “黄巢起义,兵荒马乱”,遂从河南固始启程迁徙入闽,有“道保(匹公)居建阳,德保(瑸公)居莆田,定保(植公)居长溪,分三线同时入闽。”由此可见,游氏的根基是在中原,入闽的年代是在唐末,已知入闽始祖有游植、游匹二兄弟,这就是史传的南支(莆田)、北支(建阳)之说。

南支发祥地莆田圭浦
据谱载,始祖评事植公于唐中叶(一说唐末)年间任泉州别驾,先迁居婺源,而后南迁入闽,道经莆阳(莆田),乐紫霄山水之形胜,遂卜居象峰圭浦(即今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后埔村)为入莆始祖,植公四传至彖公(字启易,唐太常卿),彖公传有六子,长子维善、次子士龙、三子载阳、四子启初、五子士骐、六子维祯,象峰圭埔游氏自第五世起析分为七房:
璜山房 (至第十二世起又各自分支)
端明房 (又有仓口房)
壶南房
沙坂房
南海房 (广东南海县)
湄江房
山美房(即秀屿房)
前四房为太常卿长子维善公元子游瑀的后裔,后三房为太常卿次子士龙公长子游瓘的后裔,瑀公的另一支脉嗣后从圭浦开拔江口锦市直街。谱曰:维善公六传至象州刺史辅公,辅公生二子,长曰昺、次曰旭,昺公官永丰判官,元子棠(字致庆,一字钟庆),宋理宗赐封涵江书院山长(编者注:书院中授徒讲学教师的敬称,山长总领院务),从圭浦徙家涵江学宫旁是为璜山房之祖;昺公次子一龙公(字叔雨,号致真,宋嘉定辛未进士,官漳州刺史,侨居广东顺德)嫡孙振甫居象峰圭埔、惟明公居壶南是为壶南房之祖。太常卿次子士龙、季子广(字致政),从圭浦徙涵江沙坂村是为沙坂房之祖;士龙公,五传至仕元公,生有四子:长子允之,字信夫(宋隆兴元年即1163年进士)乃居圭浦;允之公三传至霆公,名一凤,号伯雷(宋绍定二年进士),徙广东南海之鼎安为南海房之始祖。仕元公次子伯绚,字素夫,(宋乾道五年进士)三传至一虁,从沙坂徙醴泉(又称醴泉半岛、东庄)为湄江房之祖。之后,仕元公第三子拔之,先自沙坂徙醴泉是为山美房即秀屿房之祖(据秀屿族亲提供的谱牒资料表明迁徙的原因可能是为了躲避金难)。拔之公传有五子:长子晃、次子昱、三子昶、四子景、五子冒,其后代散居秀屿、前云、莆头、东沁、萧林、后江仔以及灵川镇东港、仙游等地。

莆田秀屿是游氏的聚居地。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秀屿人口已逾一万,游姓为第一大姓。据《鳌城志略》称:“游、刘各出千人丁,渔船、商船逾400只,岁得海利二十万,韶华甲宇莆之东南,嗣是人文蔚起,相继登甲者彬彬,举乡科者济济,游国学、列明经者拔茅而汇进,而崇祯间游泮水者计七十余人,其集织并武弁毕加总兵官衔者指不胜屈。大抵山石峭奇,钟灵毓秀,故降生人杰也!”但由于战乱频仍,秀屿游氏后裔向外迁徙的亦不在少数。嘉靖年间(1522-1566),东南沿海六省皆遭倭寇涂炭,百姓苦不堪言。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倭患重心移至福建沿海,北至福宁州的霞浦,南至漳州的诏安,千里海岸几乎遍遭倭寇铁蹄蹂躏,被倭寇攻陷的县城先后有福清、莆田、南安、诏安、福安、永春、永福(永泰)、安溪、南靖、宁德、寿宁等,其中尤以莆田(兴化)为烈,前后遭倭寇侵扰十六次之多,迫使明王朝急令对倭作战屡建战功的戚继光(1528-1587,字元敬,号南塘,山东蓬莱人)率部驰闽抗倭,经过三年多的围追堵截,直到明嘉靖四十三年甲子(1564)二月,戚家军才基本肃清了福建境内的倭患,福建人民才得以安居乐业。
