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氏文化古迹】由“灭国不灭祀”探讨盖国的位置

    中华盖氏网 2017/10/8 11:02:47 盖永德


 

《史记》召公为保,周公为师,东伐淮夷,残(践)奄,迁其君薄姑。

 

古人认为,神包括自然之神,天神,鬼神,祖先等内容。祖先死后化而为鬼神,敬祖祭祖也就是礼敬神明的表现。商朝人“尚鬼”,《礼记·表记》认为,“殷人重神,率民以事神”。河南安阳殷墟遗址考古发掘发现,甲骨中有大量祭祀祖先后占卜的记录。人们用丰盛的肉食(牺牲)、谷物(粢盛)奉侍祖先,来达到“致敬于鬼神而上下达矣”的目的.。

 古人如此看重祭祀祖先,还与他们的认知水平不高有关。人们认为,祖先逝去后,他们的鬼魂仍然需要享用祭品。所以在先秦时期,即使是灭掉了对方的国家,往往也是“灭国不灭祀”,划出一小块地给他们建立祭祀祖先的场所,但大夫之家灭亡后很可能没有那么幸运。《左传·宣公四年》记载,楚国令尹子文的弟弟子良生了个儿子,有“熊虎之状而豺狼之声”。子文认为,将来毁灭若敖氏家族的,必定是这个斗越椒。故而在临死前哭着说:“鬼犹求食,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意思是若敖氏祖先的鬼神将会因没人祭祀而饿肚子。后来,执政的令尹斗越椒因为率兵造反被楚庄王打败,整个家族被消灭。而古代的祭文往往以“呜呼哀哉,尚飨”作结,就是在表达哀伤之后,让鬼魂“赶快出来吃祭品”。

灭国不灭祀。能祭祀鬼神,代表着一个群体的存在。反之亦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灭国不灭祀的规则。

周武王灭了商朝。
但周武王却并没有杀商纣王的儿子,而是把他留下来,给了他一块小土地,让他负责祭祀自己的祖先。后来商纣王的儿子造反。造反失败,于是就被人杀了。
这个时候怎么办呢?在现代人看来,肯定灭其祀了,但当时的人不是这样看,他们另外找了商纣王的哥哥微子,封在宋国来接替这个祭祀的责任。
所以在春秋时期,很多虽然是死仇,但都会留下对方一条血脉,让他祭祀自家祖宗。
由此可见祭祀祖宗的重要性。

周为了控制地方,派中央代表分封各地,包括很多宗室同姓诸侯、功臣异性诸侯、历朝异性诸侯(灭国不灭祀,唐尧虞舜夏禹商汤都有),甚至分封到偏远的楚、吴、燕。

 

《史记周本纪》记载

武王把殷朝的遗民封给商纣的儿子禄父。武王因为殷地刚刚平定,还没有安定下来,就命令他的弟弟管叔鲜、蔡叔度辅佐禄父治理殷国。然后命令召公把箕子从牢狱里释放出来。又命令毕公释放了被囚禁的百姓,表彰商容的里巷,以褒扬他的德行。命令南宫括散发鹿台仓库的钱财,发放钜桥粮仓的粮食,赈济贫弱的民众。命令南宫括、史佚展示传国之宝九鼎和殷朝的宝玉。命令闳夭给比干的墓培土筑坟。命令主管祭祀的祝官在军中祭奠阵亡将士的亡灵。然后才撤兵回西方去。路上武王巡视各诸侯国,记录政事,写下了《武成》,宣告灭殷武功已成。又分封诸侯,颁赐宗庙祭器,写下《分殷之器物》,记载了武王的命令和各诸侯得到的赐物。武王怀念古代的圣王,就表彰并赐封神农氏的后代于焦国,赐封黄帝的后代于祝国,赐封尧帝的后代于蓟,赐封舜帝的后代于陈,赐封大禹的后代于杞。然后分封功臣谋士,其中师尚父是第一个受封的。把尚父封在营丘,国号为齐。把弟弟周公旦封在曲阜,国号为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弟叔鲜于管,封弟弟叔度于蔡。其他人各自依次受封。