值得一提的是,明朝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冬季,倭寇攻占兴化府城长达六十天,铁蹄所到之处烧杀抢掠,血流成河,仅被林兆恩(1517-1598年,号龙江,莆田人,奉三一教主)收埋的尸体就有三万多具。所以,居住在莆田以及秀屿周边的游氏后裔为了躲避倭患,纷纷外逃。清顺治十一年乙未(1654年)十二月初六日,秀屿城被海寇郭尔隆及其寇党攻破,游姓子民又进行了一次大迁徙。诚如《鳌城志略》描绘的那样:“居民自南而北奠定其所,而聚宿于福宁之三沙者十分之七漂冻沦饥饿……,并有许多人流落广东或台湾一带沦为异乡客。”据浙江省游氏宗亲理事会理事游寿澄(平阳人)《浙江省游氏宗谱序》称:“今浙江南部玉环、瑞安、平阳、苍南四县市的游氏先祖是在明朝万历、崇祯年间自福建漳州府龙溪县逃难而来的。”这场灾难就是绵延二十年之久的倭患,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难民是从莆田、秀屿逃亡流落到泉州而后奔赴漳州及浙南一带谋生的游姓子民。
兹据漳州市尾游家庙碑文载:“吾游氏之先,河南光州固始人也,自唐入闽,基于宁,后分处长乐、莆田,由莆而泉,泉而漳。洪武年初,诸昆弟散居金浦,惟我深源公肇祖择里裕后,婿于林,生两男,数传蕃衍”。
游氏入闽始居地象峰圭浦在今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紫霄岩后埔村下。据《紫霄形胜》云:“紫霄岩在九华山东北,林麓葱蔚,岩石屹起,似有凌霄之势,常带紫气,故名。初入有雷轰石、有琉璃峡、宋舜卿书,又有罗汉洞,有石鼓、有仙桥、仙人冢诸胜,岩下有一峰,峰形如象,故名象峰,下有圭浦,评事公(游植)入闽卜居于此,至今土名犹称游巷山。”
另据《莆田县志·氏族志》载“唐中叶时,大理寺评事游植为泉州别驾,道经莆阳,爱紫霄之胜,卜居山下后浦村,子孙聚族于是,其散居东门者科甲最盛……” 《续莆阳比事》一书亦载:“游氏三世四科甲,即游日章、游日就、游伯槐、游叔骅,祖孙、父子、兄弟、叔侄皆中进士。”

仙游宝峰始迁祖国清公
宝峰村位于福建省中部莆田市仙游县城以东约二公里处,俗称马坑、宝坑、游宅、龙岩,旧属折桂里,今隶属城东镇、鲤城镇管辖,2002年行政区划调整后改辖鲤城街道办事处。宝峰环山面水,门前龟蛇保口,背后双凤呈祥,土地肥沃,人性敦朴。
据传,始祖国清公(其生卒年代失考),本籍莆田小屿(旧称鳌城),以牧鸭为生,终年四处漂泊,途经仙游县城以东郊外,得蒙宝坑本地一户章姓人家(遗址在今祠堂厝后西侧下厝里)照应而萌生爱戴之心,且喜宝坑枕山带溪,山幽水秀,地有藏龙卧虎之势,遂携成年之子朝育卜居宝坑,成为仙邑宝坑游姓开基始祖。自此,朝育公在宝坑聚族而居,子孙绵延,世代相承。故今宝坑村里仍流传有“盅盛油”的佳话,在莆仙方言里“盅”与“章”是同音,“油”与“游”亦同音,意思是章、游两姓唇齿相依,情同手足,暗喻宝坑原住民章氏渐被游姓氏取代。至今宝峰游姓裔孙每逢岁时祭祀祖先,遵例要给地主、厝主章姓公妈献上一份祭礼。
据清康熙六十一年壬寅《宝峰游氏族谱》记载:
“国清公,妣陈氏,世居莆田小屿,墓在小屿崇福里,亦称过海;朝育公幼居莆田小屿,长迁仙邑,妣郑氏、继室林氏合葬(火葬)本村官桥。”
朝育公择居仙游的具体年代因旧谱失传无可稽考,但从宝峰残存的谱牒和秀屿族谱记载中不难看出,国清公系南支始祖游植公的第十七代孙,为拔之公的第八世,国清公父子卜居宝坑的时间大约在明宪宗之初成化元年(1465年)。宝峰游氏自第五代开始制订辈谱并依照行辈命名,最早的行辈为:宗(第五代)、卿(第六代)、相(第七代)、绍(第八代)、圣(第九代)、士(第十代)、孔(第十一代),第十二代起改换“文献名邦”四字命名,但只排到第十四代“名”字辈就中止了(据说是出于避讳,可能是明朝时期兴化府出了一位国师陈经邦。在古代避讳是一种特殊的礼仪规格,有公讳和私讳两种。避讳制度大约起源于周代,秦汉以降日趋严格。——编者注) 从第十五代起又重新按 “公、侯、伯、子、男”五字排谱。直到中华民国二十七年戊寅(1938年)族谱修订时,才增订“道学渊源宏国族,纲常礼教振家声”十四字作为续谱。若从迁仙始祖国清公算起,游氏在宝峰聚族大约有550年,子孙延绵至今二十三代,上启有“伯字辈”,下续至“源字辈”,人口逾一千三百人,可谓祖恩浩荡,枝繁叶茂,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
宝峰村现有一座游氏宗祠,气势恢宏,且保存完整,是游氏宗族祭祀祖先的主要场所。祠堂兴建年代不详,据传是在清朝年间,由第十五代裔孙(公字辈)发起兴建的,中华民国时期三、四十年代时由游寿可公发起扩建,规模扩大近一倍。据十八世裔孙游新斋回忆说,童年时其父元治公曾提及宗祠修建之事,他说修建祠堂所用的木料、砖瓦是从邻近的东渡村(今鲤南镇玉塔村)购回来的。玉塔与宝峰仅一水之隔,木兰溪横贯其中,溪流中横卧着一座青龙桥。有一年,仙游县暴雨成灾,青龙桥被洪水冲垮,东渡村房屋倒塌、田园荒芜,于是原先准备修建祠堂的木料、砖瓦就变卖给宝峰,从此宝峰游氏建起了自己的宗祠,添置了祭田,并订立了祭祀礼仪。童年时我常在祠堂里游玩,依稀记得祠堂大厅正中悬挂有“理学名臣”金字匾额,旁边另有 “文魁”、“武魁”等四个牌匾,可惜毁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和“文革”动乱之中,神龛及供奉历代祖先的木主牌亦被付之一炬,祠堂一度沦为村办宝峰简易小学校址及村部办公场所,后交还给游氏族人接管。1993年3月,经本族新珠、新斋、玉明、成柱、珍瑞、满玉、金火诸宗长倡议祠堂重新修缮,共筹资人民币近五万元。整修后游氏祠堂重焕异彩,并于1994年隆重举行竣工庆典。承蒙酢公裔孙、闽省委统战部副部长、著名书法家游嘉瑞厚爱惠书“理学名臣”牌匾。从此之后,宝峰祠堂又恢复了昔日的兴旺景象。

仙游县游姓来源的种种说法
宝峰村是仙游县游姓后裔的主要蟠居地,其次是大济镇东井村、榜头镇东桥村、游洋乡枫树下村,鲤南镇下楼村以及本街道的大坪口、东门也居住有少量游姓后裔,其中居住在大坪口的一支是宝峰游氏第十六世孙珠梅、珠云兄弟,另一支是明朝时期从秀屿(鳌城利房)直接迁徙而来的。而居住在东门街道的游氏基本上都是从宝峰移居而去的,据东门村族亲游清泉提供的家谱表明:其始迁祖昂亭公系宝峰游氏第十四代裔孙。
据不完全统计,仙游一县游姓人口约三千多人,约占全县总人口的千分之三,他们大多是从祖地秀屿迁徙而来的。如,大坪口的鳌城利房游氏就是直接从秀屿搬迁过来的。据永涌宗亲(现任将乐县政协主席)提供的谱牒资料表明,其播迁始祖应举公(1493年生 -— 1583年卒)是在明朝年间从鳌城迁徙到仙游县城的,距今四百有余年,子孙传承逾十七代。据该谱记载:其始祖应举公与莆阳明朝万历七年己卯科(1579年)进士、知广东增城县事应龙公属同宗兄弟,与宝峰游氏同属拔之公派下。
仙游县大济镇东井村(又名玉井)现有游姓后裔五、六百之众,是仙游县游氏的第二大聚居地。东井游氏始祖自何年何月何地迁入仙游,目前尚无确切证据可考,但自古以来“宝坑游”与“东井游”互相来往,且关系密切。仙游县内广泛还流传着 “未出仙游,先出东井游”的佳话,可见唐圣历二年(公元699年县名清源,公元742年改名仙游,隶属泉州)仙游置县前后,游氏先祖就已经在仙游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据1995年出版的《仙游县志》载,宋朝年间仙游有一位进士叫游慥。根据东井村游裔提供的宋朝始祖名良公的木主牌记载:“游晋卿,赐进士出身,谥忠烈大夫。”但游晋卿是否就是游慥尚待进一步考证。另据《莆田紫霄圭浦家乘》记载:宋皇佑五年癸巳(1053年)游慥以九经登状元郑獬榜进士,官承议郎,可见游慥进士亦为南支始祖游植公的裔孙。