春秋战国时期,领主制向地主制过渡,春秋时期,领主封建制衰落,战国时期,地主封建制初步形成,各国通过变法,收回封君的土地,减少了封建领主。实行郡县制。

通过兼并战争,夺取别国土地,设郡县,不再实行“灭国不绝祀”,不再保留领主身份。

 山东《沂源县历史沿革》载:

 

周朝时,鲁国在艾山附近设艾邑,在盖冶村设盖邑,纪国在阮峪村东设浮莱邑等治所。

 

山东《沂水的建置沿革》载:

西周,沂水地属鲁国。

春秋,沂水地为郓。莒鲁之争后入齐。

战国,沂水地为盖。

沂水陈永杰说的比较详细

阎若璩《四书释地》说:“以半为王朝之下邑,王驩治之;以半为卿族之私邑,陈氏世有之。”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35山东青州府沂水县,盖城条下:“县西北七十里。齐邑也。陈仲子兄戴,盖禄万锺,又王驩为盖大夫,即此。汉置盖县,属泰山郡。”

《路史·国名纪七》:盍,古杂国。并云:“盍,盍公先国王驩(欢)为大夫,齐地,在沂水西八十(里)。王信为盍侯即此(景帝封后兄)。音蛤,盍阝也,记并作蓋、蓋阝,乃音冠盖。”

汉刘向《列女传》中有篇《盖将之妻》, “戎伐盖,杀其君”

盖,即盍,音gě,齐国邑名,即《孟子》中记载的“盖大夫王驩”、“兄戴盖禄万钟”之“盖”,曾为春秋时期齐之世家仲子之兄陈戴的封邑(采邑),故城即今沂水县西北80里(70里说误),沂源县东里镇东安村东安故城。据《续山东考古录》卷21沂水县条载:“周纪浮来邑(一作包来、邳来),又莒密邑、蚡泉邑,又阳国后入齐,根牟国后入鲁,又战国齐盖邑。”

从文献记载来看,东安村一带在夏商时期为盍国地,古杂国之一。春秋时期属于纪国浮来邑,战国时期属于齐国盖邑。齐国占领了东安一带后,在此设置盖邑进行管理。从考古调查资料来看,年代上东安故城与盖邑的年代也是相符合的。而山东大学任相宏教授在2003年第1期《考古》杂志发表的《山东沂源县姑子坪周代遗存相关问题探讨》一文,却有不同看法,认为根据可靠的文献记载,周代沂源境内又只有两邑,一是浮来邑,一是盖邑。因此如果说东安是周代浮来邑的话,那么姑子坪遗址就是周代的盖邑所在地。

又盖、奄古字相通。丁山著《商周史料考证》:“南庚自庇迁奄,奄,当即左氏昭公元年《传》云‘周有徐奄’,九年《传》云‘蒲姑商奄,吾东土也’的奄。到了商末,奄已成为东方大国。《孟子滕文公》说:‘周公相武王,诛纣。伐奄,三年,讨其君。’……周公‘诛纣伐奄’,在《韩非说林》上则总谓之‘商盖’云,‘周公将攻商盖。辛公甲曰,不如服众小以{去刄}大。乃攻九夷,而商盖服。’”丁著中还说,奄的地望,据雷学淇《纪年义证》的考证,奄为东方之国,近鲁之地,且奄地多山。据此,盖地或为古奄地。

但这里没有周初到春秋的记载。

从史料分析,奄国战败后,其君被迁往薄姑。符合“灭国不灭祀”的规则。

而《尚书大传》:

“禄父及三监叛也。周公……杀禄父,遂践奄。践之云者,谓杀其身,执其家,潴其宫”。

可见当时战争之惨烈,但也不像某些人说的那样。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毕竟杀人不是目的,人都杀光了,还有意义吗?反抗者是要被杀的。投降的还是要接受统治的。

 

《系年》飞(廉)东逃于商盍(葢)氏。成王伐商盍(葢),杀飞(廉),西迁商盍(葢)之民于邾,以御奴之戎,是秦先人。被西迁的商盍(葢)之民,不就是投降的吗。鲁因商奄之地,并因其遗民。这些商奄之民,不也是投降的吗。