仙游县榜头镇东桥村现有游氏后裔80余人,始出安贤里(榜头镇芹山村)后坡墩,原先与郭姓同处一地。因“郭”方言与“锅”同音,乡人曾有“锅(郭)里熬油(游)”的流言,族人有感于郭姓日益兴盛而游姓日渐式微等原因而陆续迁出后坡墩,其中一部分迁徙至榜头镇东桥村,另有一部分迁徙到鲤南镇的下楼村以及邻近之水磨坑村(与宝峰村毗邻),其中第十四代孟甫公苗裔启清公一脉直接迁入宝峰村居住。随后,迁入水磨坑的游裔亦陆续移居宝峰村,融入宝峰同族之中。谱载芹山始祖养六公后裔繁衍至今二十四代,辈次与宝峰游氏基本接近,但其始祖养六公源出何地,因一至十二代祖谱不幸毁于火患而无从稽考。由此看来,游姓从中原大地南下福建乃至仙游至少有1300年以上的历史。
关于游姓的来源,闽台和东南亚一带还流传着另外一种说法。据海南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中华姓氏通书—王姓》一书载:乾符五年(公元878年),农民出身的兴州固始(今属河南)人王潮、王审知(860 — 924年)兄弟为首的农民起义军进入福州,八年后荡平福建全境。四年之后,王审知被朝廷任命为福建威武军节度使,封琅邪王,有了正式的名号。此后,王审知便名正言顺地称霸八闽,“统七姓来自固始,镇八闽肇自唐封”。从此中国分裂成为五代十国,福建便是十国中的一国,称为“闽国”。
王氏家族割据福建五十七后被南唐灭掉,王审知的后裔也遭到入侵者的血腥镇压。当时的王公贵族虽有“愿作太平犬,不生帝王家” 之叹,但谁又能自己安排自己的命运!史称闽国灭亡以后,除末帝王延政因受优待而留有后人外,很多王姓子弟犹如惊弓之鸟,纷纷改姓避祸,在新改的姓氏中,以游、沈、叶三姓为最多,三姓的来源都与王姓、王审知有关:
王姓改游姓,是王姓子孙自认国亡家破,犹如水中之鱼,游来游去,居无定所。
王姓改沈姓,是取“沈”与“审”的谐音,表示他们是王审知的后代,子孙世代不忘其祖。王姓改叶姓,是犹如树叶飘零,不知所止。
所以,从那时起,我国东南沿海一带便有了“王、游、沈、叶是一家”之说,后来随着这一部分人飘居海外,这种说法又传到了南亚、东南亚和台湾岛上。如今福建境内仍有王、游、沈、叶不结亲的习俗,在台湾西南部的嘉义县,有王、游、尤、叶、沈姓宗亲会,便是由当年闽国王公贵族的后裔们组建的,他们最终还是走到一起来了。后人称王审知为“开闽王”,并修建了“闽王祠”,纪念他的治闽功绩。
注:广平:郡、国名。汉景帝中元元年即公元前149年,分邯郸置郡,治所在广平,即今河北省鸡泽东南;五国时改为广平国;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洺州为广平郡。县名,在河北省南部,金置广平县。
公元二○○五年十一月 岁次乙酉孟冬吉日
评事公裔孙 新华 谨识

参考文献:
① 游季康《闽游族史》1995年版;
② 高令印《游酢世系源流考》
③《重修莆田紫霄圭浦游氏家乘》民国三年抄本
④ 游永涌《鳌城游氏族谱》2004年版



分享按钮>>【游氏家谱源流】游氏入闽世系谱表
>>【游氏文化古迹】湖北武穴游氏五行族谱之朴素哲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