 

《路史·国名纪七》:盍,古杂国。汉刘向《列女传》中有《盖将之妻》。

《盖将之妻》“戎君贤之,祠以太牢,而以将礼葬之,赐其弟金百镒,以为卿,而使别治盖”。说明当时确实存在“灭国不灭祀”的规则。

春秋时期,少数民族戎人建立了戎国(今山东省曹县附近)。

周朝时有戎国,为齐国附庸。

此戎不应为西方之戎。

盖将之妻洁而好义,而戎君贤之,可见他们都是知礼之人。戎人尚且“灭国不灭祀”,何况周人呢。

成王灭奄是在公元前1000年前,到春秋公元前770年——476年,这中间近300年时间,没有盖国的任何记载。鲁国在定都曲阜之后,不可能一下子就占有那么大一片土地。

鲁侯伯禽宅曲阜,徐、夷并兴,东郊不开。作《费誓》。可见当时鲁国曲阜以东并非鲁国领土。

奄国灭亡之后《中国通史》这样记载:

鲁国除得“殷民六族”外,还“因商奄之民”组成。这些六族不但维持原来的氏族于不坠,连原先的劳动力也未被剥夺。这批旧族“法则周公,用即命于周”,只要不存心捣乱,依然能分享政权,“职事于鲁”(均见《左传》定公四年)。所以,鲁除了周族的周社,还有亳社,以供商奄殷遗膜拜。——白寿彝

可见,奄君被迁到薄姑。其原来旧地,还是商盖人治理。

当时的鲁国,《中国通史》是这样记载的:

周公长子伯禽的封国,都奄(今山东曲阜)。鲁也是在消灭了商朝的残余势力商奄的废墟上(今曲阜一带)封立的。在曲阜和邹县地区发现有西周遗址,都是鲁国文化的早期遗留。鲁地为旧族盘踞,周人征服之后,还允许原来的统治者有其民、有其土,后因时势变异,小国的封疆相继遭到夺削,鲁国也吞并了一些小邦。

商盖国旧地后来肯定是被鲁国吞并了,时间应该是在西周时期,即公元前1045——公元前770年。沂源、沂水历史沿革,我们知道这一地区后来叫盖,而不叫奄。奄在它灭亡之后,已成了历史名词。而盖则是一个新的叫法。

   周朝时,鲁国在盖冶村设盖邑。这个时间我们无法判断,周朝800多年啊。

莒鲁之争

公元前616年,季孙行父所筑。鱼莒屡次争夺,称“东郓”。那么东郓一带在公元前616年以前没有记载,这就出现400多年的空白。

《春秋昭二十六年》(前516年)公至自齐,居于郓。

也就是说在公元前516年前,郓已经入齐。时为春秋时期。

 太史公曰:秦之先为嬴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徐氏、郯氏、莒氏、终
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
然秦以其先造父封赵城,为赵氏。
《史记 秦本纪》

《左传》定公四年:“因商奄之民,命以伯禽”。

 

运奄氏

在周初有大量遗民,在鲁国境内。李学勤认为,运奄氏就是商奄、商盖。所以,东郓之前就是商盖旧地。

蜚廉氏

《系年》飞(廉)东逃于商盍(葢)氏。成王伐商盍(葢),杀飞(廉)。飞廉被杀了。

秦氏

秦氏被西迁了。《系年》西迁商盍(葢)之民于邾,以御奴之戎,是秦先人。

战国,沂水地为盖。

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379年,齐康公去世,奉邑入于田氏,姜姓吕氏从此退出统治齐国的历史舞台,史称“田氏代齐”。

就是说东郓这一地区在姜姓齐国统治时间也就150年左右,从公元前516年至公元前379年。和田齐统治时间差不多。

按照唐朝人的说法,盖氏根本就不是出自盖邑。

 

在论及纪国灭否时

 

遵循“灭国不灭祀”的规则,后来该是迁到今沂水县境西北部的天上王城景区(纪王崮)一带。

《尚书大传》:

“禄父及三监叛也。周公……杀禄父,遂践奄。践之云者,谓杀其身,执其家,潴其宫”。

按此记载,显然是奄君被杀了。

《史记》召公为保,周公为师,东伐淮夷,残(践)奄,迁其君薄姑。

按此记载,显然是没有被杀。其君被迁到薄姑,延续其祀。显然盖国在齐国薄姑附近。

毛诗正义记载

《书序》云:“成王既践奄,将迁其君於薄姑。”注云:“践读曰翦。翦,灭也。”奄既灭矣,其君佞人,不可复,故欲徙之於齐地,使服於大国。是奄君迁於齐也。《书传》云:“遂践奄。践之者,籍之也。籍之,谓杀其身,执其家,潴其宫。”如此,则言奄君见杀,与序不同。《书传》非也。

此处指出《书传》非也。但还是有人相信奄君被杀了。还有人说奄君逃到江南去了。

周朝时有戎国,为齐国附庸。

如此理解《盖将之妻》“戎伐盖,杀其君”此盖国当在齐国境内。亦为齐国附庸。“迁其君薄姑”,显然盖国在齐国薄姑附近。

 薄姑城在哪儿呢?这个问题也是扑朔迷离,一般认为是位于博兴境内。不过,也有惠民、阳信、桓台、高青等多种版本的说法。

综合各种志书,清代学者叶圭绶认为“薄姑国城在东南十五里,今柳桥”,也就是现在博兴东南6公里寨卞村北,小清河北岸的一处台地。这种观点得到了《山东通志》《博兴县志》的认可。但因为当地很长时间里并没有发现过相关实物遗迹,虽言之凿凿,但仍然不能平息千年来的学术争论,直到寨卞遗址的出现才有所改观。

1979年,寨卞村北600米处,东西向的小清河和溢洪堤之间的田野中发现了一处文化遗存。1981年开始进行调查,从地面采集到鼎、罐、盆、石镰、瓦当、网坠、纺轮、器盖和大量鬲、鬶、鼎等器物残片。1982年和1986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部分地段进行钻探,钻探获得面积约16万平方米,发现了400米长的东城墙。墙基宽12米左右,夯土层厚近10厘米。

这处遗址东西长380米,南北宽约400米,面积约30万余平方米,文化堆积厚约3米,是以商周时期为主的遗址,兼有龙山文化及战国至汉代遗存,被命名为“寨卞遗址”,是薄姑故城的“头号选手”。

博兴有二蒲姑城,一在博兴东北,遗址有100万平方米,乃迁奄君之处,一在博兴东南,遗址有20万平方米。

旧《博兴县志》载:"奄城《通志》在东北十里。《书序》成王东伐淮夷、遂践奄,迁其君与蒲姑,即此地。俗名嫌城,今为贤城。"

就是说,后来的盖国,就在博兴东北。某段时间内,可能其范围还要大。

1987年,在史家遗址附近的旬召村东北一大型遗址发现一座商末周初墓葬,出土有“叔龟”铭文的铜觯(饮酒器),经判断为商代奄国之器。商奄的青铜器为何跑到薄姑国的领土上,这还要从周成王时期的一场战争说起。《史记?周本纪》记载:成王既迁殷遗民,……召公为保,周公为师,东伐淮夷,残奄,迁其君薄姑。

《今本竹书纪年》在成王三年纪谱下云:“王师灭殷,杀武庚禄父,迁殷民於卫”。“三年,伐奄,灭蒲姑。四年……夏四月……王师伐淮夷,遂入奄。五年春正月,王在奄,迁其君于蒲姑。”成王三年,灭蒲姑,封与太公。奄君在薄姑,由齐国辖制。

由此可证,此器当为周公东征迁奄君于薄姑时的遗物。

 

而鲁之盖邑,不是盖国,可能在周初设置于盖冶村,商盖国故地。

齐之盖邑,当在莒鲁之争后设置。包括鲁之盖邑地区,但要大得多,也是商盖国故地。

盖邑当和盖国有关,但不是盖国。

周代盖国自“其君被迁到薄姑”,不知存在了多少年,但据《盖将之妻》判断,应存在到春秋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领主制向地主制过渡,春秋时期,领主封建制衰落,战国时期,地主封建制初步形成,各国通过变法,收回封君的土地,减少了封建领主。实行郡县制。

通过兼并战,争夺取别国土地,设郡县,不再实行“灭国不绝祀”,不再保留领主身份。

盍公先国

南宋罗泌撰《路史》云盍氏:“盍公先国,王驩为大夫,齐地,在沂水西八十里”。这个盍国,就是盖国。这里的意思是,盖国旧地,后归齐,设盖邑,王欢曾为盖邑大夫,在沂水西八十里。

这个“盍公先国”即《系年》“飞(廉)东逃于商盍(葢)氏,成王伐商盍(葢)”之商盖。

盖邑只是在盖国旧地设的邑。和商盖国有关,但不是一回事。

周朝的盖国,是“其君被迁到薄姑”之后的盖国。已经小的可怜,所以才有戎伐盖,杀其君。盖国在巨燕南等说法。

渭南师范学院报  

2016年9月  第31卷  第17期

作者:吴名岗

摘要:周成王伐东夷时灭掉的商盖国在今山东省滨州市境内。清华简《系年》有"成王伐商盖,杀飞廉,而迁商盖之民"的记载,《孟子》说"驱飞廉于海域而戮之",《韩非子》有周公"将攻商盖,而商盖服矣"之语。商盖是"成王伐东夷"四国之一,《史记·周本纪》之"迁其君薄姑",薄姑就是商盖国君。今阳信县有"薄姑氏国""薄姑庙",惠民县有商墓薄姑冢。"薄姑氏国"即"商盖"国。在"薄姑氏国"周边有26处商周遗址。存世文献、出土简册、周鼎铭文、地方史志、商周遗址、商墓文物、地名遗留等,共同证明了商周之际的"商盖"在今滨州市。

毛诗正义记载
《地理志》云:“成王时,薄姑氏与四国作乱。”则薄姑非奄君之名,而云“奄君薄姑”者,彼注云:“玄疑薄姑齐地名,非奄君名。”是郑不从也。

薄姑国的疆域与早期的齐国有不少重叠区域。《孟子》有云:“太公之封于齐也,亦为方百里也。”也就是说,齐的封地开始只有一百里许。太公封齐后,又陆续接管了之前五个诸侯国的土地,分别是斟国、斟灌国、莒国、薄姑国和纪国。其中的薄姑国主要包括现在的淄博、滨州一带,是后来齐国的核心统治区域。

《左传·昭公九年》:

“及武王克商,薄姑、商奄,吾东土也。”

这里薄姑和商奄是并列的,不可能薄姑是人,商奄是国。“吾东土也”已明确薄姑是国。

 

此说商盖在今山东省滨州市境内,这值得讨论。

传统观点认为,奄君是由奄(曲阜)北迁到薄姑去的,而此说正好相反。

而《山海经》中记载,盖国在巨燕南。照此道理,盖国在今山东省滨州市境内,还是比较合理的。而盖国在曲阜一带,则和《山海经》中记载,盖国在巨燕南不相符。

鲁国除得“殷民六族”外,还“因商奄之民”组成。

《左传》记载:“分鲁公以大路、大旗、夏后氏之璜、封父之繁弱、殷民六族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使帅其宗氏,……命以‘伯禽’,而封于少皋之墟。分康叔以大路、少帛、綪茷………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锜氏、樊氏、饥氏、终葵氏……命以‘康诰’,而封于殷墟。皆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分唐叔以大路……怀姓九宗、职官五正,命以‘唐诰’,而封于夏墟。启以夏政,疆以戎索。三者皆叔也,而有令德,故昭之以分物”。

可见,殷民六族,是被周人从河南迁到山东的,目的是分而治之。

如果商盖在今山东省滨州市境内,那么鲁国的商奄之民就是从北方迁来的。其目的也是分而治之。而这又与传统观点相悖。

吴名岗的文章立论比较新颖,但是证据明显不足。我以为是他把商代的商盖国,与后来周代的奄君迁到薄姑所建的盖国弄混了。

《书序》云:“成王既践奄,将迁其君於薄姑。”

《今本竹书纪年》在成王三年纪谱下云:“王师灭殷,杀武庚禄父,迁殷民於卫”。“三年,伐奄,灭蒲姑。四年……夏四月……王师伐淮夷,遂入奄。五年春正月,王在奄,迁其君于蒲姑。”

这里记载是比较详细的,“迁其君于薄姑”与《史记》“迁其君薄姑”是一致的。意思是把奄君迁到薄姑”。成王三年至五年,与《孟子·滕文公下》:“周公……伐奄三年讨其君”记载相符。这里只提到灭薄姑,并没有记载灭奄。所以奄国没有灭亡。

《史记.周本纪》

周公受禾东土,鲁天子之命。初,管、蔡畔周,周公讨之,三年而毕定,故初作大诰,次作微子之命,次归禾,次嘉禾,次康诰、酒诰、梓材,其事在周公之篇。周公行政七年,成王长,周公反政成王,北面就群臣之位。
成王在丰,使召公复营洛邑,如武王之意。周公复卜申视,卒营筑,居九鼎焉。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作召诰、洛诰。成王既迁殷遗民,周公以王命告,作多士、无佚。召公为保,周公为师,东伐淮夷,残奄,迁其君薄姑。成王自奄归,在宗周,作多方。既绌殷命,袭淮夷,归在丰,作周官。兴正礼乐,度制於是改,而民和睦,颂声兴。成王既伐东夷,息慎来贺,王赐荣伯作贿息慎之命。
 

《尚书大传》:

“禄父及三监叛也。周公……杀禄父,遂践奄。践之云者,谓杀其身,执其家,潴其宫”。

“践之云者,谓杀其身,执其家,潴其宫。”明显为后人所加,是解释“践”的。

《史记》召公为保,周公为师,东伐淮夷,残(践)奄,迁其君薄姑。

从《今本竹书纪年》,我们知道,灭和迁,不是一回事。

根据《竹书纪年》的记载,周公东征第一年里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攻打奄国,一件是灭了薄姑国。如此看来,薄姑国这只“地头蛇”实力也有限,远没有办法跟周王朝抗衡,几乎是被周军一举就给拿下了。同时,这里也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在山东地区,即使和奄国相比,薄姑国也是要弱一截的。

薄姑国被灭后,土地赏给姜太公,成了齐国的一部分。见奄国不好收拾,第二年,周公来了个迂回战术,先全力攻打南边的淮夷,又一路北上,收编奄国的附庸国,最后直捣黄龙,终于攻克了奄国都城。

三年下来,大小反叛国被尽数收拾,天下终于又要太平了。深谋远虑的周公把奄国的国君迁到了薄姑城,置于齐国太公眼皮子底下,使其无法再兴风作浪,又把自己的长子封到了奄国故城曲阜,建立鲁国。上了这道双保险后,东方的新秩序终于建立起来,周公满意地班师回朝了。

为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周公对薄姑国采取了灭绝毁社的残酷政策。据李白凤先生考证:“在周人东进的过程中,它(即薄姑国)似乎是首先被打败、迁国、灭社的,几乎是覆灭得最惨的唯一东方氏族。”正是因为如此彻底地被摧毁,薄姑国才会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蒲姑历史上的代递,最早的记载见与《左传·昭公二十年》。公元前522年,齐国大夫晏婴对齐景公言:"昔爽鸠氏始居此地,季荝因之,有逄伯陵因之,蒲姑氏因之,而后太公因之。"这是关于齐国疆域全部或大部分在周代以前历史沿革的最系统的文字记载。之后,所有史籍方志有关此类记叙,皆源于此。

奄和薄姑的方位,《左传》没有记载。

目前综合结论:

山东滨州市为周代盖国故地,而非商代奄国。博兴县贤城为“迁其君薄姑”之地。盖国是齐的属国。

期待、期待、还是期待。

 


分享按钮